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 | 2024.11.27

新聞來源 | TPAC北藝中心

構築物質的小宇宙:《保麗龍》

作者: 撰文|余岱融 攝影| Milan Szypura
分享

繼去年來台的《紙Pli》,今年我們將有機會一睹安德里亞.薩魯斯特里(Andrea Salustri)的《保麗龍》(Materia):另一個同樣聚焦使用非典型材質來做馬戲,但更為極致的作品。

來自義大利的薩魯斯特里,大學唸哲學,擅長接觸式雜耍和火舞,還自學鋼琴,畢業後到柏林進修舞蹈與編舞。《保麗龍》的作品原文Materia就是義大利文「材料」和「物質」的意思,也點出了這個作品和《紙Pli》同中有異的地方。後者用紙來表演高空馬戲,也讓紙回歸自身,並兼談皺摺作為痕跡所隱喻的時間。在《保麗龍》中,雖然保麗龍也是台上的主角,但比起《紙Pli》,創作者將自己擺得更後面。雖然幾乎看不到可以辨識的馬戲技巧,但演出卻深具馬戲、甚至有點魔術的味道。

另一方面,這個作品透過探索保麗龍的特性──體積大而輕盈、可切割或裂解為各種形狀與型態──在構築一個個能自我運作的保麗龍小宇宙中,反而超越了材料本身。它讓馬戲不再是一種戀物癖,而是對「物質」的存有,進行更純粹、充滿哲學性的探索。因此,我們可以說這是一個用馬戲視角切入、關於保麗龍,卻不只是保麗龍的作品。

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是在這麼抽象的概念下,薩魯斯特里沒有忘記劇場是個美的場所。這也是為何《保麗龍》如此迷人且有說服力,因為它展現了劇場是「感」與「知」不相互排除、美學與思辯結伴同行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