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與武俠—黃輔棠弦樂四重奏作品音樂會

2025.03.09 (日)

臺灣與武俠—黃輔棠弦樂四重奏作品音樂會

  • 演出單位

    涴莎室內樂團

  • 演出團隊

    演藝團體VIO提琴樂集、樂團Taiwan Connection Chamber Orchestra、作曲家黃輔棠、小提琴演奏者張群、小提琴演奏者卓家萱、中提琴演奏者富澤直子、大提琴演奏者高炳坤

  • 內容簡介

    弦樂四重奏,是一個神奇的組合。它幾乎可以演奏各種類型的古典音樂。它能高雅、能抒情、能輕巧、能戲劇性。在個人的作曲生涯中,我是寫過交響樂和歌劇之後,才敢去「碰」這個領域。因為它太精緻了!完全無法騙人唬人。有沒有「料」?是否經得起聽?幾個小節便知道。

     

    從內涵來說,這是一場超級「重」的音樂會。比較不那麼沉重的,只有《臺灣狂想曲》、《俠之大者》和《笑滶江湖曲》三曲。其他五曲,都是悲劇味重或部份悲劇味重的。

     

    上半場全是臺灣題材作品,共五首;下半場全是金庸武俠題材作品,共三首。八曲中,完全為弦樂四重奏或弦樂合奏構思的,是三首臺灣主題變奏曲。這三曲能產生,要特別感謝兩個人:周理悧與張龍雲。1990年,我剛到臺南家專任教,音樂科主任周理悧就豪無商量餘地,要我負責帶弦樂團。因為當時有演出需要,所以寫了《陳主稅主題變奏曲》。後來的某位主任,莫名其妙把弦樂團解散了。等到多年之後,張龍雲接手當主任,他不但重新把弦樂團交給我帶,還創造了多次機會,讓我把《安平追想變奏曲》和《雨夜花主題變奏曲》兩曲,在多個場合代表音樂系對外演出。全靠這些演出機會,我得以改來改去,最後改成現在的樣子。

     

    其餘五曲,本來都是管弦樂。把管弦樂改寫為弦樂四重奏,大不容易。要考慮到捨什麼,留什麼,不能漏掉最重要的東西,也不能保留管弦樂版的所有東西; 另外,要隨時想到如何發揮弦樂四重奏的特色,讓每個聲部都盡可能「各說各話」,「各展所長」。這五曲的弦樂四重奏版,這次是世界首演。效果好壞,要經過排練和演出,才能論定。

     

    希望各位同行朋友和聽眾,多多指正,共同為本土古典音樂,累積一點立得住腳的作品。

     

    黃輔棠僅識

    2025年初春

     

     

    演出曲目|

    1.     臺灣狂想曲

    2.     臺灣追思曲

    3.     安平追想變奏曲

    4.     雨夜花主題變奏曲

    5.     陳主稅主題變奏曲

    6.     俠之大者

    7.     笑傲江湖曲

    8.     蕭峰

     

     

    作曲家│黃輔棠

    筆名阿鏜、黃鐘等,1948年生於廣東番禺。早年在廣州接受專業音樂教育,後赴美取得小提琴演奏碩士。

    小提琴師從馬思宏、馬科夫(Albert Markov)等。作曲師從張己任、盧炎、林聲翕等。指揮師從曹鵬、鄭小瑛、陳雲紅等。

    曾任教於台灣國立藝術學院(現台北藝術大學)三年。後在台南應用科技大學任教二十多年至退休。

    代表性音樂作品為《神鵰俠侶交響樂》與歌劇《西施》。另有大量管弦樂、室內樂、合唱、獨唱、獨奏作品。

     

    小提琴|張 群

    兩廳院樂壇新秀、主持演藝團體VIO提琴樂集,演出含括古典、跨界、親子、現代等多樣化音樂,目前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中山大學、高雄師範大學與臺南藝術大學等音樂學系。

     

    小提琴|卓家萱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畢業,於德國柏林藝術大學取得演奏家文憑。曾獲DAAD獎學金、奇美藝術獎及NTSO小提琴大賽首獎等。現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

     

    中提琴|富澤直子

    日本武藏野音樂大學研究所畢業。

    在台持續舉辦如「Viola Space Taiwan」音樂節、「cafe viola」、「tomy的安可音樂會」…等等,將音樂活力注入在不同年齡層的愛樂者身上。

    目前任教於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立空中大學。

     

    大提琴|高炳坤

    菲律賓華裔大提琴家。擁有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音樂藝術博士學位。現為 Taiwan Connection Chamber Orchestra大提琴首席與Voyage String Quartet 之大提琴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專任副教授,並兼任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

則推文
尚未登入

    相關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