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嚷編:謝念祖(Hsieh Nien-Chu)1969年12月22日出生於臺灣臺北,可能是魔羯座,知名演員、編劇、導演,專攻導演與表演領域。
職業經歷:
•2005年:因王偉忠將《2100全民亂講》轉型為《全民大悶鍋》,謝念祖進入演藝圈,製作了《全民大悶鍋》、《全民最大黨》、《住左邊住右邊》等多項作品。
•2009年6月:成立「全民大劇團」,並擔任團長至今。
•曾任: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助理教授。
主要作品:
•電影:
•《瘋狂電視台瘋電影》(2019年):擔任編劇與導演。
•網路作品:
•《中央流行藝情中心》(2020年):擔任編劇與導演。
•電視電影:
•《最後一封情書》(2023年):擔任編劇與導演。
•電視節目:
•《2018瘋狂新聞台》(公共電視):編劇。
•《有禮不亦樂乎》(大愛電視台):編導。
•《全民大悶鍋》、《全民最大黨》(中天電視):編導。
•《兩個門牌一個家》、《江湖.com》(中視):編劇。
•《住左邊住右邊之幸福小套房》、《全民拼幸福》(三立都會台):編劇統籌。
•《妹妹》(台視):客串警衛。
•舞台劇:
•《瘋狂電視台》
•《瘋狂有限公司》
•《當岳母刺字時,媳婦是不贊成的》
•《瘋狂偶像劇》
•《大紅帽與小野狼》
•《瘋狂電視台2-選秀風雲》
•《情人哏裡出西施》
•《新年就快樂啦》
•《同學會!同鞋~》
•《瘋狂伸展台》
•《往事只能回味》
•《致‧這該死的愛》
•《賽貂蟬》
•《一村喜事》
•《喜劇黨不住》
•《因愛啟程》
媒體報導:
•新浪娛樂:報導了謝念祖在喜劇創作中的理念,強調喜劇的力量在於笑完後對人生的體悟。
•WoWoNews:報導了謝念祖三顧茅廬,邀請方芳芳參與舞台劇,展現其對劇場藝術的熱忱。
•YouTube:多次專訪謝念祖,探討其在全民大劇團的創作歷程與未來計劃。
近期演出
過往演出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拾陸製作
臺灣當代魔術劇場團隊,擅長以魔術作為藝術創作手法,將神奇槓桿出另一層的美好。 2020年由魔術師與劇場創作者林陸傑於宜蘭立案,為臺灣唯一將魔術作為敘事載體,並成為劇場創作主軸的團體。近年作品專注於生命的自我認同,以真實事件解構重組,時常出現幻象和敘事並行,找尋魔術與日常生活中的情誼共感。除了神奇有趣,魔術也可以表現孤獨嗎?那魔術可不可以講述死亡?魔術的本質是神奇,然而這份魔幻卻極少被魔術師拿來使用描述人們所生活的世界,傳達除了驚喜之外的意義表達。 藝術總監林陸傑近年之魔術劇場作品,屢獲國家兩廳院、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國泰基金會、玉山銀行、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台灣大學等機構支持。 __
飛人集社劇團
飛人集社劇團成立於2004年5月,團長為石佩玉。「飛人」取其諧音「非人」,同時意指在劇場行走各處、自由飛行的藝術創作者集合之所。製作規格定位為「以多元複合的精神製作/創作小規模、並挑戰傳統觀賞距離的表演藝術作品」。 飛人將偶的定義放到最大,希望能透過「操作」「運用」讓「沒有生命的物件(包括戲偶)」可以傳遞戲劇情感,以小寓大,以實踐「無物不成偶」之境界。 劇團草創初期以「偶」為主要創作元素,著重「人偶同台」的表演形式與「寫實空間」的運用。作品多探討女性成長過程並以成人為主要觀眾對象。該時期作品曾多次獲台新藝術獎提名。 2010年至2016年,劇團轉型進入第二階段「國內外品牌
臺灣崑劇團
關於臺灣崑劇團 【緣起】 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支持下,1991至2000 年,由曾永義教授和洪惟助教授主持的「崑曲傳習計畫」,廣泛邀集中國大陸各劇團優秀的崑劇演員及教師來台教授崑曲,多年來培訓出一批專業表演者。 【創團】 為了延續此計畫的成果,2000年在洪惟助教授的帶領下,以參與該計畫的成員為基礎,組成了台灣第一個專業崑劇表演團體「臺灣崑劇團」。持續聘請中國大陸名師來台教學, 並吸收年輕演員入團學習,現有演員三十餘人,並有專業水準的伴奏樂隊。 【發展】 臺灣崑劇團行當齊全,能演劇目相當多元。這批由大陸眾多崑劇名師指導訓練出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
「走出了劇場,長大之後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不要對社會冷漠、不要對世界轉身,把能分享的給有需要的人事物,改變就會從你身上發生。」—余浩瑋 「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與光明,「藝」術能啟發自我成為完整的人,「盟」有跨域連結、攜手努力的意涵。青藝盟選擇以劇場為媒介,啟發創造力、思考力,透過戲劇教育的真實體驗發揮藝術的魔力,啟蒙青少年自我發展,創造臺灣永續的未來。 創辦人余浩瑋於2000年踏入劇場領域,2006年創立「青藝盟(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接手辦理「花樣戲劇節」至今已屆24年,花樣最重要的意義不只是孕育人才而是陪著青少年找到自己,並理解自己、別人與社會之間的角色關係,繼而能夠擁有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