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境之外》黃詠雩小提琴獨奏會


《極境之外》黃詠雩小提琴獨奏會
-
演出全長
96分鐘
-
演出單位
雲想藝坊
-
演出地點
國家兩廳院-演奏廳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1號
-
演出團隊
演出者黃詠雩、小提琴家黃詠雩、演出者妲莉亞.諾芙柯蕾申諾娃、鋼琴家妲莉亞.諾芙柯蕾申諾娃
-
內容簡介
音樂不僅是旋律的藝術,更是文化的載體。小提琴家黃詠雩的2025獨奏會《極境之外》,將引領觀眾穿越歐洲邊陲,探索20世紀中歐與東歐民族音樂的迷人世界。
這場音樂會的特色將著重在展現中東歐到俄羅斯地區多元文化的交織與激盪。那些不屬於歐洲主流的民族音樂,憑藉其鮮明的地域性與文化韻味,為歐洲音樂史注入不可或缺的色彩。透過這些作品,觀眾得以一窺這片土地上的文化共生與融合——從古老的傳統到現代的表達,音樂宛如一條連結過去與未來的橋樑。
在人類社會中許多古老文明皆是藉由口耳相傳的故事來記錄歷史,小提琴家黃詠雩本次音樂會中,將與鋼琴家妲莉亞.諾芙柯蕾申諾娃 (Daria Novokreshchenova),將一同帶來羅馬尼亞安奈斯可、波蘭齊馬諾夫斯基與懷因貝格、俄羅斯普羅科菲夫多位斯拉夫民族作曲家的作品,而這些民族恰好是善於用音樂來敘述故事、以聲音展現民族特色的最佳例證。此外,兩人也將攜手帶來法國作曲家浦朗克知名的小提琴奏鳴曲,該曲具有情感對比鮮明,以及民族主義元素與現代感融合的特色,對小提琴與鋼琴的均衡運用更是需要演奏家們展現出合作的實力。透過兩人精湛的詮釋,觀眾將能感受到音符之間流動的文化力量,也期待藉此喚起更多人對這些被忽視的藝術瑰寶的重視與熱愛。
加入我們,一起在音樂中超越極境,尋找人類文化的深層共鳴。
George Enescu (1881-1955): The Sonata No. 3 for Violin and Piano in A minor, Op. 25 "dans le caractère populaire roumain"
安奈斯可:第三號A小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25「羅馬尼亞民謠風格」(1926)
Karol Szymanowski (1882-1937): Nocturne and Tarantella for Violin and Piano, Op. 28
齊馬諾夫斯基:夜曲與塔朗泰拉,作品28 (1915)
Francis Poulenc (1899-1963): The Sonate pour violon et piano, FP 119
浦朗克: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119(1942-43)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 Five Melodies, Op.35 bis
普羅科菲夫:五首旋律,作品35(1920)
Mieczysław Weinberg (1919-1996): Moldavian Rhapsody, Op. 47 No. 3
懷因貝格:摩達維亞狂想曲,作品47,第3號(1949)
演出者簡介
小提琴 Violin|黃詠雩 Yung-Yu Huang
黃詠雩-1999年出生,甫畢業於美國紐約茱莉亞音樂院碩士班,指導教授Hyo Kang。曾就讀台北市古亭國小音樂班,科隆音樂院,以及德國埃森福克旺藝術大學。在台師事吳璧如與趙恆振教授,旅德期間師事歐洲演奏家Susanna Yoko Henkel及Mintcho Mintchev等教授,並接受歐美國際級提琴演奏教育家Shmuel Ashkenasi、Zakhar Bron、Pierre Amoyal及Ulf Hoelscher等大師班指導,室內樂曾由Harald Schoneweg、Andreas Reiner、Roger Tapping與Joel Smirnoff教授指導,並受邀德國克倫貝爾格學院Kronberg Academy室內樂演奏。
