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韻玲

  • 電話 果核音樂 02-2658-1516

介紹

📣嚷編:黃韻玲(Kay Huang)1964年10月1日生,暱稱「音樂精靈」,台灣歌手、演員、音樂製作人,現任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董事長。

舞台劇及音樂劇,演出、音樂設計、音樂總監

1990年:屏風表演班《從此以後,我們不再去你那家coffee shop》
1998年:綠光劇團《台北秀秀秀》
2001~2025年:綠光劇團《人間條件》系列
2003~2018年:春禾劇團《愛情哇沙米》、《愛情有什麼道理》
2005年:果陀劇場《我的大老婆》
2015~2022年:全民大劇團《同學會!同鞋》音樂劇
2017年:安徒生和莫札特的創意(AM創意)《我的媽媽是Eny?》
2020年:安徒生和莫札特的創意(AM創意) 小兒子音樂劇《沙發有黑洞!》

 

黃韻玲精彩職涯可大致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音樂創作與演唱事業的起步(1980年代)

1979年,年僅14歲的黃韻玲參加第三屆金韻獎歌唱比賽,與王文珍、黃珊珊、張瑞薰組成「四小合唱團」,獲得優勝。1986年,她簽約滾石唱片,推出首張個人專輯《憂傷男孩》,展現了她在詞曲創作、編曲、演奏等方面的全方位才華,因而獲得「音樂精靈」的美譽。

第二階段:音樂製作與跨界發展(1990年代至2000年代)

1990年代,黃韻玲將重心轉向音樂製作,為潘越雲、趙傳、周華健、辛曉琪等歌手製作專輯,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此外,她也參與舞台劇的配樂創作,如1990年屏風表演班的《從此以後我們不再去你那家coffee shop》、1998年綠光劇團的《台北秀秀秀》、2012年綠光劇團的《人間條件五》等,展現了她在不同藝術領域的才華。

第三階段:音樂教育與行政領導(2010年代至今)

2007年起,黃韻玲擔任《超級星光大道》評審,以循循善誘的風格深受參賽者信賴,被尊稱為「小玲老師」。2013年,她以單曲〈回味〉獲得第24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2016年以專輯《初熟之物》獲得第7屆金音創作獎最佳創作歌手獎。2019年,她獲得第10屆金音創作獎特別貢獻獎。2020年,黃韻玲被任命為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首任董事長,展開她在音樂行政領域的新篇章。

🏆獲得的獎項

 

年份       名稱                                                     獎項                                     作品                                            
1979年 第3屆金韻獎 優勝 永恆的生命
1993年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 年度十大專輯 《做我的朋友》
1994年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 年度十大專輯 《黃韻玲的黃韻玲》
1995年 第30屆電視金鐘獎 最佳綜藝節目獎 華視《天生贏家》
1996年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 年度十大專輯 《藍色啤酒海-我想要一個小孩》
2005年 第1屆廣播電視小金鐘獎 最佳主持人獎 公共電視《古典魔力客》
2007年 第3屆廣播電視小金鐘獎 最佳主持人獎 公共電視《古典魔力客》
2011年 新城國語力頒獎禮 新城國語力殿堂歌手大獎  
2011年 第2屆華語金曲獎 年度最佳國語專輯 《美好歲月》
2012年 第1屆音樂推動者大獎AMP Awards 先鋒獎  
2013年 第24屆金曲獎流行音樂類 最佳作曲人獎 回味
2015年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 年度十大專輯 《初熟之物》
2016年 第7屆金音創作獎 最佳創作歌手獎 《初熟之物》
2019年 第10屆金音創作獎 特別貢獻獎

 

 

照片:(綠光劇團提供,黃煌智攝影)
引用請註明嚷嚷社 資料來源 1. 2

近期演出

過往演出

劇照

多媒體影音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日本濱松修學舍銅管樂隊

濱松修學舍中學校・高等學校(はままつしゅうがくしゃちゅうがっこう・こうとうがっこう,Hamamatsu Shugakusha Junior High School & High School)是一所位於靜岡縣濱松市中央區向宿二丁目的私立中學及高中,提供中高一貫教育。 社團活動 運動部 高中硬式棒球 初中硬式棒球 桌球(男女) 空手道(男女) 蹦床(男女) 軟式網球(男女) 足球(男子) 田徑(男子) 排球(男子) 籃球(男女) 柔道 文化部 吹奏樂 文化活動(茶道、花道) 舞蹈 書道 文書處理與電腦 自然科學 美術 鄉土藝能(太鼓)

Broken Frames Syndicate

破碎框架協會(Broken Frames Syndicate)是一個由十位獨奏家組成的樂團,總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致力於詮釋當代音樂並拓展現代音樂會的文化。該樂團以其創新專案和對當代音樂頻率產生的獨特影響,在2024年榮獲「恩斯特·馮·西門子音樂基金會」的樂團獎。 破碎框架協會成立於2018年,成員們在國際現代樂團學院(IEMA)共度一年的學習後決定組成這個樂團。這段密集的時光加深了成員間的默契,使他們在舞台上更加自由,並為現代經典與新作帶來嶄新的詮釋。結束學業後,樂團成員投入自由職業舞台,致力於推出具有社會意義的音樂會計劃,與跨領域藝術家合作,並扶持年輕作曲家。 我們積極與年輕作

宜蘭交響樂團

對宜蘭而言,有一個交響樂團是何足的珍貴;「宜蘭交響樂團」以創造優質的音樂及培育在地人才為宏願,用年輕有活力的氣息,突破樂手人力、經費困境的限制,終於在2019年正式成立。

TPSO台北愛樂交響樂團

台北愛樂交響樂團(英語:Taipei Philharmonic Symphony Orchestra,縮寫:TPSO)是台灣交響樂團,開啟「古典音樂流行化」、「流行音樂交響化」最具臺灣新生代代表之交響樂團。 沿革 團長郭有強於2020年創立台北愛樂交響樂團,有感台灣古典樂對大眾門檻較高,希望打造一個多元型態的古典樂團,嘗試讓古典樂流行音樂化,同時也改編流行音樂具有古典特色。 樂團文化 讓古典樂更接近大眾,也與多元的媒介如觀光、電玩、文化結合。樂團創立之初,團長郭有強與演出企劃經理鄧凱鴻決定每一年改編一首歌曲,將古典音樂流行化、流行音樂交響化[1],與在地文化融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