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PRO!劇團(ゴツプロ!52pro!)

介紹

下北沢を中心に芝居を上演している集団。
以下北澤為據點的劇場製作集團。
Shimokitazawa-based theater production group.

ゴツプロ合同会社
成立日期: 2016年7月12日

代表: 長崎幹広
統括製作人: 塚原大助

地址:
〒155-0033
東京都世田谷區代田4丁目9番19號 日星大樓203號室

電話/傳真: 03-6379-4972


業務內容


公司目標

在包括疫情時期的當代,劇團及戲劇從業者逐漸減少,對戲劇抱有熱情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少。為了讓這項文化得以延續、傳承並發展,我們將致力於保護並推廣戲劇文化。


團隊願景

過往演出

多媒體影音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IATC TW 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

國際劇評人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re Critics, IATC)於1954年成立,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轄下B級組職,以集合全球劇場工作者與評論人、書寫者,進行劇場書寫與研究的文化交流為宗旨,每兩年舉辦全球年會。「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IATC TW)於2006年8月立案,設立宗旨為致力於提升國內劇場評論之專業精神、促進國內外劇場評論之交流、提高劇場藝術之生態發展與品質,積極建立評論書寫的發表介面及與世界接軌的協作平台。2017年選舉第二屆理監事代表會,重新進行資源整合及組織更新,是一兼容不同領域評論者、不同位置書寫者的文藝團體。  

晃晃跨幅町

晃晃跨幅町/ Rock Rock Crafting Collective 成立宗旨為「捕捉靈光、超越邊界的當代劇場美學實驗所」。 始終追求劇場性。創作不受時空、媒材、形式和議題侷限,突破消耗性或制式的創作類型,開拓新的美學表達及創作模式;期許開放地保持活性探索與實踐,在劇場脈絡中開展文化對話,也不斷重新評估自己及生活態度。晃晃跨幅町是以技藝跨越時空、耕耘想像的超幅度之地,在無盡的時間中細究,用技藝探勘記憶的洞窟。在不斷位移的時間和空間中搖晃既有的、鬆動固有的、鑿刻存有的,捕捉一瞬即永恆。 過往演出: 2023 TNAF臺南藝術節 晃晃跨幅町《慾望街車》 資料來源:

臺北木偶劇團

臺北木偶劇團成立於2010年,演職員以中生代為主, 平均習藝年齡達15年以上,以延續傳統布袋戲為職志, 是臺灣具活力的新生代木偶劇團之一。 臺北木偶劇團以承襲傳統藝術、創造精緻藝術之精神, 持續尋找傳統、發掘傳統, 發揮過去習藝時所累積的豐富經驗,以認真、用心的製作方針, 在不拘泥于傳統木偶劇之創作形式下, 以多元及多變的木偶劇場藝術特色,創作出更細膩、精緻的表演方式, 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感受不同以往的布袋戲饗宴。  

柏格曼劇團(FC Bergman)

自2007年起創作國際的劇場與歌劇作品,總部位於比利時安特衛普。 柏格曼劇團成員史蒂夫.艾爾茨Stef Aerts、喬埃.阿格曼斯Joé Agemans、托馬斯.維斯特拉騰Thomas Verstraeten、瑪麗.芬克Marie Vinck 與德里斯.德.溫Dries De Win 、  約納斯.維米倫Jonas Vermeulen共同創作  

秘魯廣場劇團

📣嚷編:廣場劇團(Teatro La Plaza)團隊 是一個劇場創作空間,透過研究與詮釋現實,建立批判性觀點,並與社群對話。名稱 La Plaza(廣場)靈感來自一個願景——希望成為一個讓所有人自由聚集的地方,像一面鏡子般映照出人類的種種事件與經歷。 我們的使命 自 2003 年創立以來,我們致力於與社群建立連結,透過精選並製作具挑戰性、發人深省且令人驚艷的作品,激發觀眾思考。無論是新創劇本,或是經典作品的當代詮釋,我們的目標是提出關鍵問題,幫助理解我們的現實世界、動盪時代,以及人性的複雜性。 展望未來,我們的節目規劃將持續聚焦於當代議題,回應社會關切與情感需求。我們透過戲劇

台北新劇團

財團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會為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公亮)於1988年所發起。設立宗旨為透過國際(含兩岸)交流活動,推展台灣工商企業之經營管理、醫學研究、藝文及相關活動。現任董事長為曾志朗先生,執行長為辜懷群女士。 1991年成立京劇推廣組,在執行長辜懷群的推動下,邀請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寶春與京劇界精英,多次推出精緻的經典好戲,並組團至歐、美、日等各國演出,於國際間宣揚傳統中華文化;連年多次赴各地偏遠學校巡演,培養戲劇人口並從事紮根工作。期間多次接受相關單位之委託,承辦多項綜合性大型表演藝術活動。 1997年成立台北新劇團,集合海內外專業青年同好,定期公演【新老戲】,並巡迴大陸,以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