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華

介紹

 

唐文華(1961年—),本名唐慶華臺灣京劇演員,工生行,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一等演員,頭牌老生。著名文學評論家王德威譽之為當代臺灣京劇老生首席名角。曾獲國軍文藝金像獎最佳生角獎、中國文藝獎章、SGI文化賞、全球中華藝術文化薪傳獎、臺北市第15屆文化獎等。

復興劇藝實驗學校「文」字(1973年-1980年)科班出身。從胡少安(師承高慶奎李盛藻)先生學藝。後在中華民國海軍的京劇團海光劇隊服兵役,退伍後留隊工作,1988年轉到復興劇藝實驗學校附設劇團(現在的國立台灣戲曲學院附設京劇團),1993年加入中華民國陸軍的京劇團陸光劇隊。

1994年起,中華民國台灣軍方不再經營戲曲團隊,軍方各劇隊解散後,唐文華加入1995年7月1日成立的中華民國教育部國立國光劇團,被評為一等演員。當時只有高蕙蘭朱陸豪魏海敏三位和他同時被評為一等演員。2000年結婚,妻王耀星工京劇旦行。

精選傳統劇目如《打金磚》《擊鼓罵曹》《瑜亮鬥智》《趙氏孤兒》《瓊林宴》《群借華》《一捧雪》《四進士》《失空斬》《烏盆記》《斬黃袍》《轅門斬子》《天雷報》《雪弟恨》等。

主演國光新編戲《鄭成功與臺灣》、《未央天》《閻羅夢》(首演版、2008年版,金國賢編腔作曲,金樂華編曲配器)《快雪時晴》(李超編腔,鍾耀光編曲配器,簡文彬指揮國家交響樂團 (台灣))《胡雪巖》《百年戲樓》《水袖與胭脂》《康熙與鰲拜》《十八羅漢圖》《關公在劇場》《孝莊與多爾袞》《定風波》《夢紅樓.乾隆與和珅》等。

經歷

最膾炙人口的劇目有《打金磚》、《擊鼓罵曹》、《瑜亮鬥智》、《趙氏孤兒》等;國光三部曲之一的《鄭成功與台灣》,經由傳統老戲《九更天》新編改寫成的《未央天》;2004年新編京劇《閻羅夢》赴上海國際藝術節及北京演出,2006年演出了「禁戲匯演」劇目《斬經堂》、《關公升天》、《讓徐州》三齣戲。[1]

2006年演出的《伐東吳》,一人扮演了四個角色,《黃忠帶劍》,演黃忠;《活捉潘璋》演關公;《劉備哭靈》演劉備;最後《趙雲救駕》扮演趙雲。[2]

2016年淡水雲門劇場與2017年的台灣戲曲中心,由唐文華主演新編劇目《關公在劇場》,是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編劇,與香港進念二十面體藝術總監胡恩威共同合作,整齣戲不僅「戲中有祭、祭中有戲」,更有「戲即是祭」,劇場演出前的向「關老爺」祈求平安順利。[3]

2018年演出《定風波》的人物蘇東坡,是國光劇團和趨勢教育基金會合作的「文學劇場」首部曲,開啟了融貫京崑曲調,以古典詩詞入戲的新貌。


重要年表如下:

1998年於新編大戲《大將春秋》飾演蕭何。

1999年主演國光臺灣三部曲之一的《鄭成功與台灣》。

2001年主演由傳統老戲《九更天》新編改寫成的《未央天》。

2002年主演國光新編大戲《天地一秀才─閻羅夢》,獲電視金鐘獎傳統戲劇節目獎、及入選第一屆台新藝術獎十大表演節目。

2003年主演《伐東吳》,「一趕四」《黃忠帶劍》飾黃忠;《活捉潘璋》飾關公;《劉備哭靈》飾劉備;《趙雲救駕》飾趙雲。

2004年國光年度公演《李世民與魏徵》飾演魏徵。隨國光劇團赴上海「國際藝術節」、「北京長安大戲院」演出《天地一秀才─閻羅夢》。

2006年主演國光「禁戲匯演」《斬經堂》、《關公升天》、《讓徐州》。主演新編京劇《胡雪巖》。

2007年主演國光新編京劇《快雪時晴》。

2010年主演國光《一捧雪》,一人分飾莫成、陸炳與莫懷古等三角。

2011年10月,主演國光「唐文華五十專場」,演出《群借華》(一趕三:前飾魯肅、中飾諸葛亮、後飾關羽),《未央天》(馬派、麒派名劇,係胡少安先生傳授之壓箱戲之一)。

2013年主演國光《雷劈張繼保》。

2014年主演國光《四進士》。新編京劇《康熙與鰲拜》主演鰲拜。

2015年主演國光新編京劇《十八羅漢圖》。

2016年主演國光新編京劇《關公在劇場》。由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編劇,與香港進念二十面體藝術總監胡恩威共同合作。新編京劇《孝莊與多爾袞》主演多爾袞。

2017年主演《定風波》蘇東坡,是國光劇團和趨勢教育基金會合作的「文學劇場」首部曲,開啟了融貫京崑曲調,以古典詩詞入戲的新貌。

2019年主演國光「清宮三部曲」第三部《夢紅樓‧乾隆與和珅》飾乾隆。串聯乾隆盛世與《紅樓夢》故事。

2020年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為其出版《一生千面--唐文華與國光劇藝新美學》專書,陳淑英執筆,深入介紹其《未央天》《閻羅夢》《康熙與鰲拜》《關公在劇場》《孝莊與多爾袞》《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六齣經典代表作。

