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O X 麗寶 彩雲室內樂系列 II《聽見400光年》
NSO X 麗寶 彩雲室內樂系列 II《聽見400光年》
-
演出單位
NSO國家交響樂團
-
演出地點
國家兩廳院-演奏廳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1號
-
演出團隊
演出者孫正玫、小提琴孫正玫、演出者黃佳頎、小提琴黃佳頎、演出者鄧啟全、中提琴鄧啟全、演出者韋智盈、大提琴韋智盈、演出者宮崎千佳、長笛宮崎千佳、演出者黃荻、單簧管黃荻、低音單簧管黃荻、演出者艾庭安、打擊樂艾庭安、演出者楊璧慈、打擊樂楊璧慈、演出者許毓婷、鋼琴許毓婷、指揮蔡明叡
-
內容簡介
NASA錢卓拉X射線天文台(NASA, Chandra X-Ray Observatory),於2020年發起「深空圖像聽覺化計畫」(The Sonification Project),將觀測紀錄距離遠達至少400光年的數據,藉由複雜精密的計算,定位出人類可聽見的音高,作曲家Sophie Kastner以此為創作基礎,用音樂帶領聽眾,進入宇宙的深處。這首「平行線交會之處」Where Parallel Lines Converge大約完成於2023年9月,是此計劃第一首古典樂器可演奏的樂曲,正逐漸引起世界各地的關注,並極可能在今年下半年世界首演。同時擔任此計劃Chandra Sonification領導人的天文學家Dr. Kimberly Arcand告知,NASA也正在製作外太空圖像的影片,在演奏這首曲子時同步播放,使現場聽眾對外太空更有想像。此曲以七種樂器演奏,描繪望遠鏡所捕捉到深邃神秘的黑洞與銀河圖像,值得一提的,是此計劃最大的重點在於幫助視障人士得以「一窺」無垠的宇宙。
自古人們好奇浩瀚宇宙得以維持秩序的奧秘,古希臘哲學家也深信「宇宙(和諧)的樂章」,身為虔誠的路德派教徒,並自許為上帝的音樂代言人,巴哈深信音樂中也必然有其秩序,在支持科學的路德派信仰之下,巴哈終其一生致力於對位法創作,並於晚年寫下代表作「賦格的藝術」,為後代留下科學與音樂並存的美感巨作。海頓生於科學革命與啟蒙運動的時代,作品20奠定了絃樂四重奏的典範。標題「太陽」來自於初版的封面上一輪太陽的圖片。op.20總共有六首,當中有三首終曲樂章使用賦格手法,第六號A大調細緻高雅,賦格樂章為三聲部對位。
貝多芬的鋼琴三重奏「大公」是膾炙人口、深得世人喜愛的作品,據聞貝多芬在耳疾日益嚴重,不得不終止音樂會演奏之時,「大公」是他最後一首現場演出的作品,而這首也是貝多芬鋼琴三重奏的登峰造極之作!
【演出人員】
小提琴/孫正玫、黃佳頎
中提琴/鄧啟全
大提琴/韋智盈
長笛/宮崎千佳
單簧管&低音單簧管/黃荻
打擊樂/艾庭安、楊璧慈
鋼琴/許毓婷
指揮/蔡明叡
Cheng-Mei Sun, Jiachi Huang, violin
Chi-Chuan Teng, viola
Chih-Yin Wei, cello
Chika Miyazaki, flute
Ti Huang, clarinet & bass clarinet
Sebastian Efler, Pi-Tzu Yang, percussion
Yu-Ting Hsu, piano
Ming-Jui Tsai, conductor
【演出曲目】
卡斯特納:《平行線交會之處》
海頓:A大調絃樂四重奏,作品20,第六號《太陽》
巴赫:《賦格的藝術》,作品1080, 四聲部賦格一、二(改編給絃樂四重奏)
貝多芬:第七號降B大調鋼琴三重奏《大公》,作品97
Sophie Kastner: Where Parallel Lines Converge
Joseph Haydn: String Quartet in A major, Op.20, No.6, Sun
Johann Sebastian Bach: The Art of the Fugue, BWV.1080:
Contrapunctus I, II (arr. for string quartet)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Trio No.7 in B-flat major, Op.97, Archdu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