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廣場劇團

介紹

📣嚷編:廣場劇團(Teatro La Plaza)團隊 是一個劇場創作空間,透過研究與詮釋現實,建立批判性觀點,並與社群對話。名稱 La Plaza(廣場)靈感來自一個願景——希望成為一個讓所有人自由聚集的地方,像一面鏡子般映照出人類的種種事件與經歷。

我們的使命

自 2003 年創立以來,我們致力於與社群建立連結,透過精選並製作具挑戰性、發人深省且令人驚艷的作品,激發觀眾思考。無論是新創劇本,或是經典作品的當代詮釋,我們的目標是提出關鍵問題,幫助理解我們的現實世界、動盪時代,以及人性的複雜性。
展望未來,我們的節目規劃將持續聚焦於當代議題,回應社會關切與情感需求。我們透過戲劇發聲、記錄歷史,同時也為未來描繪願景——一個沒有人被排除、充滿同理心的社會。
Teatro La Plaza自2003以來,已創作超過 120 部作品, 涵蓋經典劇目的重新詮釋與當代創作, 成為秘魯最具影響力的劇場之一。

LA PLAZA JOVEN

La Plaza Joven 隨著 La Plaza 的成立而誕生,旨在創造對兒童與青少年來說具意義、創新且美麗的內容。包含寶寶劇場、兒童劇場、青少年劇場。
每個孩子自出生起,都是獨立且獨特的個體,擁有與生俱來的好奇心,驅使他們探索自我身份與人生道路,並自然地成為文化變革的推動者。
因此,我們打造了一個讓全家人都能共同享受的家庭民主空間,並透過包容性的方式讓所有成員參與其中。我們創作戲劇,讓孩子與青少年可以夢想一個沒有人被排除在外的國家。將兒童與青少年納入政治對話與社會重大議題的討論至關重要,因為他們不僅是未來,更是現在的一部分。

Sala de Parto計畫暨戲劇節

這是 Teatro La Plaza 推動的新秘魯戲劇計畫,致力於催生具有當代性、挑戰性,並與現今社會脈絡相關的戲劇作品。它是一個推廣秘魯國內優秀戲劇的平台,每年除了展演當地戲劇作品外,還規劃未發表劇本的讀劇演出、國際演出,以及學術單元,提供免費培訓工作坊,並促進全秘魯的藝術家與劇場經營者之間的交流。

我們的劇院

Teatro La Plaza 是一家位於秘魯首都利馬Lima,設於 Larcomar 購物中心內的劇院。自 2003 年以來,已舉辦無數文化活動,並提供場地及技術設備租借服務。作為一個藝術空間與活動場地,劇院已採取一系列措施,以確保劇院的安全性,並符合Covid-19 的防疫規範。劇院持續遵循政府及健康安全專家的指引,並不斷調整與適應。

場地優勢:
🎭 頂級燈光與音響設備
🏛 大廳可容納 254 人
🚗 Larcomar 停車折扣
👥 專業團隊:接待人員、技術人員及場地經理全程支援
☕ 附設咖啡廳/酒吧服務

 

引用請註明嚷嚷社,資料來源 1.

相關人員

近期演出

劇照

多媒體影音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七転演劇部

七転演劇部由劇場工作者林靖雁創立,並由其擔任部長,自2017年開始推出作品,並於2024年8月正式登記立案。劇團目前的創作聚焦於兩大主軸:「七罪系列」與「單人表演系列」。 「七罪系列」旨在以嶄新的敘事手法重新詮釋「七宗罪」的概念,探討社會少數族群在生存中所面臨的複雜困境,打破傳統二元對立的觀念。在製作層面上,劇團積極與台灣新生代文本創作者合作,目前已經完成了由林靖雁所著的《容我羞恥於美好與芬芳》(代表色慾)以及鄭智源創作的《我總是羨慕有魔法的人》(代表忌妒)。接下來,劇團將演出代表暴食與懶惰的命題式文本。 「單人表演系列」則更為個人化,聚焦於林靖雁的個人生命歷程,藉由他的故事反映出

EX-亞洲劇團

客家籍資深劇場人林浿安與印度籍新住民藝術家江譚佳彥於2006在苗栗跨國成立。2009年起迄今連續15年獲選Taiwan Top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原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致力於跨文化劇場創作,以風格化肢體表演、意象化視覺呈現,探索與發展當代亞洲劇場新美學。秉持「實驗」與「傳承」精神,積極透過創作落實當代劇場價值,推動藝術教育養成與播種。近年多齣製作紛紛入圍重要獎項、受邀至國際藝術節,為台灣備受矚目、風格獨具的跨文化劇團。

飛人集社劇團

飛人集社劇團成立於2004年5月,團長為石佩玉。「飛人」取其諧音「非人」,同時意指在劇場行走各處、自由飛行的藝術創作者集合之所。製作規格定位為「以多元複合的精神製作/創作小規模、並挑戰傳統觀賞距離的表演藝術作品」。 飛人將偶的定義放到最大,希望能透過「操作」「運用」讓「沒有生命的物件(包括戲偶)」可以傳遞戲劇情感,以小寓大,以實踐「無物不成偶」之境界。 劇團草創初期以「偶」為主要創作元素,著重「人偶同台」的表演形式與「寫實空間」的運用。作品多探討女性成長過程並以成人為主要觀眾對象。該時期作品曾多次獲台新藝術獎提名。 2010年至2016年,劇團轉型進入第二階段「國內外品牌

春河劇團

春天枝芽並茂萬物復甦 純淨無暇的河水滋養著生命繼續延續下去 新氣象的季節裡滾動的河水 賦予新的生命遠遠流長於將來 原名春禾劇團,創立於2000年,團長郎祖筠小姐以她多年豐富的傳媒經營累積及舞台創作、製作、表演經驗,兼以深刻女性睿智視野之舞台形象,引領劇場風騷。 2016年更名為春河劇團,並於同年5月推出舞台劇《千年婆媳夾心餅-我妻我母我丈母娘》重返演出舞台。2016-2017年間《我妻我母我丈母娘》全台巡迴25場,一票難求。2018推出經典音樂劇《愛情哇沙米》口碑加演全台17場次。2019年家庭溫馨喜劇《當我們同在一起》,全臺開心演出9場,觀眾在歡笑之餘,更多心靈的感動。 一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

「走出了劇場,長大之後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不要對社會冷漠、不要對世界轉身,把能分享的給有需要的人事物,改變就會從你身上發生。」—余浩瑋 「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與光明,「藝」術能啟發自我成為完整的人,「盟」有跨域連結、攜手努力的意涵。青藝盟選擇以劇場為媒介,啟發創造力、思考力,透過戲劇教育的真實體驗發揮藝術的魔力,啟蒙青少年自我發展,創造臺灣永續的未來。 創辦人余浩瑋於2000年踏入劇場領域,2006年創立「青藝盟(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接手辦理「花樣戲劇節」至今已屆24年,花樣最重要的意義不只是孕育人才而是陪著青少年找到自己,並理解自己、別人與社會之間的角色關係,繼而能夠擁有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