2021年再次主演《伐東吳》,「一趕四」分飾黃忠、關公、劉備、趙雲。

2022年再次主演《群借華》,「一趕三」前飾魯肅、中飾諸葛亮、後飾關羽。

2022年更跨界主演唐美雲歌仔戲團《冥遊記.帝王之宴》。

傳統劇目

新編京劇

獲獎

參考來源

  1. ^ 1.0 1.1 1.2 1.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唐文華. [2019-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6). 
  2. ^ https://www.hk01.com/%E8%97%9D%E6%96%87/112504/%E6%9C%89%E7%89%87-%E4%B8%80%E5%80%8B%E6%96%B0%E6%B4%BE%E4%BA%AC%E5%8A%87%E6%BC%94%E5%93%A1%E7%9A%84%E8%87%AA%E6%88%91%E4%BF%AE%E9%A4%8A-%E5%94%90%E6%96%87%E8%8F%AF%E5%A6%82%E4%BD%95%E6%BC%94%E6%B4%BB%E7%8F%BE%E4%BB%A3%E9%97%9C%E5%85%A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一個新派京劇演員的自我修養 唐文華如何演活現代關公
  3. ^ 祝芸琪. 從實驗到試煉《關公在劇場》.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 2017-12-31 [2019-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4) (中文). 2016年淡水雲門劇場 

外部連結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唐文華&oldid=82376028
 
照片_國家兩廳院提供_攝影:Gelée Lai
 

過往演出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柏格曼劇團(FC Bergman)

自2007年起創作國際的劇場與歌劇作品,總部位於比利時安特衛普。 柏格曼劇團成員史蒂夫.艾爾茨Stef Aerts、喬埃.阿格曼斯Joé Agemans、托馬斯.維斯特拉騰Thomas Verstraeten、瑪麗.芬克Marie Vinck 與德里斯.德.溫Dries De Win 、  約納斯.維米倫Jonas Vermeulen共同創作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

「走出了劇場,長大之後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不要對社會冷漠、不要對世界轉身,把能分享的給有需要的人事物,改變就會從你身上發生。」—余浩瑋 「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與光明,「藝」術能啟發自我成為完整的人,「盟」有跨域連結、攜手努力的意涵。青藝盟選擇以劇場為媒介,啟發創造力、思考力,透過戲劇教育的真實體驗發揮藝術的魔力,啟蒙青少年自我發展,創造臺灣永續的未來。 創辦人余浩瑋於2000年踏入劇場領域,2006年創立「青藝盟(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接手辦理「花樣戲劇節」至今已屆24年,花樣最重要的意義不只是孕育人才而是陪著青少年找到自己,並理解自己、別人與社會之間的角色關係,繼而能夠擁有信念

拾陸製作

臺灣當代魔術劇場團隊,擅長以魔術作為藝術創作手法,將神奇槓桿出另一層的美好。 2020年由魔術師與劇場創作者林陸傑於宜蘭立案,為臺灣唯一將魔術作為敘事載體,並成為劇場創作主軸的團體。近年作品專注於生命的自我認同,以真實事件解構重組,時常出現幻象和敘事並行,找尋魔術與日常生活中的情誼共感。除了神奇有趣,魔術也可以表現孤獨嗎?那魔術可不可以講述死亡?魔術的本質是神奇,然而這份魔幻卻極少被魔術師拿來使用描述人們所生活的世界,傳達除了驚喜之外的意義表達。 藝術總監林陸傑近年之魔術劇場作品,屢獲國家兩廳院、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國泰慈善基金會、玉山銀行文教基金會、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台灣大學等機構

壹零玖伍移民工文化協會

📣嚷編:壹零玖伍移民工文化協會(1095 Migrant Workers Cultural Association) 壹零玖伍移民工文化協會是一個全國性的非營利組織,正式成立於2022年6月,前身為「1095文史工作室」,累積了七年的移民工服務實務經驗。    使命與願景: 協會致力於搭建東南亞與台灣文化的橋樑,透過教育與文化學習,提升台灣人民對移民工議題的認識,並培力東南亞移民工的權益覺察與自主發聲,促進其在台人權。    主要服務: •東南亞沉浸式互動: 透過闖關遊戲或情境劇場,讓參與者體驗移工的工作歷程,增進理解與共鳴。 •移民工議題探索

曉劇場

曉劇場成立於2006年,現駐地萬華糖廍文化園區營運「萬座曉劇場」。創作涵括如《燕子》、《她獲得約翰的吻並成為胡立德的女人&一個妓女的房間》、《穢土天堂三部曲》、《焦土》等「社會議題」面向作品:改編張曼娟、黃春明、三島由紀夫、宮部美幸等文學大家的文學改編系列;及《夏日微涼夜話》鬼故事系列作品。同時以萬華在地為基地,開設社區戲劇班並發表《水獺計畫》系列作品,並和南海發展中心以共融劇場為目標進行身心障礙者戲劇課程。曾參與上海國際當代戲劇節、曼谷國際劇場藝術節、日本東京藝術節、臺北藝術節、亞洲表演藝術節、東京藝術節、韓國東亞人民劇場藝術節與愛丁堡藝穗節演出。

C MUSICAL

Care.Cure.Comfort 讓音樂劇成為一種日常,用音樂劇去照顧、療癒、撫慰現代生活裡的忙碌、疲憊與孤獨。 C MUSICAL製作,以製作與創作中文音樂劇為發展核心。推出作品包含: #不讀書俱樂部 #焢肉遇見你 #最美的一天 #傾城記 #我的上海天菜 #徽因 #小王子 #LetMeFly   共同創辦人  張芯慈Hsin-Tzu, Chang 台北人,音樂班、音樂系,背著15公斤的低音提琴走過了十來年的求學生涯,經過幾次人生跑道轉換,最終在音樂劇的世界裡找到了歸屬;希望能做出令觀眾想一看再看的音樂劇。是個韓國通。 李品濤 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