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成.樂音不息》
6/1-6/20早鳥75折


《傳成.樂音不息》
-
演出全長
120分鐘
-
演出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
-
演出地點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英才校區)-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寶成演藝廳 臺中市西區民生路227號、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松怡廳 臺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0號、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高雄市鳳山區三多一路1號
-
演出團隊
樂團成功大學管弦樂社、指揮楊宇綸、指揮鮑恆毅、演出者成大管弦樂社
-
內容簡介
首先,我們開場的曲目是《The Maker's Mark》。這首曲子紀念了音樂家30年的創作生涯、音樂節80年的歷史中,以及城市150年的發展歷程中所做出的貢獻。曲目的拱形結構展現了教育的連續與循環,學生成為教師或表演者,並轉而教導他們自己的學生。
接下來是《Khan》,一首描繪成吉思汗偉大征服者的樂曲。成吉思汗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征服者之一,他的偉業開創了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三首是《Alhambra》,靈感來自於奈斯爾王朝首任國王穆罕默德一世修建的阿罕布拉宮,這座皇宮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建築藝術的瑰寶,更象徵了伊斯蘭文明在西班牙的輝煌時期。
上半場的最後是交響詩《Luces y Sombras》,深刻反映了西班牙瓦倫西亞地區人民兩個多世紀的歷史。從18世紀西班牙經濟發展的高低起伏到20世紀上半葉的內戰和獨裁統治,隨著民主的到來,社會的重生、黑暗面的終結,構成了這部作品的結尾。這首高度描述性的作品通過巧妙運用旋律、節奏和編曲,繪製出一系列生動的音樂色彩。在“光與影”這個標題下,這首交響詩以18分鐘的篇幅回顧了繼承了瓦倫西亞啟蒙運動的社會的歷史,並從歷史中汲取教訓,走向光明未來的故事。
上半場這幾首曲目所代表的「開創、墊基、傳承」就像我們成功大學管弦樂社一樣,一代一代的學長姐教授給學弟妹,基於前任的經驗加上更多的創新,努力的創作,發展出出屬於我們自己的音樂,朝更廣闊的天空前進。
下半場是管弦樂團所帶來的: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這首所代表的是「偉大的傳承」。
布拉姆斯於1854年開始構思本曲,而此曲在之後進行了多次大幅的修改,布拉姆斯從草稿到最終完結長達21年,首演時他甚至已經43歲。創作如此漫長的原因有兩個: 首先是布拉姆斯對自己的挑剔,導致他常常毀掉許多以前的作品;其次是公眾期望他繼承「貝多芬的遺產」,這一潛在的標準使布拉姆斯感到自己不能對第1號交響曲掉以輕心。
「我永遠不可能寫好一首交響曲⋯⋯籠罩在巨人陰影之下的感受,是難以為人所解的。」布拉姆斯道出了自己的掙扎,繼承了「偉大」的背後所帶來的是桎梏,受困於前人的創作、執著於當前的寄望、惶恐於後世的評價,陷進了冠冕堂皇的牢籠裡,曲中充斥著壓抑、沉重的情緒,宣洩著這一切無法擺脫的厚望。
最後,他成功了,音樂征服了維也納那些保守的批評家們,許多人稱這首為“貝多芬第十號交響曲”,因為其中有許多與貝多芬的作品中相似的地方,但布拉姆斯不喜歡這個稱號,他認為這句話有抄襲的意思,儘管這句話是有稱讚的意思。
成大管弦樂社最主要對自己的期望是:「即使在角逐的過程中,也不要失去自己對音樂的那份熱愛的心。」
「熱情活潑」是我們標誌性的特徵,而選擇了這首「沉著穩重」的曲子,看似兩相對立的特質,實則是我們一貫的態度,勇敢、熱情的向前邁進,並沉穩的面對任何我們的問題,並始終保持著那顆熱愛音樂的心。
並在楊宇綸老師與鮑恆毅老師經驗豐富的指揮和帶領下,我們管樂團與管弦樂團將會做出最好的準備,以最好的呈現方式,將我們的音樂傳達給聽眾。
最後,成大管弦樂社非常期待與您在2025年的巡迴音樂會上相見。
-
注意事項
開放時間:演出前半小時
演出全長:約120分鐘
到場注意事項:
◎遲到人員須遵循工作人員指示入場
◎退/換票最遲請於演出日10天前辦理,酌收票價10%手續費,逾期恕不受理
◎倘向主辦單位購票,退換票請洽主辦單位辦理,辦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