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 | 2025.04.07

新聞來源 | 銳傳媒

「台灣自己館」由文學大老張良澤、鄭邦鎮率團抵達東京

作者: 編輯中心
分享

「台灣自己館」由文學大老張良澤、鄭邦鎮率團抵達東京 

由「台灣文學國家園區」發起的「大阪世博,台灣自己館」,4月份將陸續在日本展開為期半年的台灣自己館計畫,首發團於4月5日抵達日本,由張良澤、鄭邦金月率團,將走訪戰後海外台灣人愛鄉運動的路徑,以及台灣文學研究在日本的生根的歷程,首發團14人,包括5位30歲以下的新世代,以及攝影紀錄團隊,4月份後續有不同梯隊團員加入,將展開為期17天的「台灣自己館」日本串連行動,以及第一座「台灣自己館」的搭建工程和展覽。

首發團有來自美國的北美青年後援會成員,以及台灣文學新生代,大家從各地出發在東京集合,首站抵達筑波大學,此地是張良澤1978年流亡落腳之地,也是在中華民國統治下被壓迫的台灣文學,在日本重新出發的重要據點,張良澤特別帶來剛出版的《九十他述》第三輯,要送給昔日在日本為台灣共同努力的同志,為一生「追尋台灣夢」留下紀錄。

1970年張良澤畢業於關西大學,師事魯迅的日本弟子「增田涉」,受到魯迅《世界弱小民族小說選》的影響,張良澤從中國文學的幻夢中覺醒,立志為台灣文學奉獻生命,1970年見識過日本舉辦亞洲第一次世界博覽會,張良澤仍毅然返回戒嚴時期的台灣,因研究台灣文學受到中國國民黨政府的壓迫而流亡日本,如今台灣文學已不再是禁忌,台灣文學的成就也屢獲世界肯定,時隔55年大阪再次舉辦世界博覽會,「台灣自己館」做為推動「台灣文學國家園區」的歷史機緣,藉此希望能讓台灣文化受到更多的關注與討論。

「台灣自己館」預計以募捐方式建立自己的展館,號召一人一柱,全民骨氣,一個多月的時間,已有132支完成認捐,鄭邦鎮表示:台灣自己館的計畫是一個號召台灣人共同參與的平台,沒有150支我們出不去,沒有500支我們也回不來,我們相信的仍是「勇者腳下都是路。」

對於「台灣自己館」這個極富創意,也充滿挑戰的任務,鄭邦鎮說:「上帝只給一個字,其餘都是你的事。上帝既不會給我們更多,也不限制我們的拓荒和延展。我們既然聽到不一樣的鼓聲,踏出不一樣的步伐。特別令人振奮的是,有許多不同領域的台灣人響應這件事,更有新世代優秀的青年願意為了追尋台灣夢而志願投入。」

今天(4/5日),「台灣自己館」官方網站已完成建置正式公開,相關工作進度及帳務徵信可以上網查訊:https://taiwanself2300.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