蘇志翔

介紹

蘇志翔(1991年4月11日),網名鳥屎(Niaws),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表演組,於2024年演出影集式音樂劇《SC驚釀小酒館》,2020年執導三點水製藝文化的《自由新鎮1.5》戀愛之神與祂的背叛者們。台灣的劇場演員、導演、主持人LNG Live、實況主 蘇志翔的Twitch頻道合作洽詢煩請email至 [email protected]
 

劇場作品

演出

年份 團體/單位 劇名 導演 其他演員 備註
2014 黑眼睛跨劇團 《女武神》 鴻鴻 徐華謙、賴玟君、高俊耀、彭子玲、曾歆雁、許雅雯、余彥芳、鍾琪、陳雅柔、朱倩儀、廖圓融、余佩真、陳以恩  
2014 同黨劇團 《第二屆當代經典讀劇節》〈巴比羅大街〉 黃郁晴 廖原慶  
2015 楊景翔演劇團 《費德拉之愛》 陳仕瑛 姜睿明、蔡佾玲、陳以恩、莊雄偉  
2015 同黨劇團 《平常心》 邱安忱 王世緯、尹仲敏、高華麗、陳家逵、廖原慶、劉大瑋、德仔 [6]
2015 進港浪製作
新人新視野
《夢遺》 洪唯堯 吳言凜、吳立翔、徐浩忠、楊迦恩、廖原慶、蕭東意、賴子豪  [7]
2016 楊景翔演劇團 《瞎拼,幹》 陳仕瑛 朱家儀、吳立翔、李明哲、林書函、廖原慶 [8]
2016 楊景翔演劇團 《孩子》 陳仕瑛 周浚鵬、陳仕瑛、許雅雯 [9]
2015 楊景翔演劇團 《Chimerica》 黃郁晴 尹仲敏、江寶琳、吳柏甫、林文尹、林方方、楊瑩瑩、廖原慶、趙欣怡、蔡奇恩  
2016
2016 同黨劇團 《The Pride 同志》 陳仕瑛 林書函、潘冠宏、蔡佾玲  
2017 草草戲劇節-草草off 《巧克力茄子》   燒餅  
2017 進港浪製作 《夢遺Remix》 洪唯堯 尤勝宏、吳言凜、吳立翔、徐浩忠、楊迦恩、廖原慶、蕭東意、劉美琪、賴子豪  [10]
2017 風格涉 《欲言又止》 李銘宸 陳以恩、陳煜典、陳有銳 [11]
2017 楊景翔演劇團 《前進吧!方舟》 陳仕瑛 方意如、胡祐銘、徐浩忠 [12]
2017 再拒劇團 《春醒》 黃緣文 王肇陽、李培松、高華麗、張佳芝、蔡亘晏、蔡佾玲、賴盈螢、鮑奕安、羅香菱 [13][14]
2018
2017 玩勮工廠  《百舌-俠盜崛起》 許弘蔚 一洸(張乙紘)、張 稜、陳 忻、林玟圻(Ctwo)、賴玟君、楊迦恩、龔嘉敏、 汪家宏、蔡承佑、蕭惠文、邱於桐、 [15]
2018 楊景翔演劇團 《地球自衛隊》方舟二部曲 陳仕瑛 林書函、周浚鵬、陳以恩、廖原慶 [16]
2019 三點水製藝文化有限公司 《雨港基隆》音樂劇 徐宏愷 呂寰宇、片山陽加顏辰歡、辰亞御、孫自怡、朱宥琳、林聖倫、王意萱、王詩淳、朱珮慈、胡雅絜、張維佐、夏源懋、黃奕豪、岡本有輝紳 [17]
2019 楊景翔演劇團 《阿飛夕亞》方舟最終章 陳仕瑛 汪禹丞、柯德峰、楊棟清、燒餅  
2021 五口創意有限公司 《SC驚釀小酒館》 高天恆 周家寬、顏辰歡、欸你這週要幹嘛-Ariel、Shine、阿勳  
2022
三點水製藝文化有限公司 《雨港基隆》音樂劇前傳上篇「愛,還記得嗎?」 孫自怡 林雨宣、顏辰歡  
心酸酸工作室 《帕特南的晚餐》 楊迦恩 LNG-老王  
唱歌集音樂劇場 《今晚,我想來點》翻轉の人生音樂劇 高天恆 宮能安、黃豪平、詹喆君  
2023 三點水製藝文化 《帕特南的晚餐》 楊迦恩 LNG-老王
表演工作坊 《圓環物語》 呂名堯 王牧語、李劭婕、洪健藏、翁銓偉、廖原慶、劉黛瑩  
三點水製藝文化 《台北大空襲》音樂劇 高天恆 竺定誼、孫自怡、宮能安、徐浩忠、康雅婷、劉子銓、蔡邵桓、顏辰歡、周貞妤、黃伊謄、劉語晴  

