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評( Jim )

介紹

📣嚷編:程建評(Jim)

程建評,藝名 Jim,1991年12月11日,射手座。知名脫口秀演員與喜劇寫手。他以犀利的地獄梗和不苟言笑的面癱表情著稱,被網友稱為「地獄梗王」。

 

職業經歷:

2018年:受曾博恩邀請加入薩泰爾娛樂,擔任《博恩夜夜秀》節目寫手及街訪單元《JIM派特報員》主持人。

2020年:創立個人YouTube頻道,分享脫口秀內容,系列影片《在演出的路上》廣受好評。

2022年:與藝人陳大天、上班不要看成員曹小歐一同舉辦校園巡迴脫口秀,將喜劇帶入校園。

 

主要作品:

2024年度專場《上帝已死》(GOTT IST TOT):於Zepp New Taipei宏匯廣場舉辦的個人專場演出,探討宗教與人生議題,展現其深度與幽默感。

 

媒體事件:

2023年1月:在脫口秀表演中調侃文化補助被刪,隨後的誠實反應引發網友熱議。

2023年6月:在表演中開MeToo玩笑,遭觀眾當場反駁,場面一度尷尬。

2024年1月:因個人因素,臨時取消原定五場的嚴選演出,對場地安排和整體運作造成影響,引發討論。

 

資料來源:1234

過往演出

多媒體影音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飛人集社劇團

飛人集社劇團成立於2004年5月,團長為石佩玉。「飛人」取其諧音「非人」,同時意指在劇場行走各處、自由飛行的藝術創作者集合之所。製作規格定位為「以多元複合的精神製作/創作小規模、並挑戰傳統觀賞距離的表演藝術作品」。 飛人將偶的定義放到最大,希望能透過「操作」「運用」讓「沒有生命的物件(包括戲偶)」可以傳遞戲劇情感,以小寓大,以實踐「無物不成偶」之境界。 劇團草創初期以「偶」為主要創作元素,著重「人偶同台」的表演形式與「寫實空間」的運用。作品多探討女性成長過程並以成人為主要觀眾對象。該時期作品曾多次獲台新藝術獎提名。 2010年至2016年,劇團轉型進入第二階段「國內外品牌

狂想劇場

「創作是醒著作夢」,狂想劇場以狂想為名,與社會連結,辯證與反思生活,凝聚臺灣劇場界新的創作力量。 2006 年成立,2009 年登記立案,2011年《賊變》曾入圍第十屆台新藝術獎「十大表演藝術」,劇團成立至今劇作可分為四個系列「當代新劇本」、「跨界實驗」、「文學觸發」、「紀錄劇場」等。 劇團經營以藝術總監導演廖俊凱與製作人曾瑞蘭為核心,邀請編導、設計與藝術行政等人才合作,狂想成立 18年,不斷探索劇場美學與關注社會題材,每年展演穩定,創作力旺盛,近年製作《非常上訴》、《單向封鎖》等劇作,期待提供觀眾深度多元的劇場體驗。 2024年國藝會「Taiwan Top」演藝團隊。

柏格曼劇團(FC Bergman)

自2007年起創作國際的劇場與歌劇作品,總部位於比利時安特衛普。 柏格曼劇團成員史蒂夫.艾爾茨Stef Aerts、喬埃.阿格曼斯Joé Agemans、托馬斯.維斯特拉騰Thomas Verstraeten、瑪麗.芬克Marie Vinck 與德里斯.德.溫Dries De Win 、  約納斯.維米倫Jonas Vermeulen共同創作  

晃晃跨幅町

晃晃跨幅町/ Rock Rock Crafting Collective 成立宗旨為「捕捉靈光、超越邊界的當代劇場美學實驗所」。 始終追求劇場性。創作不受時空、媒材、形式和議題侷限,突破消耗性或制式的創作類型,開拓新的美學表達及創作模式;期許開放地保持活性探索與實踐,在劇場脈絡中開展文化對話,也不斷重新評估自己及生活態度。晃晃跨幅町是以技藝跨越時空、耕耘想像的超幅度之地,在無盡的時間中細究,用技藝探勘記憶的洞窟。在不斷位移的時間和空間中搖晃既有的、鬆動固有的、鑿刻存有的,捕捉一瞬即永恆。 過往演出: 2023 TNAF臺南藝術節 晃晃跨幅町《慾望街車》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