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惇

介紹

📣嚷編:王靖惇(Daniel Wang)

王靖惇,1983年生於臺中,生日11月3號,天蠍座。全職劇場創作者,專長編劇、導演及演員。 他擅長以原創劇本呈現臺灣當代文化與社會議題,作品如《台北詩人》在兩岸巡演廣受好評, 《狂起》更於曼谷藝術節榮獲多項大獎。 2017-2018年,他擔任臺中國家歌劇院駐館藝術家, 近期作品包括《如此美好》,並出版劇本集。 

 

主要作品:

•《台北詩人》:獲邀參與2014年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及2015年深圳城市戲劇節,並於廣州、上海巡演,獲得熱烈好評。

•《狂起》:於2017年曼谷藝術節榮獲最佳劇本、最佳導演、最佳藝術設計及最佳肢體類演出四項大獎。

•《XY事件簿》:作為臺中國家歌劇院駐館創作,從自身成長背景出發,建構橫跨1981到2050年的狂想旅程,探討個人在歷史流變中的命運。

•《屋簷下》、《想像的孩子》、**《成功補習班》**等。

 

獲獎經歷

2017年: 編導作品《狂起》在曼谷藝術節榮獲四項大獎:最佳劇本、最佳導演、最佳藝術設計及最佳肢體類演出。 

 

職業經歷:

•2017-2018年擔任臺中國家歌劇院駐館藝術家。

•曾與屏風表演班、國家交響樂團(NSO)、EX-亞洲劇團等合作演出。

 

媒體報導:

•〈專訪〉王靖惇:「感覺」不是天賦,它是一種生命的累積。:深入探討王靖惇的創作理念與歷程。

 

資料來源:節目資料的劇照 123456789

過往演出

劇照

多媒體影音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壹零玖伍移民工文化協會

📣嚷編:壹零玖伍移民工文化協會(1095 Migrant Workers Cultural Association) 壹零玖伍移民工文化協會是一個全國性的非營利組織,正式成立於2022年6月,前身為「1095文史工作室」,累積了七年的移民工服務實務經驗。    使命與願景: 協會致力於搭建東南亞與台灣文化的橋樑,透過教育與文化學習,提升台灣人民對移民工議題的認識,並培力東南亞移民工的權益覺察與自主發聲,促進其在台人權。    主要服務: •東南亞沉浸式互動: 透過闖關遊戲或情境劇場,讓參與者體驗移工的工作歷程,增進理解與共鳴。 •移民工議題探索

狂想劇場

「創作是醒著作夢」,狂想劇場以狂想為名,與社會連結,辯證與反思生活,凝聚臺灣劇場界新的創作力量。 2006 年成立,2009 年登記立案,2011年《賊變》曾入圍第十屆台新藝術獎「十大表演藝術」,劇團成立至今劇作可分為四個系列「當代新劇本」、「跨界實驗」、「文學觸發」、「紀錄劇場」等。 劇團經營以藝術總監導演廖俊凱與製作人曾瑞蘭為核心,邀請編導、設計與藝術行政等人才合作,狂想成立 18年,不斷探索劇場美學與關注社會題材,每年展演穩定,創作力旺盛,近年製作《非常上訴》、《單向封鎖》等劇作,期待提供觀眾深度多元的劇場體驗。 2024年國藝會「Taiwan Top」演藝團隊。

IATC TW 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

國際劇評人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re Critics, IATC)於1954年成立,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轄下B級組職,以集合全球劇場工作者與評論人、書寫者,進行劇場書寫與研究的文化交流為宗旨,每兩年舉辦全球年會。「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IATC TW)於2006年8月立案,設立宗旨為致力於提升國內劇場評論之專業精神、促進國內外劇場評論之交流、提高劇場藝術之生態發展與品質,積極建立評論書寫的發表介面及與世界接軌的協作平台。2017年選舉第二屆理監事代表會,重新進行資源整合及組織更新,是一兼容不同領域評論者、不同位置書寫者的文藝團體。  

飛人集社劇團

飛人集社劇團成立於2004年5月,團長為石佩玉。「飛人」取其諧音「非人」,同時意指在劇場行走各處、自由飛行的藝術創作者集合之所。製作規格定位為「以多元複合的精神製作/創作小規模、並挑戰傳統觀賞距離的表演藝術作品」。 飛人將偶的定義放到最大,希望能透過「操作」「運用」讓「沒有生命的物件(包括戲偶)」可以傳遞戲劇情感,以小寓大,以實踐「無物不成偶」之境界。 劇團草創初期以「偶」為主要創作元素,著重「人偶同台」的表演形式與「寫實空間」的運用。作品多探討女性成長過程並以成人為主要觀眾對象。該時期作品曾多次獲台新藝術獎提名。 2010年至2016年,劇團轉型進入第二階段「國內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