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葦

介紹

李玲葦,台灣演員,近期演出音樂劇C MUSICAL 韓國授權音樂劇《Let Me Fly》。2025年即將演出【2025衛武營小時光】C MUSICAL《陪伴.有真與有真》音樂劇讀演會。演出跨足劇場、電影、電視。

獲獎記錄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角色
2021 第十六屆大阪亞洲電影節 藥師真珠獎[29] 生而為人 楊世南/詩蘭

在影集《返校》中有精彩演技表現的李玲葦,2020年參演美籍華人導演倪曜執導的《生而為人》,日前入選第16回大阪亞洲電影節(大阪アジアン映畫祭),14日傳來捷報,李玲葦獲選「藥師真珠賞」肯定她演出片中變性人角色的優秀表現。

 

工作邀約:

[email protected]

 

早年經曆

李玲葦出生於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家中有兩個哥哥,她是家中么女,很愛跟家人撒嬌。國中畢業後進入知名藝術高中華岡藝校就讀,慢慢堅定以後要當演員這件事高中畢業後考上中國文化大學國劇系導演組,舞臺劇出身的她,在大學三、四年級開始跨足影視作品的演出。

 

演藝經曆

2019年12月,首次出演短片《家族無共識》,飾演大學生欣樺。縱使她一再掛記友人安危與國家命運,也不能逃避應付親戚們的明槍暗箭、爭權奪利。憑藉此片正式進入影視表演領域。

2020年12月5日,出演首部由同名遊戲改編的劇集《返校》上線,飾演陰鬱的高中生劉芸香 。科班出身的演員李玲葦從海選起,就堅信自己要挑戰學妹劉芸香這個角色,依著劇情大綱和企劃書推估角色帶給她的想像,並試著以過去在舞臺劇中操偶的經驗,做了一段偶戲表演,奪下導演的目光[。雖然擁有豐富的舞臺劇經驗,李玲葦卻是首次演出電視劇,她透露在影集後半部分學妹會有許多轉折,為了讓情緒有更富層次的演技,李玲葦將200多頁的劇本寫了滿滿的提示,每句臺詞都做滿筆記,日夜都在研究劇本。

2021年12月3日,李玲葦主演首部劇情電影《生而為人》上映。新銳導演倪曜執導《生而為人》探討雙性人權議題,以《返校》劇集一鳴驚人的李玲葦,在片中以雙重性別扮相出演,從男性被迫「轉性」成為女孩,雌雄難辨的精湛演技令人印象深刻 。同月,出演的公視人生劇展《姐妹》上線播出,在其中飾演獨生女玉婷,高二那年發現自己有一個越南表妹玉蘭,隨著新妹妹的加入,讓原本的生活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

2023年10月27日,出演由蘇奕瑄導演執導的同性劇情電影《青春並不溫柔》上映,飾演溫柔堅定、敢於反抗強權、追求創作自由的美術系大學生季微。10月,出演的臺法合拍劇情短片《長夜》在高雄電影節上映。12月,出演的公視人生劇展《同名同姓》上線播出,飾演化妝師陳艾綠。 2024年4月30日,與胡宇威共同主演的公視療愈短劇《就算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的吃飯》上線公視+播出,飾演患有社恐、喜歡獨處的職場新人艾蜜莉。

 

個人生活

不僅在鏡頭演出有優秀的表演,李玲葦更是一位能唱、能跳的劇場演員。曾參演多部音樂劇包含C MUSICAL《我的上海天菜》、森焱堂×幾米《忘記親一下》、《關於那些愛情場景》、《分手快樂》、《喬治・瑪莉》等。喜歡音樂的李玲葦不只鍾愛老歌手,陳綺貞、魏如萱的作品也是啟蒙她自彈自唱的偶像,在拍完《返校》後,她養了三隻金魚,全都取名「樂樂」,只要拍戲有空檔,她就會彈唱給金魚聽。擁有飲料調製丙級證照,考證過程中,她學了包含意式咖啡、冰沙、茶類、果汁等90道飲品。

 

參演作品

長篇電影

 
上映日期 片名 角色 導演
2021-12-3 生而為人 楊世南/詩蘭 倪曜
2023-10-27 青春並不溫柔 梁季微 蘇奕瑄

 

短篇電影

 
上映日期 片名 角色 導演
2023-10-7 長夜(高雄電影節) 品吟 梁閎凱

 

 

電視電影

 
首播日期 片名 角色 導演 播出平台
2019-12-22 家族無共識 王欣樺 蘇奕瑄 公視台語台
2021-12-12 姐妹 陳玉婷 劉芸后 公共電視
2023-11-19 同名同姓 陳艾綠 陳永錤 公共電視

 

長篇劇集

 
首播日期 片名 角色 導演 播出平台
2020-12-5 返校 劉芸香 蘇奕瑄、莊翔安、劉易 公共電視Netflix

 

迷你劇集

 
首播日期 片名 角色 導演 播出平台
2024-4-30 就算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的吃飯 艾蜜莉 鄭志良、查迪奇 公視+

