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転演劇部

介紹

七転演劇部由劇場工作者林靖雁創立,並由其擔任部長,自2017年開始推出作品,並於2024年8月正式登記立案。劇團目前的創作聚焦於兩大主軸:「七罪系列」與「單人表演系列」。

「七罪系列」旨在以嶄新的敘事手法重新詮釋「七宗罪」的概念,探討社會少數族群在生存中所面臨的複雜困境,打破傳統二元對立的觀念。在製作層面上,劇團積極與台灣新生代文本創作者合作,目前已經完成了由林靖雁所著的《容我羞恥於美好與芬芳》(代表色慾)以及鄭智源創作的《我總是羨慕有魔法的人》(代表忌妒)。接下來,劇團將演出代表暴食與懶惰的命題式文本。

「單人表演系列」則更為個人化,聚焦於林靖雁的個人生命歷程,藉由他的故事反映出個體如何在社會中被觀察、檢視,並探索其背後的動機與過程。某種程度上,這個系列可被視為一種「紀錄劇場」形式,透過真實、直接的表演,觀眾得以窺見社會中的異質性,進而展開對他人生活的延伸思考。

除了兩大主軸的創作外,七転演劇部特別強調劇場作為精神勞動與思想辯論的平台。2018年台北藝術節的作品《但是又何Night》便是一個鮮明的例子,該作與跨性別演員合作,將焦點從外在表現移至更深層的探討,深入挖掘勞動過程中「人的價值」所形成的階級問題。七転演劇部始終致力於將劇場打造成為社會溝通的媒介,透過作品促進行動並推動社會變革,並不斷思考劇場能夠成為什麼?以及如何發揮其社會影響力。

劇團的創作持續關注社會少數族群的處境,透過戲劇形式促成觀眾與議題之間的對話。每部作品不僅僅是藝術的表現形式,更是對社會現狀的反思與挑戰,旨在讓觀眾思考並回應當代社會中的各種議題。

 

歷年作品

2017  《寶島曼波》 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演出

2017《容我羞恥於美好與芬芳》獲得該屆台北藝穗節永真明日之星獎

2018 臺北藝術節《但是又何Night》共同導演 獲該季台新藝術獎提名

2019 林靖雁獨奏會《一本詩集,忘記名字了》 獲該季台新藝術獎提名

2019 兩廳院Open Studio《我總是羨慕有魔法的人》

2024  林靖雁單人表演《時間就像是從來沒消逝過》

 

相關人員

過往演出

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秘魯廣場劇團

📣嚷編:廣場劇團(Teatro La Plaza)團隊 是一個劇場創作空間,透過研究與詮釋現實,建立批判性觀點,並與社群對話。名稱 La Plaza(廣場)靈感來自一個願景——希望成為一個讓所有人自由聚集的地方,像一面鏡子般映照出人類的種種事件與經歷。 我們的使命 自 2003 年創立以來,我們致力於與社群建立連結,透過精選並製作具挑戰性、發人深省且令人驚艷的作品,激發觀眾思考。無論是新創劇本,或是經典作品的當代詮釋,我們的目標是提出關鍵問題,幫助理解我們的現實世界、動盪時代,以及人性的複雜性。 展望未來,我們的節目規劃將持續聚焦於當代議題,回應社會關切與情感需求。我們透過戲劇

日本飛行船劇團

兒童劇劇團,2025即將演出 #小飛俠彼得潘 臺灣限定 中文配音 由日本演員 全程聽國語進行演出   客服 02-2778-5596 週一~週五8:30-17:30(例假日除外) Line ID:@warawa

晃晃跨幅町

晃晃跨幅町/ Rock Rock Crafting Collective 成立宗旨為「捕捉靈光、超越邊界的當代劇場美學實驗所」。 始終追求劇場性。創作不受時空、媒材、形式和議題侷限,突破消耗性或制式的創作類型,開拓新的美學表達及創作模式;期許開放地保持活性探索與實踐,在劇場脈絡中開展文化對話,也不斷重新評估自己及生活態度。晃晃跨幅町是以技藝跨越時空、耕耘想像的超幅度之地,在無盡的時間中細究,用技藝探勘記憶的洞窟。在不斷位移的時間和空間中搖晃既有的、鬆動固有的、鑿刻存有的,捕捉一瞬即永恆。 過往演出: 2023 TNAF臺南藝術節 晃晃跨幅町《慾望街車》 資料來源:

EX-亞洲劇團

客家籍資深劇場人林浿安與印度籍新住民藝術家江譚佳彥於2006在苗栗跨國成立。2009年起迄今連續15年獲選Taiwan Top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原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致力於跨文化劇場創作,以風格化肢體表演、意象化視覺呈現,探索與發展當代亞洲劇場新美學。秉持「實驗」與「傳承」精神,積極透過創作落實當代劇場價值,推動藝術教育養成與播種。近年多齣製作紛紛入圍重要獎項、受邀至國際藝術節,為台灣備受矚目、風格獨具的跨文化劇團。

慢島劇團

以緩慢的島嶼為名,期許以藝術舒緩眾人生活步調;長期關注並創作在地性、議題性作品,常於非劇場空間演出。2021年起透過#妮妮的小祕密 親子偶戲,致力推廣幼兒身體界線議題。歡迎邀演。     慢島劇團曾將勞工及移工故事創作成大型歌舞劇《鐵工廠》(2013)、描述卡拉ok文化與女性生命故事的《月嬢》(2010)、也搬演過莎士比亞經典喜劇《仲夏夜之夢》環境劇場(2016|2019)。《雲裡的女人》(2018)、《高地來的男人》 (2020)讓更多人知道,桃園中壢一帶有許多雲南的移民,有別於大家所熟知到國民黨軍隊撤退來台路徑,他們另有一段曲折的在邊境求生續命的歷程。2021年舉辦慢島慢慢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