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維緯

  • 電話 0909128687

介紹

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畢業,現為藝起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雲劇場台灣主理。

目前同時從事劇場編導、舞監、演員、劇場設計、策展等工作,關心台灣表演藝術地方發展及藝術節策劃,以開創式的微型藝術節架設年輕藝術家的展演平台並創造青年城市交流。

2014於高雄策劃之「不貧窮藝術節」與多城合作,並獲得2018澳洲阿德雷德藝節“Fringe Award”獎項,2019並認證為產業會員進入愛丁堡藝穗節做亞洲藝術節發表藝術節分享,2023以產業會員於愛丁堡藝穗節講座分享,2020為澳洲珀斯藝穗節唯一亞洲產業會員入選,2021跨足日本糸島國際藝術祭,合作並串接地區性藝術交流。2020年起因疫情影響,與馬來西亞Cloudjoi共同合作設計線上劇場,成為首座台灣的一站式購票線上劇場,並策劃線上藝術節。2024入選為國際組織MCH(Mekong Cultural Hub)駐村藝術家。

除國際策展外,近年國際參演有法國亞維儂外圍藝術節台灣館演出、法國想像藝術節、法國昂熱世界舞蹈高峰會、北京青年戲劇節、上海國際藝術節、亞洲城市青年戲劇節、韓國大邱國際音樂劇節等。

於沈浸式展演上,與大魯閣合作有雷射槍戰互動演出《星際覺醒Star awake》編導;獲選衛武營藝術中心「高雄雄厲害」戶外沈浸式互動演出《迷走旅行團》編導;高雄史博館沈浸式VR演出《夢遊烏托邦》場景設計及舞監;2022TIFA、上海大劇院 英國惡童劇團《福爾摩斯辦案:國會殺人事件》(線上沈浸式互動)巡演舞台總監。

2014以阿卡貝拉音樂劇《Miss Taiwan2014》編導入選上海國際藝術節;音樂劇《南飄》編劇、藝術總監作品獲選 2015台南藝術節;2017以影集式音樂劇《紐約台客》編導入選韓國大邱國際音樂劇節官方節目;2018韓國親子音樂劇《Musical Taru恐龍復活了》擔任亞洲中文版導演;2019擔任《第二屆華語戲劇盛典頒獎典禮》舞台總監暨秀導;2019編導兒童音樂劇《大自然演奏家》創造現場最多觀眾音管演奏之金氏世界紀錄,2018新古典室內樂團合作之《逐詩.築詩》編導作品於台北國家劇院演出,2019獲選為衛武營藝術中心週年強檔節目,2020編導之《給NK的十行詩》獲世界劇場設計展入圍。2021 Taiwan now 台日合制・新創歌仔戲《阿婆蘭Aphrodite》擔任製作舞監。

2022編導改自鄧惠文醫師同名著作IP《婚內失戀》於台北誠品信義獲得極佳回響,2023長銷加演旋即售罄,並同步將此劇進入上海市場,同步售罄並獲好評,2023編導世界客家博覽會定目劇《行過乙未》獲美國繆思設計大獎MUSE Design Awards 設計獎金獎及倫敦設計大賞金獎,同時擔任百老匯首次授權中文音樂劇《綠野仙蹤》導演。

近期演出

過往演出

劇照

多媒體影音

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

「走出了劇場,長大之後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不要對社會冷漠、不要對世界轉身,把能分享的給有需要的人事物,改變就會從你身上發生。」—余浩瑋 「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與光明,「藝」術能啟發自我成為完整的人,「盟」有跨域連結、攜手努力的意涵。青藝盟選擇以劇場為媒介,啟發創造力、思考力,透過戲劇教育的真實體驗發揮藝術的魔力,啟蒙青少年自我發展,創造臺灣永續的未來。 創辦人余浩瑋於2000年踏入劇場領域,2006年創立「青藝盟(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接手辦理「花樣戲劇節」至今已屆24年,花樣最重要的意義不只是孕育人才而是陪著青少年找到自己,並理解自己、別人與社會之間的角色關係,繼而能夠擁有信念

EX-亞洲劇團

客家籍資深劇場人林浿安與印度籍新住民藝術家江譚佳彥於2006在苗栗跨國成立。2009年起迄今連續15年獲選Taiwan Top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原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致力於跨文化劇場創作,以風格化肢體表演、意象化視覺呈現,探索與發展當代亞洲劇場新美學。秉持「實驗」與「傳承」精神,積極透過創作落實當代劇場價值,推動藝術教育養成與播種。近年多齣製作紛紛入圍重要獎項、受邀至國際藝術節,為台灣備受矚目、風格獨具的跨文化劇團。

秘魯廣場劇團

📣嚷編:廣場劇團(Teatro La Plaza)團隊 是一個劇場創作空間,透過研究與詮釋現實,建立批判性觀點,並與社群對話。名稱 La Plaza(廣場)靈感來自一個願景——希望成為一個讓所有人自由聚集的地方,像一面鏡子般映照出人類的種種事件與經歷。 我們的使命 自 2003 年創立以來,我們致力於與社群建立連結,透過精選並製作具挑戰性、發人深省且令人驚艷的作品,激發觀眾思考。無論是新創劇本,或是經典作品的當代詮釋,我們的目標是提出關鍵問題,幫助理解我們的現實世界、動盪時代,以及人性的複雜性。 展望未來,我們的節目規劃將持續聚焦於當代議題,回應社會關切與情感需求。我們透過戲劇

IATC TW 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

國際劇評人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re Critics, IATC)於1954年成立,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轄下B級組職,以集合全球劇場工作者與評論人、書寫者,進行劇場書寫與研究的文化交流為宗旨,每兩年舉辦全球年會。「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IATC TW)於2006年8月立案,設立宗旨為致力於提升國內劇場評論之專業精神、促進國內外劇場評論之交流、提高劇場藝術之生態發展與品質,積極建立評論書寫的發表介面及與世界接軌的協作平台。2017年選舉第二屆理監事代表會,重新進行資源整合及組織更新,是一兼容不同領域評論者、不同位置書寫者的文藝團體。  

臺灣崑劇團

關於臺灣崑劇團 【緣起】 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支持下,1991至2000 年,由曾永義教授和洪惟助教授主持的「崑曲傳習計畫」,廣泛邀集中國大陸各劇團優秀的崑劇演員及教師來台教授崑曲,多年來培訓出一批專業表演者。 【創團】 為了延續此計畫的成果,2000年在洪惟助教授的帶領下,以參與該計畫的成員為基礎,組成了台灣第一個專業崑劇表演團體「臺灣崑劇團」。持續聘請中國大陸名師來台教學, 並吸收年輕演員入團學習,現有演員三十餘人,並有專業水準的伴奏樂隊。 【發展】 臺灣崑劇團行當齊全,能演劇目相當多元。這批由大陸眾多崑劇名師指導訓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