詠雩在台灣學習期間即已得獎多數,旅德期間國際及德國音樂比賽表現亦十分亮眼,重要獎項如2018李淑德音樂賽第三名獎、德國福克旺青年獎Ingrid Preis zur Förderung Younger Talents、2017年保加利亞國際青少年音樂賽Pancho Vladigerov 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第一名獎與最佳音樂詮釋獎、2016年德國青年音樂大賽Jugend Musiziert am Bundeswettbewerb第一名獎、2014年德國斐迪南音樂獎Ferdinand Trimborn Förderpreis第二名獎等。
詠雩熱愛古典音樂表演藝術,曾於美國,台北,高雄,基隆,屏東演出外, 並多次受邀在歐洲與亞洲各地舉行音樂會與音樂節演奏,如奧地利、保加利亞、德國、新加坡、中國等地演出。並曾以獨奏家與保加利亞樂團Ruse Philharmonic Orchestra與德國西北愛樂團Nordwestdeutsche Philharmonic Orchestra等合作演出。詠雩也非常熱衷研究新音樂領域, 曾受邀在埃森福克旺博物館Folkwang Museum演奏新音樂代表作曲家Luigi Nono的雙小提 琴作品,旅美期間詠雩開始壓克力創作,並在演奏會中展示個人作品,深獲觀眾佳評。
鋼琴|妲莉亞.諾芙柯蕾申諾娃 Daria Novokreshchenova
妲莉亞就讀俄羅斯薩拉托夫音樂學院,主修鋼琴,師從俄羅斯榮譽藝術家、古典與爵士鋼琴家和作曲家 Anatoly Katz 教授。與此同時,妲莉亞在法國接受傳奇鋼琴大師柯爾托(Alfred Cortot)的學生 Jean Micault 教授指導精進其藝術技巧。 妲莉亞作為一名鋼琴伴奏家和室內樂演奏家,有著傑出的職業生涯。2007年妲莉亞接受俄羅斯小提琴演奏家、蘇聯人民藝術家愛德華‧葛拉許 (Eduard Grach) 之邀請於大師班中擔任鋼琴伴奏,一直持續到2021年移居臺灣為止。
妲莉亞是2019年第16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的官方伴奏鋼琴家,與她合作演出的韓國小提琴家Donghyun Kim獲得了當時音樂大賽第三名。同時,她也是許多國際大型音樂比賽的官方伴奏者,包含:莫斯科國際歐伊斯特拉赫小提琴音樂比賽、莫斯科Yampolsky國際小提琴比賽、The Violin of the North國際比賽、莫斯科國際青年音樂家電視比賽「胡桃鉗」。2021 年妲莉亞受邀在俄羅斯索契Sirius資賦優異兒童教育中心擔任鋼琴伴奏。
在學習期間,妲莉亞獲得了許多國家及國際鋼琴比賽的獲獎證書,如:第一屆德爾菲藝術領域競賽(Delphic Games)、1999年 俄羅斯全國鋼琴比賽、2000年 俄羅斯Obninsk 國際鋼琴比賽、2003年義大利 Citta di Sulmona 國際鋼琴比賽;此外妲莉亞亦獲得了許多著名小提琴比賽的「最佳伴奏」證書,包含:莫斯科Yampolsky國際小提琴比賽(2009、2012、2017年)、莫斯科國際青年音樂家電視比賽「胡桃鉗」(2009、2010、2011年)、俄羅斯沃洛格達Gavrilov Governor's 國際青年音樂家大賽(2013年)、愛德華‧葛拉許國際小提琴大賽(2014年)、哈薩克國際小提琴大賽(2016年、2019年)、俄羅斯雅庫茨克 The Violin of the North 國際音樂大賽(2013年、2017年)。
妲莉亞在莫斯科的各個著名音樂廳演出過,包括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大會堂、莫斯科愛樂樂團室內音樂廳和莫斯科國際表演藝術中心。妲莉亞與知名的俄羅斯小提琴家列夫.索羅多夫尼可夫 (Lev Solodovnikov) 一起組成了二重奏,該組合經常於世界各地演出,並逐漸具有國際知名度。此外,妲莉亞不僅專注在一般古典音樂領域,還曾與俄羅斯大提琴/古提琴演奏家Andrey Berezin,以及聲音藝術家Sergey Filatov進行了多次成功的合作。妲莉亞也是室內樂演奏家及眾多著名音樂家的伴奏,如:Haik Kazazian、Aylen Pritchin、Ivan Pochekin等。此外,妲莉亞曾以獨奏家身分受邀與薩拉托夫愛樂協會的交響樂團,以及克里姆林宮室內樂團合作演出。
-
注意事項
開放時間:19:15
演出全長:96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