導演

年份 團體/單位 劇名 演員 備註
2016 娩娩工作室 《媽,晚安》 彭如文、陳仕瑛 第一部導演作品。
2020 三點水製藝文化 《自由新鎮1.5》戀愛之神與祂的背叛者們 Fick、Leggy、八毛、小六、老王、李迅、小熊、阿北、油條、阿謙、葉子、愛倫、學長Abby、Rami瑞咪、顏辰歡、高華麗、童韋傑、鄭雅之、胡雅絜、莊凱傑  

 

生涯

蘇志翔小時候常與自己的表哥六嘆一同玩遊戲,而六嘆在2009年開始嘗試接觸實況領域,當時他找了蘇志翔一起實況、聊天,並在之後創立「LNG Workshop」,其幽默風趣的實況風格造成其某日在網路爆紅至今仍是活躍在網路實況圈上的知名人物。
此外他也喜歡唱歌、烹飪。歌唱部分曾參與過電視節目金牌麥克風,並順利過關;而烹飪的部分曾自己錄製過「小屎廚房」系列,並在麥卡貝網路電視與大魚共同主持「宅餐車」系列節目。
2013年時,領養了一隻柴犬,本名為「維麗嘉‧杜斯妥也夫斯基」,俗稱「燒餅」。
2022年,蘇志翔買下西蘭公國男爵爵位,並成為瘦子E.SO騎士團的成員。
2023年,蘇志翔與實況主Fick合夥於臺北市成立雲南米干餐廳「猓玀苑」。

 

其他作品

網路節目

年份 頻道 節目名稱 擔任 備註
2014年3月10日-2015年7月13日 麥卡貝網路電視 電玩爆爆 來賓、主持人 曾與六嘆、魯蛋、解婕翎共同主持。
2014年2月5日- 麥卡貝網路電視 現在宅知道 主持人 與六嘆共同主持。
2018年8月8日-2019年1月16日 麥卡貝網路電視 宅餐車 主持人 與大魚共同主持。
2020年12月29日-2021年1月12日 TwitchFacebook 玩嗑ACG 主持人 阿樂共同主持。
2021年9月22日-2022年2月23日 麥卡貝網路電視 深夜小吃攤 主持人 貝莉莓共同主持。
2022年8月3日-2022年9月28日 麥卡貝網路電視 拜託!你煮廚 主持人 與瑞可RICO共同主持。
2023年3月22日- 麥卡貝網路電視 拜託!你煮廚 S2 主持人 與瑞可RICO、貝莉莓共同主持。


其他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蘇志翔&oldid=82645773

近期演出

過往演出

劇照

多媒體影音

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童歡藝術有限公司

2025即將演出,#超人力霸王舞台劇In_Taiwan_2025PLUS⁺、#小飛俠彼得潘 臺灣限定 中文配音 由日本演員 全程聽國語進行演出   #超人力霸王舞台劇In_Taiwan_2025PLUS⁺ 2025年󠀠1月10日起獨步全球 臺灣上演! #登場角色 ➖超人力霸王雅克、➖超人力霸王傑洛、➖超人力霸王七號、➖超人力霸王傑特、➖超人力霸王布雷薩、➖阿斯加隆、➖鏡騎士、➖詹博特、➖詹博奈、➖紅蓮火焰、➖YouPi   客服 02-2778-5596 週一~週五8:30-17:30(例假日除外) Line ID:@warawa

