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妬娘道成寺》三島由紀夫之女人三部曲II

2025.03.21 (五) - 2025.03.22 (六)
早鳥優惠

至2/15早鳥75折

《妬娘道成寺》三島由紀夫之女人三部曲II

  • 場次時間

    2025.03.22 (六) 19:30、2025.03.21 (五) 19:30

  • 演出單位

    耳邊風工作室

  • 演出團隊

    計畫主持人暨製作角八惠、原著三島由紀夫、編導林禹緒、演員張佳芝、舞監李佩蓉、技術柳郁豪、技術妳太甜、講者林于竝

  • 內容簡介

    節目介紹

    一位帶著妒意闖入古物店的女子—清子,翻箱倒櫃地尋找那座藏著他愛人—安,不倫證據的衣櫃。意外地在衣櫃中發現一件舊披肩,清子好奇地披上這件典雅的披肩,卻感到身體漸漸出現了變化。一場時空交錯的情慾窺視,背德與毀諾,讓清子重新審視自己與安的戀情,該選擇原諒?抑或是毀滅?《妬娘道成寺》(註)是三島由紀夫之女人三部曲計畫的第二部,透過與日本傳統故事《道成寺》的文本映照,試圖觸及三島心中對於愛、美、死的核心思想。

     

     

     

    關於三島由紀夫

    本名平岡公威,出生於1925年,為日本戰後文學名家之一,曾三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被譽為「日本的海明威」。三島除了小說、散文與詩詞等文學創作外,亦致力於日本古典戲劇、能樂和歌舞伎的現代化。三島一生創作了四十多部作品,主要著作包括《假面的告白》、《金閣寺》、《禁色》、《近代能樂集》與《愛的飢渴》等。

     

    關於道成寺

    「道成寺」位於日本和歌山縣日高郡日高川町,是一座擁有千年歷史的天台宗寺院,以流傳甚廣的《安珍與清姬》故事而聞名。傳說中,一名叫清姬的女子,由於戀情未果而產生了強烈的怨恨,死後化作怨靈仍執迷不悟,最終導致僧人安珍慘死於寺鐘內。這段故事在能樂中被稱為「道成寺物」,描述一名女性怨靈來到紀州道成寺的鐘供養儀式上,舞蹈後跳入鐘內,化身為蛇並開始作亂,最終在僧侶們的祈咒下,怨靈跳入河中消失。「鐘」不只描繪深刻的情感與怨恨,同時也象徵煩腦和解脫。三島由紀夫的《道成寺》則將故事背景設定在戰後,並將能樂的象徵性元素重新配置,例如將「鐘」改寫成一個巨大衣櫃,這衣櫃在劇情中具有多重象徵,同時也暗喻角色的內在情感。三島的改編不僅延續了原故事對愛與怨的深刻探討,也折射出戰後日本的情感與精神狀態。

     

     

    演出團隊

    計畫主持人暨製作_角八惠

    原著_三島由紀夫《道成寺》

    靈感來源_日本民間傳說《安珍與清姬》、能樂《道成寺》

    編導_林禹緒

    演員_張佳芝

    舞監_李佩蓉

    技術_柳郁豪、妳太甜

     

    推廣講座

    講者:林于竝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副教授兼學務長)

    時間:2025年2月7日(五) 19:00-21:00

    地點:小轉角ArtDeCorner  (臺南市中西區開山路235巷13號)

     

    關於耳邊風

     

    2016年歸返臺南,積極深掘所處之地的日常、記憶與事件,並探索以身體感作為地誌書寫的方法,開展地誌與劇場共謀的可能。在此過程中,特別覺察到臺灣在日本帝國殖民時期,空間與身體歷經劇烈質變,因此逐步聚焦於明治時期以降,日本外地及戰後文學作家的文本探索,嘗試透過殖民語境、日本精萃文化、空間與美意識以及精神反叛之理解與搬演,來反映當前台灣後殖民情境中的耽溺與矛盾。同時,近期也啟動了東亞文化圈之交流計畫,試圖與東亞夥伴,共同探勘地方文化與身體地誌,並藉此擴延至創作對話、展演實踐等。 相關報導請參考:https://reurl.cc/Nb05Nk

則推文
尚未登入

    相關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