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家芭蕾舞團(English National Ballet)

介紹

📣嚷編:英國國家芭蕾舞團(English National Ballet)是一個1950年創立的古典芭蕾舞團, 總部位於英國倫敦。與皇家芭蕾舞團(The Royal Ballet)、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團(Birmingham Royal Ballet)、北方芭蕾舞團(Northern Ballet)及蘇格蘭芭蕾舞團(Scottish Ballet)並列為英國五大主要芭蕾舞團之一。

英國國家芭蕾舞團是歐洲最重要的巡演芭蕾舞團之一,不僅在英國各地劇院演出,還參與國際巡演及特別活動演出。該舞團約有67名舞者及一個交響樂團(英國國家芭蕾交響樂團,English National Ballet Philharmonic)。

1984年,創立英國國家芭蕾學校(English National Ballet School)。該學校獨立於舞團運作,但與舞團共同入駐新建築內。

英國國家芭蕾舞團定期在倫敦London Coliseum劇院按季演出,並以在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Royal Albert Hall)的特別演出而聞名。2014年,英國國家芭蕾舞團成為薩德勒之井劇院(Sadler's Wells)的聯合合作舞團(Associate Company)。

 

English National Ballet is a classical ballet company founded by Dame Alicia Markova and Sir Anton Dolin as London Festival Ballet and based in London, England. Along with The Royal Ballet, Birmingham Royal Ballet, Northern Ballet and Scottish Ballet, it is one of the five major ballet companies in Great Britain. English National Ballet is one of the foremost touring companies in Europe, performing in theatres throughout the UK as well as conducting international tours and performing at special events. The Company employs approximately 67 dancers and a symphony orchestra, (English National Ballet Philharmonic). In 1984 Peter Schaufuss became director and changed the name to English National Ballet and founded the school English National Ballet School, which is independent from the ballet company but joining the company premises in the new building. The Company regularly performs seasons at the London Coliseum and has been noted for specially staged performances at the Royal Albert Hall. In 2014 English National Ballet became an Associate Company of Sadler's Wells.

 

ref: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nglish_National_Ballet, https://www.ballet.org.uk/
譯文: 嚷嚷社編輯部
📣引用請註明:嚷嚷社

 

近期演出

過往演出

劇照

多媒體影音

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碧娜.鮑許烏帕塔舞蹈劇場(Tanztheater Wuppertal Pina Bausch)

碧娜・鮑許(Pina Bausch)於1940年出生於 德國索林根Solingen ,2009年逝世於 烏帕塔Wuppertal。她在 埃森 Essen 的 福克旺學校 Folkwang School 接受 Kurt Jooss 的舞蹈訓練,並達到了卓越的技術水準。不久之後,烏帕塔劇院的總監 Arno Wüstenhöfer 聘請她擔任編舞,從1973年秋季開始,她將舞團更名為 烏帕塔舞蹈劇場 Tanztheater Wuppertal。雖然初期頗具爭議,但該舞團逐漸獲得國際認可。她將詩意與日常元素相結合,深刻影響了國際舞蹈的發展。碧娜・鮑許曾獲得世界各地極具聲望的獎項與榮譽,也曾多次來台演出

両両製造聚團

吳維緯、左涵潔,兩個什麼都做的劇場雜工,在劇場一直以不同職稱交叉合作,他們是舞者是舞監是執行製作是演員是設計,這一切,就為了多在劇場待一秒鐘。這一次,希望這一秒鐘能留下更多,於是兩個人在2014成立了両両製造聚團,讓喜歡劇場的兩人可以把對劇場的愛更加超展開,以更多面向與可能性的創作走進劇場,期待劇場作為對生活、社會與人對話的有機體。

翃舞製作 Hung Dance

  翃舞製作,為臺灣當代舞團。成立於2017 年 5 月 5 日,由編舞家賴翃中擔任藝術總監。以『翃』字作為團名,翱翔之意。舞團以年度製作、國際共製計畫、國際巡演三個主軸為發展方向,國內外巡演至今已逾200場次。並舉辦「漂鳥舞蹈平臺」積極鼓勵青年編舞家創作及媒合國際資源。 作品以藝術總監賴翃中為核心,舞作回應人心、土地、世界、與當下;將內在情緒與外在身體狀態導入舞蹈肢體中,關懷人群及自然間的細微關係,並延伸太極元素融合當代思維,耕耘翃舞的舞蹈語彙並發展自身的舞蹈訓練系統。 短篇作品《羽人》(Birdy)投件至國際編舞大賽及藝術節,獲得13座國際獎項,足跡遍佈歐、亞、美、非洲;

聚合舞 Polymer DMT

舞團介紹 聚合舞Polymer DMT是一個同時駐點在德國與臺灣的跨域創作團隊。由初期以肢體創作為主的舞蹈劇場作品,到近年來聚焦在類紀錄式的舞台創作、限地創作,結合影像與多媒體,同時也觸及兒童與青少年觀眾群。長年來經營與世界各地的藝術機構進行國際交流或長期合作。以應用劇場創作做為溝通的途徑,立足於亞洲和歐洲之間的深度轉譯與交換,聚焦在來自不同文化和不同背景的人們,如何建構共同的生活,創作多以社會議題出發,尤其是在跨文化命題下的身份探索。 近期作品 2023 身份系列三部曲《我的名字,Kim》 2021 因果之舞藝術節《Nano Giants 奈米巨人》 2021 身份系列

安娜琪舞蹈劇場

成立於 2010 年,舞團名稱來自英文「Anarchy」的音譯。以當代舞蹈為主要創作形式,藉純舞蹈創作思考人與人的關係連結,亦結合科技創作深探人與科技的進退哲思。舞團以肢體的覺察為基礎,嘗試突破劇場形式,探索時間、空間、物體,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作品形式涵蓋劇場、舞蹈科技與裝置作品,近年屢獲國際各大舞蹈節、藝術節邀演。2016年獲德國舞蹈年鑑Tanz選為年度舞團之一;2019年作品《永恆的直線》獲第十八屆台新藝術獎年度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