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力(角色)

介紹

救援小英雄 波力(Robocar Poli)英勇又快速

救援小英雄 波力是一部由韓國製作的兒童動畫系列中的主角角色。波力是一輛具有變形能力的藍白色警車機器人,他和他的夥伴們一起保護布姆鎮的居民,提供各種救援服務,並教導孩子們關於安全、友誼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故事主題

《救援小英雄 波力》的故事通常圍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故和危險展開,並通過波力和他的夥伴們的協作來解決問題。
該動畫向孩子們傳遞了安全教育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同時也鼓勵善良、互助和團隊精神。
波力充滿正能量的角色,在全球受到孩子們的喜愛,成為教導安全知識和價值觀的重要象徵。

 

波力的夥伴

波力並不是單打獨鬥,他與其他救援車輛角色組成了可靠的團隊,包括:
安寶(Amber): 一輛粉紅色的救護車,負責醫療救助。
羅伊(Roy): 一輛紅色的消防車,負責撲滅火災和其他重型救援。
赫利(Helly): 一架綠色的小型直升機,負責空中偵查和支援。

 

Poli波力的特點 英勇又快速

職責: 波力是小鎮的主要救援隊領袖,負責維持交通安全、幫助有需要的居民,並協調隊伍的行動。
外觀: 波力的設計基於一輛藍色和白色的警車,變形後成為擁有手臂和雙腿的機器人。
個性: 波力充滿正義感、冷靜且負責任,總是在危機時刻領導隊伍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技能: 他具有多種救援功能,例如快速行駛、變形、使用工具處理緊急情況,以及擁有良好的分析能力。

 

救援小英雄波力主題曲 Robocar POLI Theme Song

(Here we go!)
Ready, Set
Have you met
Robocar Poli
Always there
Anywhere
He's here to help you and me!
With his dream
Rescue Team
Robocar Poli
Racing by
Flying high
They're all as brave as can be!
Poli!
He's a hero through and through!
Roy!
He is brave and strong and true!
Amber!
She is smart and friendly too!
Helly!
He's your buddy way up high in the sky!
When you're in need
It's guaranteed
Robocar Poli
Is on the way
To save the day
Oh, it's amazing to see!
He's your friend
Until the end
Robocar Poli
Without a doubt,
Shout it out
Robocar
Poli!

 

圖片:東禾數位行銷有限公司

近期演出

過往演出

劇照

多媒體影音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臺北木偶劇團

臺北木偶劇團成立於2010年,演職員以中生代為主, 平均習藝年齡達15年以上,以延續傳統布袋戲為職志, 是臺灣具活力的新生代木偶劇團之一。 臺北木偶劇團以承襲傳統藝術、創造精緻藝術之精神, 持續尋找傳統、發掘傳統, 發揮過去習藝時所累積的豐富經驗,以認真、用心的製作方針, 在不拘泥于傳統木偶劇之創作形式下, 以多元及多變的木偶劇場藝術特色,創作出更細膩、精緻的表演方式, 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感受不同以往的布袋戲饗宴。  

臺灣崑劇團

關於臺灣崑劇團 【緣起】 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支持下,1991至2000 年,由曾永義教授和洪惟助教授主持的「崑曲傳習計畫」,廣泛邀集中國大陸各劇團優秀的崑劇演員及教師來台教授崑曲,多年來培訓出一批專業表演者。 【創團】 為了延續此計畫的成果,2000年在洪惟助教授的帶領下,以參與該計畫的成員為基礎,組成了台灣第一個專業崑劇表演團體「臺灣崑劇團」。持續聘請中國大陸名師來台教學, 並吸收年輕演員入團學習,現有演員三十餘人,並有專業水準的伴奏樂隊。 【發展】 臺灣崑劇團行當齊全,能演劇目相當多元。這批由大陸眾多崑劇名師指導訓練出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

「走出了劇場,長大之後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不要對社會冷漠、不要對世界轉身,把能分享的給有需要的人事物,改變就會從你身上發生。」—余浩瑋 「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與光明,「藝」術能啟發自我成為完整的人,「盟」有跨域連結、攜手努力的意涵。青藝盟選擇以劇場為媒介,啟發創造力、思考力,透過戲劇教育的真實體驗發揮藝術的魔力,啟蒙青少年自我發展,創造臺灣永續的未來。 創辦人余浩瑋於2000年踏入劇場領域,2006年創立「青藝盟(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接手辦理「花樣戲劇節」至今已屆24年,花樣最重要的意義不只是孕育人才而是陪著青少年找到自己,並理解自己、別人與社會之間的角色關係,繼而能夠擁有信念

慢島劇團

以緩慢的島嶼為名,期許以藝術舒緩眾人生活步調;長期關注並創作在地性、議題性作品,常於非劇場空間演出。2021年起透過#妮妮的小祕密 親子偶戲,致力推廣幼兒身體界線議題。歡迎邀演。     慢島劇團曾將勞工及移工故事創作成大型歌舞劇《鐵工廠》(2013)、描述卡拉ok文化與女性生命故事的《月嬢》(2010)、也搬演過莎士比亞經典喜劇《仲夏夜之夢》環境劇場(2016|2019)。《雲裡的女人》(2018)、《高地來的男人》 (2020)讓更多人知道,桃園中壢一帶有許多雲南的移民,有別於大家所熟知到國民黨軍隊撤退來台路徑,他們另有一段曲折的在邊境求生續命的歷程。2021年舉辦慢島慢慢飛小

C MUSICAL

Care.Cure.Comfort 讓音樂劇成為一種日常,用音樂劇去照顧、療癒、撫慰現代生活裡的忙碌、疲憊與孤獨。 C MUSICAL製作,以製作與創作中文音樂劇為發展核心。推出作品包含: #不讀書俱樂部 #焢肉遇見你 #最美的一天 #傾城記 #我的上海天菜 #徽因 #小王子 #LetMeFly   共同創辦人  張芯慈Hsin-Tzu, Chang 台北人,音樂班、音樂系,背著15公斤的低音提琴走過了十來年的求學生涯,經過幾次人生跑道轉換,最終在音樂劇的世界裡找到了歸屬;希望能做出令觀眾想一看再看的音樂劇。是個韓國通。 李品濤 Pin

狂想劇場

「創作是醒著作夢」,狂想劇場以狂想為名,與社會連結,辯證與反思生活,凝聚臺灣劇場界新的創作力量。 2006 年成立,2009 年登記立案,2011年《賊變》曾入圍第十屆台新藝術獎「十大表演藝術」,劇團成立至今劇作可分為四個系列「當代新劇本」、「跨界實驗」、「文學觸發」、「紀錄劇場」等。 劇團經營以藝術總監導演廖俊凱與製作人曾瑞蘭為核心,邀請編導、設計與藝術行政等人才合作,狂想成立 18年,不斷探索劇場美學與關注社會題材,每年展演穩定,創作力旺盛,近年製作《非常上訴》、《單向封鎖》等劇作,期待提供觀眾深度多元的劇場體驗。 2024年國藝會「Taiwan Top」演藝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