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臺南藝術節—淼淼製作《蟲的生活:明日的孤魂》
8/1-8/31早鳥75折
2024臺南藝術節—淼淼製作《蟲的生活:明日的孤魂》
-
演出全長
70分鐘
-
場次時間
2024.11.10 (日) 14:30
-
演出單位
淼淼製作
-
演出地點
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臺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三段332號
-
演出團隊
音樂設計千刃音樂工作室、導演吳暋泓、演出者林禹緒、演出者陳懷駿、演出者童謹利、演出者蕭靜惠、戲劇顧問石婉舜、戲劇顧問李憶銖、戲劇顧問劉宥均、文獻研究張晏菖、舞台設計趙鈺涵、服裝設計趙天誠、燈光設計林秉昕、平面設計Wendy Huang
-
內容簡介
★臺灣新文化運動之詩/失意黑色青年
★排練作為一種存在事實,翻譯作為一項藝術行動
★多語言、多時空,過去、現在、事實、假想の大破空!
1930年,捷克名著《蟲的生活》刊登在《明日》雜誌中,是臺灣出版史上第一部西洋翻譯劇本。譯者黃天海,筆名孤魂,同為《明日》創辦人暨主編,在新文化運動背景下,以失去故鄉的黑色青年之姿寫作,發表與無政府主義思想有關之社會觀察與藝術主張。受到張維賢的邀請於民烽演劇研究會教習「戲劇概論」,過程中將此本翻譯出來,然《明日》第一年即遭日本政府清查沒收,孤魂譯《蟲的生活》未出版之篇幅全數佚失。
那是一段對外渴求新文明、新文化的時期。內地的認同、新中國的認同、本島的認同,各項認同四界紛飛。不久前,鐵路深及宜蘭帶來內地延長,經濟活動大大改變風景地貌。他從此覺得自己失去故鄉,只能四處遊蕩,藉由藝術找回人之「生」。他覺得相同理念的人應該要串連起來,不在乎國界、不需要階級,僅以最低限度的組織性,遍地開花般一起為尋找「生」而努力。
演出內容以「翻譯」與「藝術行動」作為核心,側寫1920-30年代中歐與東亞的藝術行動者的倡議與運動,與捷克洽佩克(Čapek)兄弟、日本築地小劇場與新潮社、台灣明日雜誌的黃天海,如何透過《蟲的生活》的創作與一層層的翻譯,無意識地傳遞並影響著遠方的運動與思想。假想民烽演劇研究會排練《蟲的生活》的可能情景與當時新劇風貌與社會氛圍,並重現1920年代捷克與日本首演情景與社會氛圍。當他們排練時他們在想什麼?當他們翻譯時他們在經歷什麼?
誰是我的友朋?
那全世界的人類;
誰是我的敵人?
那全世界的人類。
——孤魂《孤魂》
製作團隊|
戲劇顧問:石婉舜、李憶銖、劉宥均文獻研究:張晏菖
導演:吳暋泓
演員:林禹緒、陳懷駿、童謹利、蕭靜惠
舞台設計:趙鈺涵
服裝設計:趙天誠
燈光設計:林秉昕
音樂設計:千刃音樂工作室
平面設計:Wendy Huang
-
注意事項
演出全長:7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