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同歡–TPO 40周年系列
2025/2/18-2025/3/31超早鳥8折優惠


大師同歡–TPO 40周年系列
-
演出全長
20分鐘
-
演出單位
台北愛樂室內及管弦樂團
-
演出地點
國家兩廳院-國家音樂廳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1號
-
演出團隊
樂團台北愛樂管弦樂團、指揮林天吉、小提琴吉拉.普雷
-
內容簡介
巴爾托克受匈牙利小提琴家 Zoltán Székely 所託而創作的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完成於1938年底,他曾說這是他最喜歡的一首作品,在管絃樂配器上毫無缺點。作品中使用包括五聲音階、全音音階、半音階、甚至十二音列的雛型與微分音等音樂系統,將小提琴協奏曲在艱難的炫技與雄辯的吟詠之外,加入了更多的創意與嘗試,也將匈牙利民間音樂的靈魂深植在曲中。第一樂章開頭在豎琴和絃與低音絃樂撥奏陪襯下的獨奏樂句,展顯的就是巴爾托克那神秘、沉思、略帶憂鬱的特質。第二樂章的變奏曲,更是巧奪天工完美設計的音樂建築作品,終樂章呼應著第一樂章,將主題轉化呈現,再次實現了作曲家深愛的「拱形」 (Arch form) 結構理念。此曲為二十世紀小提琴的經典曲目之一,全曲在長度規模與技巧的高度要求上對獨奏家都是極大的挑戰,現年87歲的普雷大師繼上回與台北愛樂管弦樂團,於國家音樂廳完成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之後,再次於樂團40周年的音樂會上,挑戰演奏生命的極限,實在不容錯過。
義大利作曲家雷斯匹基(Ottorino Respighi, 1879-1936) 音樂受法國印象樂派、林姆斯基- 高沙可夫及理查•史特勞斯等影響,發展出用音樂描繪景色的「音畫」創作手法。他的管弦樂作品中最著名的就是「羅馬三部曲」,包含「羅馬之泉」(Fontane di Rome, 1916):描繪羅馬著名的噴泉,再現從清晨至黃昏的美麗情景;「羅馬之松」(Pini di Rome, 1924) :藉眺望羅馬古松來緬懷羅馬帝國之輝煌歷史;「羅馬慶典」(Feste Romane, 1928) :以羅馬的四個節日為主題,呈現出羅馬文化的深度,其中「羅馬之松」由四樂章組成,分別是〈波爾格斯別墅之松〉、〈一座地下墓穴附近之松〉、〈吉阿尼柯洛山之松〉以及〈阿比雅大道之松〉呈現千年古都老松的特色風情,這首融合傳統作曲技法與二十世紀管絃樂色彩的作品,是雷斯匹基最受歡迎與最常被演奏的古典名曲。
韓國作曲家李哲求現任大韓民國音樂協會理事長,協會旗下151個分支機構和50個附屬機構,分布在韓國與世界各地,是韓國音樂圈最具權威的領導者。身為作曲家的他,作品也極受推崇,他完成於2021年的《王冠》是以1897年建立的大韓帝國為題材所作的合奏樂曲,原編制為韓國傳統樂器大型合奏,應台北愛樂40周年的委託改寫為西洋管弦樂團合奏,以象徵權力的王冠為題,分成1.加冕信號曲, 2.皇后的花園, 3. 加冕禮,4. 人民的歡宴,5. 加冕禮成進行曲等五個樂章,看過韓劇「明成皇后」的朋友應該對於那列強侵擾的韓國近代史都有著深刻的印象,且藉著這首樂曲體驗在東西文化交融之下的衝突與和諧。
【演出人員】
指揮│林天吉
小提琴│吉拉.普雷Gérard Poulet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演出曲目】
巴爾托克: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
Béla Bartók (1881-1945): Violin Concerto No. 2, Sz. 112, BB. 117
李哲求:《王冠》
Chul-Gu Lee: ”Crown” for Orchestra
雷斯匹基:《羅馬之松》
Ottorino Respighi (1879-1936): ”Pini di Roma” for Orchestra P.141
演前導聆
主講人:余濟倫
時 間:2025年5月20日 19:00-19:20
地 點:國家音樂廳 一樓大廳
※當日可自國家音樂廳地面層信義路側售票口(一號門)或一樓信義路側坡道入口(四號門)進場
-
注意事項
◎演前導聆:19:00-19:20 一樓大廳
◎到場注意事項:演出前40分鐘開放觀眾入場
◎退/換票最遲請於演出前10天辦理,須酌收票價10%手續費,逾期恕不受理。
向主辦單位購票,倘需退換票,請洽原購票單位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