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仁豪

介紹

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研究專長  現當代華語文戲劇、性別及文化理論、戲劇與社會、西方戲劇
 
經歷

2021(9)~2022 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Director, Center for the Humanities,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Kaohsiung, Taiwan.

2021(2)~  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Theatre Arts,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Kaohsiung, Taiwan.

2016~2021 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 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Theatre Arts,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Kaohsiung, Taiwan.

2015-2016 中國上海戲劇學院 博士後研究及教學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and Instructor, Shanghai Theatre Academy, Shanghai, China.

2013-2015 中國河南鄭州台商貝斯特教育集團勤禮國際中學(Kinglee High School)國際部主任 Director for International Department, Kinglee High School, Zhengzhou, Henan, China.

 

學術

•〈在藝術與愛情之間:論袁牧之早期戲劇實踐的主體辯證法〉,《戲劇研究》第30期,2022年7月,頁103-138 (THCI CORE)。

•〈全球資本主義的「先鋒性」: 張獻自九○年代末以來的戲劇實踐〉,《戲劇研究》第25期,2020年1月,頁43-77 (THCI CORE)。

•〈展演當代上海之社會矛盾:論喻榮軍作品與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轉型之關聯〉,《戲劇學刊》第31期,2020年1月,頁123-154 (THCI )。

•〈弄堂做為「家」的符號:從《上海屋簷下》到《大哥》談上海小市民戲劇的流變〉,《戲劇研究》第23期,2019年1月,頁107-144 (THCI CORE)。

•〈老上海鄉愁情感結構:. 談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對小說. 《長恨歌》的改編〉,《戲劇研究》第22期,2017年7月,頁107-140 (THCI CORE)。

•〈摩登與激進的變奏: 談張獻早期戲劇與上海現代性的關係〉,《戲劇研究》第20期,2017年7月,頁1-38 (THCI CORE)。

•〈流動的烏托邦:談櫻井大造的跨東亞帳篷劇及其對全球資本主義的批判〉,《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十九卷第二期、2017年7月,頁116-131 (CSSCI 來源集刊)。

•“Queering Chineseness: Queer Sphere of Feelings in Farewell My Concubine and Green Snake,” Asian Studies Review, 36.1 (2012): 1-17 (SSCI; A&HCI).

 

專書

 •“The Martial Arts of Nostalgia: Sentimentalism and Modernity Overcome in The Assassin,” The Assassin: Hou Hsiao-hsien’s World of Tang China, Peng Hsiao-Yen ed.,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9, April

過往演出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晃晃跨幅町

晃晃跨幅町/ Rock Rock Crafting Collective 成立宗旨為「捕捉靈光、超越邊界的當代劇場美學實驗所」。 始終追求劇場性。創作不受時空、媒材、形式和議題侷限,突破消耗性或制式的創作類型,開拓新的美學表達及創作模式;期許開放地保持活性探索與實踐,在劇場脈絡中開展文化對話,也不斷重新評估自己及生活態度。晃晃跨幅町是以技藝跨越時空、耕耘想像的超幅度之地,在無盡的時間中細究,用技藝探勘記憶的洞窟。在不斷位移的時間和空間中搖晃既有的、鬆動固有的、鑿刻存有的,捕捉一瞬即永恆。 過往演出: 2023 TNAF臺南藝術節 晃晃跨幅町《慾望街車》 資料來源:

EX-亞洲劇團

客家籍資深劇場人林浿安與印度籍新住民藝術家江譚佳彥於2006在苗栗跨國成立。2009年起迄今連續15年獲選Taiwan Top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原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致力於跨文化劇場創作,以風格化肢體表演、意象化視覺呈現,探索與發展當代亞洲劇場新美學。秉持「實驗」與「傳承」精神,積極透過創作落實當代劇場價值,推動藝術教育養成與播種。近年多齣製作紛紛入圍重要獎項、受邀至國際藝術節,為台灣備受矚目、風格獨具的跨文化劇團。

山東野表演坊

山東野表演坊 成立於1999年,是花蓮的第一個正式登記劇團。 我們的作品可能會在火車上、荒田中、巷弄裡、餐桌上,或是博物館、飯店房間⋯等各種非典型場域, 致力於讓表演融入花蓮的每一處角落,與觀眾共同探索空間與故事的無限可能。 自2018年以後,山東野從單純的年度徵才轉向營運型發展, 創造更多機會讓在地年輕創作者參與,也讓劇場藝術更深入在地的生活。 ※2024年獲選花蓮縣傑出演藝團隊   近年作品 2024 - 太平洋左岸藝術季 《只是想回家卻被錯認成返鄉青年只好努力成為人上人》 - 考古劇場《巨人踩過那座山》 - 台語主流計畫《這酒是人聲》 - 餐

C MUSICAL

Care.Cure.Comfort 讓音樂劇成為一種日常,用音樂劇去照顧、療癒、撫慰現代生活裡的忙碌、疲憊與孤獨。 C MUSICAL製作,以製作與創作中文音樂劇為發展核心。推出作品包含: #不讀書俱樂部 #焢肉遇見你 #最美的一天 #傾城記 #我的上海天菜 #徽因 #小王子 #LetMeFly   共同創辦人  張芯慈Hsin-Tzu, Chang 台北人,音樂班、音樂系,背著15公斤的低音提琴走過了十來年的求學生涯,經過幾次人生跑道轉換,最終在音樂劇的世界裡找到了歸屬;希望能做出令觀眾想一看再看的音樂劇。是個韓國通。 李品濤 Pin

七転演劇部

七転演劇部由劇場工作者林靖雁創立,並由其擔任部長,自2017年開始推出作品,並於2024年8月正式登記立案。劇團目前的創作聚焦於兩大主軸:「七罪系列」與「單人表演系列」。 「七罪系列」旨在以嶄新的敘事手法重新詮釋「七宗罪」的概念,探討社會少數族群在生存中所面臨的複雜困境,打破傳統二元對立的觀念。在製作層面上,劇團積極與台灣新生代文本創作者合作,目前已經完成了由林靖雁所著的《容我羞恥於美好與芬芳》(代表色慾)以及鄭智源創作的《我總是羨慕有魔法的人》(代表忌妒)。接下來,劇團將演出代表暴食與懶惰的命題式文本。 「單人表演系列」則更為個人化,聚焦於林靖雁的個人生命歷程,藉由他的故事反映出

柏格曼劇團(FC Bergman)

自2007年起創作國際的劇場與歌劇作品,總部位於比利時安特衛普。 柏格曼劇團成員史蒂夫.艾爾茨Stef Aerts、喬埃.阿格曼斯Joé Agemans、托馬斯.維斯特拉騰Thomas Verstraeten、瑪麗.芬克Marie Vinck 與德里斯.德.溫Dries De Win 、  約納斯.維米倫Jonas Vermeulen共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