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屏瑤

介紹

美女作家

作品|《向光植物》《無眠》《臺北家族,違章女生》《死亡是一個小會客室》

Podcast|違章女生lalaLand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LmzWKx
Spotify: https://reurl.cc/M0xOKn

 

李屏瑤(1984年-),新北蘆洲人,小說家,劇作家,採訪者。

畢業於中山女高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以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本藝術創作研究所。[1]

2016年出版首部小說《向光植物》,因有感於同志在成長過程中總會歷經自我認同的掙扎與迷惘,期待透過提供一個不那麼悲傷的文本,幫助同志在建立自我認同的過程能夠順暢一點。[2]2017年出版劇本《無眠》。2018年以《同志百工圖》入圍台北文學年金。2019年出版散文集《台北家族,違章女生》。[3]劇本《無眠》入選牯嶺街小劇場2015年為你朗讀新銳劇本。[1]2020年起主持podcast《違章女生lalaLand》。[4] 2023-2024年擔任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駐館藝術家。[5]

 

著作

小說

[日譯版]李琴峰/譯,《向日性植物》(東京:光文社,2022)

[再版]《向光植物》(台北:時報出版,2022)

戲劇

散文

廣播節目

參考資料

  1. ^ 1.0 1.1 專訪》「你相信我吧,雖然我跟你一樣害怕。」——鄭宜農幫李屏瑤進行變臉手術(咦). [2019-09-07]. 

  2. ^ 李屏瑤╳向光植物:我們該如何長大?. [2019-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3. ^ 【李屏瑤專欄|台北家族,違章女生】03_我的歡王時代. [2019-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9). 

  4. ^ 違章女生lalaLand. [2020-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7). 

  5. ^ 國家兩廳院 NTCH. npac-ntch.org. [2023-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31)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李屏瑤&oldid=80726827

過往演出

劇照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IATC TW 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

國際劇評人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re Critics, IATC)於1954年成立,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轄下B級組職,以集合全球劇場工作者與評論人、書寫者,進行劇場書寫與研究的文化交流為宗旨,每兩年舉辦全球年會。「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IATC TW)於2006年8月立案,設立宗旨為致力於提升國內劇場評論之專業精神、促進國內外劇場評論之交流、提高劇場藝術之生態發展與品質,積極建立評論書寫的發表介面及與世界接軌的協作平台。2017年選舉第二屆理監事代表會,重新進行資源整合及組織更新,是一兼容不同領域評論者、不同位置書寫者的文藝團體。  

七転演劇部

七転演劇部由劇場工作者林靖雁創立,並由其擔任部長,自2017年開始推出作品,並於2024年8月正式登記立案。劇團目前的創作聚焦於兩大主軸:「七罪系列」與「單人表演系列」。 「七罪系列」旨在以嶄新的敘事手法重新詮釋「七宗罪」的概念,探討社會少數族群在生存中所面臨的複雜困境,打破傳統二元對立的觀念。在製作層面上,劇團積極與台灣新生代文本創作者合作,目前已經完成了由林靖雁所著的《容我羞恥於美好與芬芳》(代表色慾)以及鄭智源創作的《我總是羨慕有魔法的人》(代表忌妒)。接下來,劇團將演出代表暴食與懶惰的命題式文本。 「單人表演系列」則更為個人化,聚焦於林靖雁的個人生命歷程,藉由他的故事反映出

C MUSICAL

Care.Cure.Comfort 讓音樂劇成為一種日常,用音樂劇去照顧、療癒、撫慰現代生活裡的忙碌、疲憊與孤獨。 C MUSICAL製作,以製作與創作中文音樂劇為發展核心。推出作品包含: #不讀書俱樂部 #焢肉遇見你 #最美的一天 #傾城記 #我的上海天菜 #徽因 #小王子 #LetMeFly   共同創辦人  張芯慈Hsin-Tzu, Chang 台北人,音樂班、音樂系,背著15公斤的低音提琴走過了十來年的求學生涯,經過幾次人生跑道轉換,最終在音樂劇的世界裡找到了歸屬;希望能做出令觀眾想一看再看的音樂劇。是個韓國通。 李品濤 Pin

拾陸製作

臺灣當代魔術劇場團隊,擅長以魔術作為藝術創作手法,將神奇槓桿出另一層的美好。 2020年由魔術師與劇場創作者林陸傑於宜蘭立案,為臺灣唯一將魔術作為敘事載體,並成為劇場創作主軸的團體。近年作品專注於生命的自我認同,以真實事件解構重組,時常出現幻象和敘事並行,找尋魔術與日常生活中的情誼共感。除了神奇有趣,魔術也可以表現孤獨嗎?那魔術可不可以講述死亡?魔術的本質是神奇,然而這份魔幻卻極少被魔術師拿來使用描述人們所生活的世界,傳達除了驚喜之外的意義表達。 藝術總監林陸傑近年之魔術劇場作品,屢獲國家兩廳院、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國泰基金會、玉山銀行、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台灣大學等機構支持。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