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寶(角色)

介紹

安寶(Amber)善良又聰明

是《救援小英雄》系列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她是一輛具有變形能力的救護車機器人,負責提供醫療救援和支持,是布魯姆斯小鎮的重要守護者。

安寶的特點  善良又聰明

職責: 作為小鎮的救護車,安寶負責治療受傷的居民,提供醫療支援,並確保大家的健康與安全。
外觀: 她的設計基於一輛粉紅色的救護車,變形後擁有靈活的雙臂和雙腿,以及多種醫療工具。
個性: 安寶溫柔、善解人意且充滿耐心,是團隊中最具有關懷心的成員,總是設法讓居民感到安心。
技能: 她配備了各種醫療設備,可以迅速處理緊急情況,是團隊不可或缺的一員。

 

安寶的救援行動

有一天,小鎮居民的寵物狗「布魯」不小心在街上迷路。安寶發現了,立刻啟動救援行動。她耐心地詢問主人關於小狗的外觀和喜歡的地方,並呼叫其他救援成員幫忙搜尋。最後,安寶利用她靈敏的觀察力,成功在公園角落找到驚慌失措的布魯,將牠安全送回主人懷抱。。

還有一次例行巡邏,安寶發現路邊有一隻受傷的小鳥無法飛翔。她小心翼翼地將小鳥帶回救援中心,為牠包紮翅膀並提供食物。接下來的幾天,安寶耐心地照顧小鳥,並鼓勵牠重新學習飛翔。在波力和其他隊友的幫助下,小鳥最終恢復健康,展翅高飛。

 

圖片:東禾數位行銷有限公司

近期演出

過往演出

劇照

多媒體影音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臺北木偶劇團

臺北木偶劇團成立於2010年,演職員以中生代為主, 平均習藝年齡達15年以上,以延續傳統布袋戲為職志, 是臺灣具活力的新生代木偶劇團之一。 臺北木偶劇團以承襲傳統藝術、創造精緻藝術之精神, 持續尋找傳統、發掘傳統, 發揮過去習藝時所累積的豐富經驗,以認真、用心的製作方針, 在不拘泥于傳統木偶劇之創作形式下, 以多元及多變的木偶劇場藝術特色,創作出更細膩、精緻的表演方式, 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感受不同以往的布袋戲饗宴。  

日本飛行船劇團

兒童劇劇團,2025即將演出 #小飛俠彼得潘 臺灣限定 中文配音 由日本演員 全程聽國語進行演出   客服 02-2778-5596 週一~週五8:30-17:30(例假日除外) Line ID:@warawa

飛人集社劇團

飛人集社劇團成立於2004年5月,團長為石佩玉。「飛人」取其諧音「非人」,同時意指在劇場行走各處、自由飛行的藝術創作者集合之所。製作規格定位為「以多元複合的精神製作/創作小規模、並挑戰傳統觀賞距離的表演藝術作品」。 飛人將偶的定義放到最大,希望能透過「操作」「運用」讓「沒有生命的物件(包括戲偶)」可以傳遞戲劇情感,以小寓大,以實踐「無物不成偶」之境界。 劇團草創初期以「偶」為主要創作元素,著重「人偶同台」的表演形式與「寫實空間」的運用。作品多探討女性成長過程並以成人為主要觀眾對象。該時期作品曾多次獲台新藝術獎提名。 2010年至2016年,劇團轉型進入第二階段「國內外品牌

七転演劇部

七転演劇部由劇場工作者林靖雁創立,並由其擔任部長,自2017年開始推出作品,並於2024年8月正式登記立案。劇團目前的創作聚焦於兩大主軸:「七罪系列」與「單人表演系列」。 「七罪系列」旨在以嶄新的敘事手法重新詮釋「七宗罪」的概念,探討社會少數族群在生存中所面臨的複雜困境,打破傳統二元對立的觀念。在製作層面上,劇團積極與台灣新生代文本創作者合作,目前已經完成了由林靖雁所著的《容我羞恥於美好與芬芳》(代表色慾)以及鄭智源創作的《我總是羨慕有魔法的人》(代表忌妒)。接下來,劇團將演出代表暴食與懶惰的命題式文本。 「單人表演系列」則更為個人化,聚焦於林靖雁的個人生命歷程,藉由他的故事反映出

拾陸製作

臺灣當代魔術劇場團隊,擅長以魔術作為藝術創作手法,將神奇槓桿出另一層的美好。 2020年由魔術師與劇場創作者林陸傑於宜蘭立案,為臺灣唯一將魔術作為敘事載體,並成為劇場創作主軸的團體。近年作品專注於生命的自我認同,以真實事件解構重組,時常出現幻象和敘事並行,找尋魔術與日常生活中的情誼共感。除了神奇有趣,魔術也可以表現孤獨嗎?那魔術可不可以講述死亡?魔術的本質是神奇,然而這份魔幻卻極少被魔術師拿來使用描述人們所生活的世界,傳達除了驚喜之外的意義表達。 藝術總監林陸傑近年之魔術劇場作品,屢獲國家兩廳院、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國泰基金會、玉山銀行、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台灣大學等機構支持。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