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中恆

介紹

📣嚷編:屈中恆(Chū Zhōnghéng)

屈中恆,資深臺灣男演員、主持人、配音員,1967年9月16日出生,處女座,畢業於國光劇藝實驗學校。橫跨劇場、影視與綜藝節目,代表作包含舞台劇《寶島一村》、《暗戀桃花源》,電視劇《將軍令》、《孤戀花》及綜藝節目《國光幫幫忙》,是深受觀眾喜愛的全方位藝人。

劇場演出:

表演工作坊:

2007年:《如影隨行》

2008年:《寶島一村》

2011年:《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

2015年:《愛朦朧,人朦朧》

2016年:《暗戀桃花源》30週年紀念版(飾演:袁老闆)

2020年:《水中之書》

2020年:《絕不付帳!》

2021年:《一夫二主》

2022年:《如夢之夢》

2024年:《張愛玲的最後一夜》

果陀劇場:

2013年:《搶錢的世界》

2015年:《誰家老婆上錯床》

2016年:《ART》

2018年:《上帝的兒女》

2020年:《步步驚笑》

2023年:《淡水小鎮》

2023年:《妳和我和他的真相》

全民大劇團:

2017年:《室友》

 

電視劇:

1986年:《楊貴妃》

1999年:《將軍令》

2005年:《孤戀花》

2009年:《敗犬女王》

2017年:《惡魔少爺別吻我》

2018年:《我的男孩》

 

電影:

2000年:《運轉手之戀》

2008年:《渺渺》

2015年:《我的少女時代》

2018年:《鬥魚》

 

近期表演與活動:

2023年10月:主演舞台劇《妳和我和他的真相》,與蔡燦得合作,詮釋現代婚姻的複雜關係。

2024年:參與果陀劇場舞台劇《ART》的全臺巡演,與曾國城、卜學亮同台飆戲。

 

媒體報導:

2023年10月:中央社報導屈中恆與蔡燦得攜手重返舞台劇,詮釋當代婚姻寓言。

2024年:果陀劇場宣佈《ART》舞台劇全臺巡演,屈中恆與曾國城、卜學亮同台演出。 

 

資料來源:12345

近期演出

過往演出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曉劇場

曉劇場成立於2006年,現駐地萬華糖廍文化園區營運「萬座曉劇場」。創作涵括如《燕子》、《她獲得約翰的吻並成為胡立德的女人&一個妓女的房間》、《穢土天堂三部曲》、《焦土》等「社會議題」面向作品:改編張曼娟、黃春明、三島由紀夫、宮部美幸等文學大家的文學改編系列;及《夏日微涼夜話》鬼故事系列作品。同時以萬華在地為基地,開設社區戲劇班並發表《水獺計畫》系列作品,並和南海發展中心以共融劇場為目標進行身心障礙者戲劇課程。曾參與上海國際當代戲劇節、曼谷國際劇場藝術節、日本東京藝術節、臺北藝術節、亞洲表演藝術節、東京藝術節、韓國東亞人民劇場藝術節與愛丁堡藝穗節演出。

壹零玖伍移民工文化協會

📣嚷編:壹零玖伍移民工文化協會(1095 Migrant Workers Cultural Association) 壹零玖伍移民工文化協會是一個全國性的非營利組織,正式成立於2022年6月,前身為「1095文史工作室」,累積了七年的移民工服務實務經驗。    使命與願景: 協會致力於搭建東南亞與台灣文化的橋樑,透過教育與文化學習,提升台灣人民對移民工議題的認識,並培力東南亞移民工的權益覺察與自主發聲,促進其在台人權。    主要服務: •東南亞沉浸式互動: 透過闖關遊戲或情境劇場,讓參與者體驗移工的工作歷程,增進理解與共鳴。 •移民工議題探索

山東野表演坊

山東野表演坊 成立於1999年,是花蓮的第一個正式登記劇團。 我們的作品可能會在火車上、荒田中、巷弄裡、餐桌上,或是博物館、飯店房間⋯等各種非典型場域, 致力於讓表演融入花蓮的每一處角落,與觀眾共同探索空間與故事的無限可能。 自2018年以後,山東野從單純的年度徵才轉向營運型發展, 創造更多機會讓在地年輕創作者參與,也讓劇場藝術更深入在地的生活。 ※2024年獲選花蓮縣傑出演藝團隊   近年作品 2024 - 太平洋左岸藝術季 《只是想回家卻被錯認成返鄉青年只好努力成為人上人》 - 考古劇場《巨人踩過那座山》 - 台語主流計畫《這酒是人聲》 - 餐

臺北木偶劇團

臺北木偶劇團成立於2010年,演職員以中生代為主, 平均習藝年齡達15年以上,以延續傳統布袋戲為職志, 是臺灣具活力的新生代木偶劇團之一。 臺北木偶劇團以承襲傳統藝術、創造精緻藝術之精神, 持續尋找傳統、發掘傳統, 發揮過去習藝時所累積的豐富經驗,以認真、用心的製作方針, 在不拘泥于傳統木偶劇之創作形式下, 以多元及多變的木偶劇場藝術特色,創作出更細膩、精緻的表演方式, 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感受不同以往的布袋戲饗宴。

EX-亞洲劇團

客家籍資深劇場人林浿安與印度籍新住民藝術家江譚佳彥於2006在苗栗跨國成立。2009年起迄今連續15年獲選Taiwan Top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原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致力於跨文化劇場創作,以風格化肢體表演、意象化視覺呈現,探索與發展當代亞洲劇場新美學。秉持「實驗」與「傳承」精神,積極透過創作落實當代劇場價值,推動藝術教育養成與播種。近年多齣製作紛紛入圍重要獎項、受邀至國際藝術節,為台灣備受矚目、風格獨具的跨文化劇團。

春河劇團

春天枝芽並茂萬物復甦 純淨無暇的河水滋養著生命繼續延續下去 新氣象的季節裡滾動的河水 賦予新的生命遠遠流長於將來 原名春禾劇團,創立於2000年,團長郎祖筠小姐以她多年豐富的傳媒經營累積及舞台創作、製作、表演經驗,兼以深刻女性睿智視野之舞台形象,引領劇場風騷。 2016年更名為春河劇團,並於同年5月推出舞台劇《千年婆媳夾心餅-我妻我母我丈母娘》重返演出舞台。2016-2017年間《我妻我母我丈母娘》全台巡迴25場,一票難求。2018推出經典音樂劇《愛情哇沙米》口碑加演全台17場次。2019年家庭溫馨喜劇《當我們同在一起》,全臺開心演出9場,觀眾在歡笑之餘,更多心靈的感動。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