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勞(Milo Rau)

介紹

米洛.勞(Milo Rau,1977年1月25日出生)是一位瑞士戲劇導演、記者、劇作家、散文家及講師。他於2007年創立了一家名為「國際政治謀殺學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Political Murder, IIPM)的戲劇和電影製作公司,並在2018年至2023年間擔任比利時根特劇團(NTGent)的藝術總監,徹底改變了該劇團的方向。他以其政治戲劇而聞名。

早年生活與教育

1977年出生於瑞士伯恩(Bern, Switzerland)。他的父系 Rau 家族是猶太人,其家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為逃避納粹迫害從德國移居瑞士。他的母系 Larese 家族則具有義大利血統。約兩歲時,父母離異。18歲以前,他的名字為 Milo Larese,但後來他認為該名字過於浪漫,因此改為使用父親的姓氏 Rau。

他曾在巴黎、蘇黎世和柏林學習社會學、德語文學和羅曼學(Romance studies),師從 Tzvetan Todorov 及 Pierre Bourdieu 等知名學者。

近期職業生涯,2023年至今

於2023年1月卸任根特劇團藝術總監,但仍持續參與該劇團的相關事務。同年7月,他成為維也納藝術節(Vienna Festival)的藝術總監。

榮譽與獎項

作品曾受邀參加多個世界頂尖戲劇和藝術節,包括2012-2013柏林戲劇節、亞維儂藝術節、威尼斯雙年展、維也納藝術節及布魯塞爾的Kunstenfestivaldesarts,並在超過30個國家巡演。

他曾獲得多項殊榮,包括2014年瑞士戲劇獎、盲人戰爭廣播劇獎(Hörspielpreis der Kriegsblinden)及公共戲劇節(Politik im Freien Theater)評審團獎。他亦是國際戲劇協會獎(Preis des Internationalen Theaterinstituts)歷史上最年輕的得主。

2018年,在聖彼得堡被授予第十五屆歐洲戲劇獎(Europe Prize Theatrical Realities)。獲獎理由中寫道:

當今世界的複雜性以及那些塑造全球的事件,常因為經濟及政治利益驅使下的快速且表面化的信息而被淡化。在這樣的背景下,米洛.勞的戲劇如同一種「必要的戲劇」(necessary theatre):透過聚焦於政治、社會或新聞事件並加以擴展,他促使我們反思並理解當今生活的現實,以及政治、人類社會暴力和我們的未來方向。米洛.勞的戲劇作品融合了其傑出的文學、社會學、新聞、電影及視覺經驗,提供了一種批判性、人文主義及世界觀的視角,為今日的藝術創作帶來希望。

過往演出

劇照

多媒體影音

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七転演劇部

七転演劇部由劇場工作者林靖雁創立,並由其擔任部長,自2017年開始推出作品,並於2024年8月正式登記立案。劇團目前的創作聚焦於兩大主軸:「七罪系列」與「單人表演系列」。 「七罪系列」旨在以嶄新的敘事手法重新詮釋「七宗罪」的概念,探討社會少數族群在生存中所面臨的複雜困境,打破傳統二元對立的觀念。在製作層面上,劇團積極與台灣新生代文本創作者合作,目前已經完成了由林靖雁所著的《容我羞恥於美好與芬芳》(代表色慾)以及鄭智源創作的《我總是羨慕有魔法的人》(代表忌妒)。接下來,劇團將演出代表暴食與懶惰的命題式文本。 「單人表演系列」則更為個人化,聚焦於林靖雁的個人生命歷程,藉由他的故事反映出

IATC TW 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

國際劇評人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re Critics, IATC)於1954年成立,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轄下B級組職,以集合全球劇場工作者與評論人、書寫者,進行劇場書寫與研究的文化交流為宗旨,每兩年舉辦全球年會。「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IATC TW)於2006年8月立案,設立宗旨為致力於提升國內劇場評論之專業精神、促進國內外劇場評論之交流、提高劇場藝術之生態發展與品質,積極建立評論書寫的發表介面及與世界接軌的協作平台。2017年選舉第二屆理監事代表會,重新進行資源整合及組織更新,是一兼容不同領域評論者、不同位置書寫者的文藝團體。  

C MUSICAL

Care.Cure.Comfort 讓音樂劇成為一種日常,用音樂劇去照顧、療癒、撫慰現代生活裡的忙碌、疲憊與孤獨。 C MUSICAL製作,以製作與創作中文音樂劇為發展核心。推出作品包含: #不讀書俱樂部 #焢肉遇見你 #最美的一天 #傾城記 #我的上海天菜 #徽因 #小王子 #LetMeFly   共同創辦人  張芯慈Hsin-Tzu, Chang 台北人,音樂班、音樂系,背著15公斤的低音提琴走過了十來年的求學生涯,經過幾次人生跑道轉換,最終在音樂劇的世界裡找到了歸屬;希望能做出令觀眾想一看再看的音樂劇。是個韓國通。 李品濤 Pin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

「走出了劇場,長大之後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不要對社會冷漠、不要對世界轉身,把能分享的給有需要的人事物,改變就會從你身上發生。」—余浩瑋 「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與光明,「藝」術能啟發自我成為完整的人,「盟」有跨域連結、攜手努力的意涵。青藝盟選擇以劇場為媒介,啟發創造力、思考力,透過戲劇教育的真實體驗發揮藝術的魔力,啟蒙青少年自我發展,創造臺灣永續的未來。 創辦人余浩瑋於2000年踏入劇場領域,2006年創立「青藝盟(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接手辦理「花樣戲劇節」至今已屆24年,花樣最重要的意義不只是孕育人才而是陪著青少年找到自己,並理解自己、別人與社會之間的角色關係,繼而能夠擁有信念

慢島劇團

以緩慢的島嶼為名,期許以藝術舒緩眾人生活步調;長期關注並創作在地性、議題性作品,常於非劇場空間演出。2021年起透過#妮妮的小祕密 親子偶戲,致力推廣幼兒身體界線議題。歡迎邀演。     慢島劇團曾將勞工及移工故事創作成大型歌舞劇《鐵工廠》(2013)、描述卡拉ok文化與女性生命故事的《月嬢》(2010)、也搬演過莎士比亞經典喜劇《仲夏夜之夢》環境劇場(2016|2019)。《雲裡的女人》(2018)、《高地來的男人》 (2020)讓更多人知道,桃園中壢一帶有許多雲南的移民,有別於大家所熟知到國民黨軍隊撤退來台路徑,他們另有一段曲折的在邊境求生續命的歷程。2021年舉辦慢島慢慢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