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嚷編:謝念祖(Hsieh Nien-Chu)1969年12月22日出生於臺灣臺北,可能是魔羯座,知名演員、編劇、導演,專攻導演與表演領域。
職業經歷:
•2005年:因王偉忠將《2100全民亂講》轉型為《全民大悶鍋》,謝念祖進入演藝圈,製作了《全民大悶鍋》、《全民最大黨》、《住左邊住右邊》等多項作品。
•2009年6月:成立「全民大劇團」,並擔任團長至今。
•曾任: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助理教授。
主要作品:
•電影:
•《瘋狂電視台瘋電影》(2019年):擔任編劇與導演。
•網路作品:
•《中央流行藝情中心》(2020年):擔任編劇與導演。
•電視電影:
•《最後一封情書》(2023年):擔任編劇與導演。
•電視節目:
•《2018瘋狂新聞台》(公共電視):編劇。
•《有禮不亦樂乎》(大愛電視台):編導。
•《全民大悶鍋》、《全民最大黨》(中天電視):編導。
•《兩個門牌一個家》、《江湖.com》(中視):編劇。
•《住左邊住右邊之幸福小套房》、《全民拼幸福》(三立都會台):編劇統籌。
•《妹妹》(台視):客串警衛。
•舞台劇:
•《瘋狂電視台》
•《瘋狂有限公司》
•《當岳母刺字時,媳婦是不贊成的》
•《瘋狂偶像劇》
•《大紅帽與小野狼》
•《瘋狂電視台2-選秀風雲》
•《情人哏裡出西施》
•《新年就快樂啦》
•《同學會!同鞋~》
•《瘋狂伸展台》
•《往事只能回味》
•《致‧這該死的愛》
•《賽貂蟬》
•《一村喜事》
•《喜劇黨不住》
•《因愛啟程》
媒體報導:
•新浪娛樂:報導了謝念祖在喜劇創作中的理念,強調喜劇的力量在於笑完後對人生的體悟。
•WoWoNews:報導了謝念祖三顧茅廬,邀請方芳芳參與舞台劇,展現其對劇場藝術的熱忱。
•YouTube:多次專訪謝念祖,探討其在全民大劇團的創作歷程與未來計劃。
近期演出
過往演出
多媒體影音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慢島劇團
以緩慢的島嶼為名,期許以藝術舒緩眾人生活步調;長期關注並創作在地性、議題性作品,常於非劇場空間演出。2021年起透過#妮妮的小祕密 親子偶戲,致力推廣幼兒身體界線議題。歡迎邀演。 慢島劇團曾將勞工及移工故事創作成大型歌舞劇《鐵工廠》(2013)、描述卡拉ok文化與女性生命故事的《月嬢》(2010)、也搬演過莎士比亞經典喜劇《仲夏夜之夢》環境劇場(2016|2019)。《雲裡的女人》(2018)、《高地來的男人》 (2020)讓更多人知道,桃園中壢一帶有許多雲南的移民,有別於大家所熟知到國民黨軍隊撤退來台路徑,他們另有一段曲折的在邊境求生續命的歷程。2021年舉辦慢島慢慢飛小
IATC TW 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
國際劇評人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re Critics, IATC)於1954年成立,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轄下B級組職,以集合全球劇場工作者與評論人、書寫者,進行劇場書寫與研究的文化交流為宗旨,每兩年舉辦全球年會。「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IATC TW)於2006年8月立案,設立宗旨為致力於提升國內劇場評論之專業精神、促進國內外劇場評論之交流、提高劇場藝術之生態發展與品質,積極建立評論書寫的發表介面及與世界接軌的協作平台。2017年選舉第二屆理監事代表會,重新進行資源整合及組織更新,是一兼容不同領域評論者、不同位置書寫者的文藝團體。
曉劇場
曉劇場成立於2006年,現駐地萬華糖廍文化園區營運「萬座曉劇場」。創作涵括如《燕子》、《她獲得約翰的吻並成為胡立德的女人&一個妓女的房間》、《穢土天堂三部曲》、《焦土》等「社會議題」面向作品:改編張曼娟、黃春明、三島由紀夫、宮部美幸等文學大家的文學改編系列;及《夏日微涼夜話》鬼故事系列作品。同時以萬華在地為基地,開設社區戲劇班並發表《水獺計畫》系列作品,並和南海發展中心以共融劇場為目標進行身心障礙者戲劇課程。曾參與上海國際當代戲劇節、曼谷國際劇場藝術節、日本東京藝術節、臺北藝術節、亞洲表演藝術節、東京藝術節、韓國東亞人民劇場藝術節與愛丁堡藝穗節演出。
拾陸製作
臺灣當代魔術劇場團隊,擅長以魔術作為藝術創作手法,將神奇槓桿出另一層的美好。 2020年由魔術師與劇場創作者林陸傑於宜蘭立案,為臺灣唯一將魔術作為敘事載體,並成為劇場創作主軸的團體。近年作品專注於生命的自我認同,以真實事件解構重組,時常出現幻象和敘事並行,找尋魔術與日常生活中的情誼共感。除了神奇有趣,魔術也可以表現孤獨嗎?那魔術可不可以講述死亡?魔術的本質是神奇,然而這份魔幻卻極少被魔術師拿來使用描述人們所生活的世界,傳達除了驚喜之外的意義表達。 藝術總監林陸傑近年之魔術劇場作品,屢獲國家兩廳院、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國泰慈善基金會、玉山銀行文教基金會、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台灣大學等機構
EX-亞洲劇團
客家籍資深劇場人林浿安與印度籍新住民藝術家江譚佳彥於2006在苗栗跨國成立。2009年起迄今連續15年獲選Taiwan Top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原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致力於跨文化劇場創作,以風格化肢體表演、意象化視覺呈現,探索與發展當代亞洲劇場新美學。秉持「實驗」與「傳承」精神,積極透過創作落實當代劇場價值,推動藝術教育養成與播種。近年多齣製作紛紛入圍重要獎項、受邀至國際藝術節,為台灣備受矚目、風格獨具的跨文化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