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ve Trio-來自舊金山的活力之聲


Verve Trio-來自舊金山的活力之聲
-
場次時間
2025.08.03 (日) 19:30
-
演出單位
新逸藝術有限公司
-
演出地點
國家兩廳院-演奏廳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1號
-
演出團隊
樂團Verve Trio、演出者楊嘉琳、鋼琴楊嘉琳、演出者蔡維德、小提琴蔡維德、演出者布瑞迪安德森、大提琴布瑞迪安德森
-
內容簡介
讓我們一同啟程:穿越法國的月影、亞美尼亞的山巒、俄羅斯的暗湧,直至阿根廷炙熱的夜色。
來自美國舊金山、屢獲國際殊榮的 Verve Trio 鋼琴三重奏,將以非凡默契與藝術張力、夢幻般的音色與奔放的節奏,演出四部風格迥異、情感豐沛的三重奏鉅作,鋪展一幅跨越國界與時空的音樂長卷。從印象派的朦朧微光,走進戰火與人性的深層凝視,最終情感在探戈的強烈律動中奔湧釋放,為整場音樂旅程劃下炫目終章。
節目介紹
德布西:G大調鋼琴三重奏
Claude Debussy: Piano Trio in G Major
德布西年僅十八歲便完成這首鋼琴三重奏,雖尚未完全展現他後期印象派風格的成熟筆觸,卻已流露出對色彩、質地與詩意氛圍的敏銳感知。此作清新動人,旋律優美,猶如一道晨光穿透薄霧,既純粹又富有情感深度。第一樂章明亮溫潤,如曙光中輕盈浮動的水氣;第二樂章輕快俏皮,彷彿小精靈般在林間跳躍;第三樂章則以柔美的旋律喃喃低語,帶來內在情感的共鳴;終章則充滿法式風情與青春活力,在音符流轉間劃出歡愉的弧線。這部早期之作,不僅是德布西風格蛻變的開端,更是一顆等待完全熟成的珍珠,閃耀著晶瑩光芒與無限可能。
巴巴加年:鋼琴三重奏
Arno Babadjanian: Piano Trio
亞美尼亞作曲家巴巴加年以熾熱濃烈的筆觸,譜寫出這首極具民族情懷與戲劇張力的鋼琴三重奏。此次演出特別選擇本曲最深刻與最澎湃的第二和第三樂章,帶領聽眾穿越一場情感與歷史交織的旅程。第二樂章哀婉的旋律中滲入對家國的思念與痛楚的靜默,仿若在低語中訴說亞美尼亞民族深植靈魂的創傷與堅韌。隨後接續的終章則猶如烈火狂舞,節奏急促、張力四溢,將情緒推向極限,在激情與絕望之間交錯翻湧,如火山傾瀉、震撼心魄。這不僅是一首考驗演奏者技術與情感極限的作品,也是一場讓聽眾屏息以待、熱血沸騰的音樂體驗。
蕭士塔高維契:E小調第二號鋼琴三重奏作品 67
Dmitri Shostakovich: Piano Trio No. 2 in e minor, Op. 67
這是蕭士塔高維契最具情感衝擊力的室內樂之一,寫於1944年,為悼念摯友 Sollertinsky而作,同時也隱喻納粹暴行與戰爭帶來的人性毀滅。開場以不協和的泛音低吟,彷彿遠方傳來的幽靈之聲,逐步堆疊出不安與緊張。第二樂章如瘋狂的玩笑曲、節奏扭曲,滑稽又駭人。第三樂章是一首安魂曲,旋律低迴如靈魂輕泣,在沉靜中緩緩告別;而終樂章則融合猶太舞曲節奏與詭譎氛圍,有人形容它為「亡靈之舞」,在黑色幽默中透出絕望與控訴。這首作品以強烈對比與深刻寓意震撼樂壇,是蕭士塔高維契音樂語言的極致展現。
皮亞佐拉:遺忘、自由探戈、《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之冬與春
Astor Piazzolla: Oblivion, Libertango, Invierno Porteño, Primavera Porteña
阿根廷的探戈詩人皮亞佐拉顛覆傳統,將探戈從街頭與舞池,帶入古典音樂殿堂。他的音樂融合古典結構、爵士即興與拉丁節奏,情感張力十足,時而熱烈如陽光直射,時而冷冽如鋼鐵之刃。此次演出中,Verve Trio 選奏多首風格鮮明的代表作 :〈遺忘〉以低迴婉轉的旋律描繪愛情與記憶的流逝;〈自由探戈〉則以堅定節奏宣示音樂上的解放精神。兩首〈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作品,〈冬〉與〈春〉,彷彿鋪陳一場城市與季節的對話-冬日緊湊而深沉,春天則洋溢著甦醒與希望的氣息。
關於 Verve Trio
Verve Trio是美國舊金山灣區最炙手可熱的鋼琴三重奏,由三位國際獲獎的音樂家組成,致力於在舞台上打破風格藩籬,讓古典、當代、民族與跨界的作品都能在三重奏的框架中獲得全新生命。以「音樂裡的勇氣與精緻」為理念,不僅在詮釋經典中嶄露深度,更勇於挑戰新作與跨媒體合作。Verve Trio曾榮獲奧地利阿瑪迪斯音樂大賽室內樂最高榮譽金獎,並於美國多地音樂節演出,廣受樂評與聽眾讚譽。(https://www.vervetrio.com/)
楊嘉琳 Chia-Lin Yang,鋼琴
旅美台籍鋼琴家、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與舊金山音樂學院預科教授,曾獲西雅圖國際鋼琴大賽銀獎與其他多項國際大賽獎項,並於美國與加拿大多地演出獨奏與室內樂,同時致力於當代音樂推廣,首演與人工智慧合作的現代作品。評論家稱其演奏「帶有鋼琴家難以展現的詩意與靈光」。(https://www.chialinyang.com/)
蔡維德 Elbert Tsai,小提琴
美籍台裔小提琴家,以擅長多元曲風與高張力演奏著稱,並在獨奏與教學領域上具極高聲望。曾任舊金山交響樂團與舊金山芭蕾舞團樂團職位,並於卡內基音樂廳、柏林愛樂廳等殿堂演出。現任教於舊金山音樂學院預科與Center Stage Strings音樂節,指導學生屢獲國際比賽殊榮。(https://www.elberttsai.com/)
布瑞迪安德森 Brady Anderson,大提琴
美籍大提琴家,曾與多位國際名家及葛萊美提名專輯合作,目前擔任 Benicia 與 Pleasanton 室內樂藝術總監。安德森的琴聲渾厚溫潤、內斂中帶有深層張力,擅長營造厚實而感性的音響質地。他於印第安納大學獲碩士學位及 Janos Starker 獎學金,並獲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Eisner 音樂獎。目前致力於多元音樂風格演繹及青年教學工作。(https://www.bradyandersoncelli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