狂想劇場

「創作是醒著作夢」,狂想劇場以狂想為名,與社會連結,辯證與反思生活,凝聚臺灣劇場界新的創作力量。 2006 年成立,2009 年登記立案,2011年《賊變》曾入圍第十屆台新藝術獎「十大表演藝術」,劇團成立至今劇作可分為四個系列「當代新劇本」、「跨界實驗」、「文學觸發」、「紀錄劇場」等。 劇團經營以藝術總監導演廖俊凱與製作人曾瑞蘭為核心,邀請編導、設計與藝術行政等人才合作,狂想成立 18年,不斷探索劇場美學與關注社會題材,每年展演穩定,創作力旺盛,近年製作《非常上訴》、《單向封鎖》等劇作,期待提供觀眾深度多元的劇場體驗。 2024年國藝會「Taiwan Top」演藝團隊。

EX-亞洲劇團

客家籍資深劇場人林浿安與印度籍新住民藝術家江譚佳彥於2006在苗栗跨國成立。2009年起迄今連續15年獲選Taiwan Top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原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致力於跨文化劇場創作,以風格化肢體表演、意象化視覺呈現,探索與發展當代亞洲劇場新美學。秉持「實驗」與「傳承」精神,積極透過創作落實當代劇場價值,推動藝術教育養成與播種。近年多齣製作紛紛入圍重要獎項、受邀至國際藝術節,為台灣備受矚目、風格獨具的跨文化劇團。

慢島劇團

以緩慢的島嶼為名,期許以藝術舒緩眾人生活步調;長期關注並創作在地性、議題性作品,常於非劇場空間演出。2021年起透過#妮妮的小祕密 親子偶戲,致力推廣幼兒身體界線議題。歡迎邀演。     慢島劇團曾將勞工及移工故事創作成大型歌舞劇《鐵工廠》(2013)、描述卡拉ok文化與女性生命故事的《月嬢》(2010)、也搬演過莎士比亞經典喜劇《仲夏夜之夢》環境劇場(2016|2019)。《雲裡的女人》(2018)、《高地來的男人》 (2020)讓更多人知道,桃園中壢一帶有許多雲南的移民,有別於大家所熟知到國民黨軍隊撤退來台路徑,他們另有一段曲折的在邊境求生續命的歷程。2021年舉辦慢島慢慢飛小

IATC TW 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

國際劇評人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re Critics, IATC)於1954年成立,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轄下B級組職,以集合全球劇場工作者與評論人、書寫者,進行劇場書寫與研究的文化交流為宗旨,每兩年舉辦全球年會。「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IATC TW)於2006年8月立案,設立宗旨為致力於提升國內劇場評論之專業精神、促進國內外劇場評論之交流、提高劇場藝術之生態發展與品質,積極建立評論書寫的發表介面及與世界接軌的協作平台。2017年選舉第二屆理監事代表會,重新進行資源整合及組織更新,是一兼容不同領域評論者、不同位置書寫者的文藝團體。  

飛人集社劇團

飛人集社劇團成立於2004年5月,團長為石佩玉。「飛人」取其諧音「非人」,同時意指在劇場行走各處、自由飛行的藝術創作者集合之所。製作規格定位為「以多元複合的精神製作/創作小規模、並挑戰傳統觀賞距離的表演藝術作品」。 飛人將偶的定義放到最大,希望能透過「操作」「運用」讓「沒有生命的物件(包括戲偶)」可以傳遞戲劇情感,以小寓大,以實踐「無物不成偶」之境界。 劇團草創初期以「偶」為主要創作元素,著重「人偶同台」的表演形式與「寫實空間」的運用。作品多探討女性成長過程並以成人為主要觀眾對象。該時期作品曾多次獲台新藝術獎提名。 2010年至2016年,劇團轉型進入第二階段「國內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