 

MV

 
首播日期 歌曲名稱 演唱者 導演
2019-2-12 親愛的你 文慧如 蘇奕瑄
2020-11-23 暫時的記號 林俊傑 余靜萍
2023-10-23 在雨中跳舞-Dancing in the rain 李玲葦 蘇奕瑄

 

配音作品

 
上映日期 片名 角色 導演
2023-12-6 旺卡 小麵 保羅金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李玲葦&oldid=83179451

 


 

過往演出

多媒體影音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飛人集社劇團

飛人集社劇團成立於2004年5月,團長為石佩玉。「飛人」取其諧音「非人」,同時意指在劇場行走各處、自由飛行的藝術創作者集合之所。製作規格定位為「以多元複合的精神製作/創作小規模、並挑戰傳統觀賞距離的表演藝術作品」。 飛人將偶的定義放到最大,希望能透過「操作」「運用」讓「沒有生命的物件(包括戲偶)」可以傳遞戲劇情感,以小寓大,以實踐「無物不成偶」之境界。 劇團草創初期以「偶」為主要創作元素,著重「人偶同台」的表演形式與「寫實空間」的運用。作品多探討女性成長過程並以成人為主要觀眾對象。該時期作品曾多次獲台新藝術獎提名。 2010年至2016年,劇團轉型進入第二階段「國內外品牌

C MUSICAL

Care.Cure.Comfort 讓音樂劇成為一種日常,用音樂劇去照顧、療癒、撫慰現代生活裡的忙碌、疲憊與孤獨。 C MUSICAL製作,以製作與創作中文音樂劇為發展核心。推出作品包含: #不讀書俱樂部 #焢肉遇見你 #最美的一天 #傾城記 #我的上海天菜 #徽因 #小王子 #LetMeFly   共同創辦人  張芯慈Hsin-Tzu, Chang 台北人,音樂班、音樂系,背著15公斤的低音提琴走過了十來年的求學生涯,經過幾次人生跑道轉換,最終在音樂劇的世界裡找到了歸屬;希望能做出令觀眾想一看再看的音樂劇。是個韓國通。 李品濤 Pin

狂想劇場

「創作是醒著作夢」,狂想劇場以狂想為名,與社會連結,辯證與反思生活,凝聚臺灣劇場界新的創作力量。 2006 年成立,2009 年登記立案,2011年《賊變》曾入圍第十屆台新藝術獎「十大表演藝術」,劇團成立至今劇作可分為四個系列「當代新劇本」、「跨界實驗」、「文學觸發」、「紀錄劇場」等。 劇團經營以藝術總監導演廖俊凱與製作人曾瑞蘭為核心,邀請編導、設計與藝術行政等人才合作,狂想成立 18年,不斷探索劇場美學與關注社會題材,每年展演穩定,創作力旺盛,近年製作《非常上訴》、《單向封鎖》等劇作,期待提供觀眾深度多元的劇場體驗。 2024年國藝會「Taiwan Top」演藝團隊。

柏格曼劇團(FC Bergman)

自2007年起創作國際的劇場與歌劇作品,總部位於比利時安特衛普。 柏格曼劇團成員史蒂夫.艾爾茨Stef Aerts、喬埃.阿格曼斯Joé Agemans、托馬斯.維斯特拉騰Thomas Verstraeten、瑪麗.芬克Marie Vinck 與德里斯.德.溫Dries De Win 、  約納斯.維米倫Jonas Vermeulen共同創作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

「走出了劇場,長大之後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不要對社會冷漠、不要對世界轉身,把能分享的給有需要的人事物,改變就會從你身上發生。」—余浩瑋 「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與光明,「藝」術能啟發自我成為完整的人,「盟」有跨域連結、攜手努力的意涵。青藝盟選擇以劇場為媒介,啟發創造力、思考力,透過戲劇教育的真實體驗發揮藝術的魔力,啟蒙青少年自我發展,創造臺灣永續的未來。 創辦人余浩瑋於2000年踏入劇場領域,2006年創立「青藝盟(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接手辦理「花樣戲劇節」至今已屆24年,花樣最重要的意義不只是孕育人才而是陪著青少年找到自己,並理解自己、別人與社會之間的角色關係,繼而能夠擁有信念

壹零玖伍移民工文化協會

📣嚷編:壹零玖伍移民工文化協會(1095 Migrant Workers Cultural Association) 壹零玖伍移民工文化協會是一個全國性的非營利組織,正式成立於2022年6月,前身為「1095文史工作室」,累積了七年的移民工服務實務經驗。    使命與願景: 協會致力於搭建東南亞與台灣文化的橋樑,透過教育與文化學習,提升台灣人民對移民工議題的認識,並培力東南亞移民工的權益覺察與自主發聲,促進其在台人權。    主要服務: •東南亞沉浸式互動: 透過闖關遊戲或情境劇場,讓參與者體驗移工的工作歷程,增進理解與共鳴。 •移民工議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