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萬座焦點X艋舺國際舞蹈節


2025萬座焦點X艋舺國際舞蹈節
-
演出全長
90分鐘
-
場次時間
2025.04.13 (日) 16:30
-
演出單位
曉劇場
-
演出地點
萬座曉劇場-萬座曉劇場 臺北市萬華區大理街132-9號
-
演出團隊
製作BE COMPANY、共同製作SOPHIENSÆLE、劇場萬座曉劇場、編舞Lukas Karvelis、演出者Lukas Karvelis、演出者Benoit Couchot、音樂Gabrielė Dikčiūtė、燈光設計Povilas Laurinaitis、視覺效果Aura Skulskytė、編舞Marga Alfeirão、演出者Marga Alfeirão、演出者Mariana Benengue、編舞Myriam Lucas、編舞Cajsa Godée、音樂編輯Shaka Lion、音樂編輯Hinna Jafri、舞台設計Yoav Admoni、服裝設計Nani Bazar、燈光設計Thais Nepomuceno、戲劇構作Jette Büchsenschütz、戲劇構作Mateusz Szymanówka
-
內容簡介
Lukas Karvelis “Yet Another Day In Paradise”
來自立陶宛的編舞家Lukas Karvelis,透過舞蹈展現兩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兩位主角在相互依賴的同時,努力尋找各自的軸心。他們緊緊擁抱在一起,比接吻的距離還要更近更緊密,試圖在一塊滑板上保持平衡。他們在無盡的運動中旋轉,經歷著接受與拒絕。他們的動作展現舞者身體與精神的韌性,反映了親密關係的複雜性,以及對連結的永恆追求。
Lukas Karvelis(1997年生)是一位立陶宛籍舞蹈藝術家,目前居住在阿姆斯特丹。2019年,他在Jiri Kylian基金會獎學金的支持下從Codarts藝術大學畢業,隨後開始與丹麥皇家劇院、慕尼黑室內劇院、Dansatelier的表演團隊、和科索劇院合作。在他的藝術作品中,Karvelis試圖找到身體在社會和個人創傷中發生變化的關鍵點。這一點引導他在動作中進行研究,並以對過去的好奇心來檢視這些時刻。他目前將這種動作探索與成癮的社會現象聯繫起來,並與身體和心靈相關聯。
他的編舞作品曾多次在葡萄牙的O Espaço do Tempo、Atelier de Paris / CDCN、Arts Printing House、Cetro Coreografico Gomera、和 Teatri Di Vita 獲得駐地創作機會。Karvelis在2020年獲得Piket Kunst Award提名,並於2023年獲得立陶宛文化部頒發的青年藝術家獎。
概念、編舞: Lukas Karvelis
舞者:Lukas Karvelis、Benoit Couchot
音樂:Gabrielė Dikčiūtė
燈光設計:Povilas Laurinaitis
視覺效果:Aura Skulskytė
製作:BE COMPANY
Marga Alfeirão “LOUNGE”
Lounge既是動詞,意指以放鬆的方式坐或躺,也是名詞,指人們可以放鬆的公共房間。Lounging既是一種行為也是一個所在,是你塑造、居住並享受的空間。這種休息、等待、移動和被移動的雙重性質是這部作品的核心。
《Lounge》是一部為兩位自我認同為女性的表演者設計的雙人舞作品。她們共同在主動和被動休息的狀態中移動,從躺臥和擺姿勢轉變為在重複動作的持續中尋找樂趣。《Lounge》作為一個公共而非孤立的空間也很重要,表演者利用彼此的存在深入自我和氛圍。作品中滲透著「隱形膝上舞」的概念,這是一種由小而幾乎不可察覺的舞蹈組成的形式,利用凝視來模糊施與者和接受者之間的界限。這種編舞策略突顯並探討了舞者與觀眾、公共與私人、觀看與被觀看之間的關係。感官性是這部作品的核心,因此氛圍也同樣重要。燈光和音樂滋養並支撐著,成為可以依靠的肩膀,成為舞者可以坐下的膝上。
通過依賴感官和建立共同體,《Lounge》觸及了將休息作為女性身份主動宣示的舒適感。天堂或許近在咫尺,但你慢慢等,並不著急。你依靠在期待裡,流連於感受中。安眠、平靜、好好去睡的話語聲聲喚著。這個過渡空間為你做好準備。我需要你的膝蓋一會兒。你能幫我一個忙嗎?你也可以坐在我的膝上或把頭靠在上面休息。我可以在你耳邊唱搖籃曲,然後在你面前抱怨。某種感受可能會掉在你的膝上,沒關係,我們可以chill一下。
Marga Alfeirão利用媒介通過舞蹈和表演打造安全空間,以探索親密關係和性。她深受非洲散居社群在里斯本社會結構中傳播的舞蹈風格和聲音質感的影響,深入探討女性的秘密與揭示。她的首部作品《Lounge》是一個女同性戀鋪床舞雙人舞,並於2023年獲得ImPulsTanz青年編舞獎。
概念:Marga Alfeirão
表演:Mariana Benengue、Marga Alfeirão
編舞、研究Myriam Lucas, Cajsa Godée, Mariana Benengue
音樂編輯、混音Shaka Lion, Hinna Jafri
舞台Yoav Admoni
服裝Nani Bazar
造型:Marga Alfeirão、Mariana Benenge
燈光:Thais Nepomuceno
戲劇構作:Jette Büchsenschütz、Mateusz Szymanówka
發行支持neon lobster / Giulia Messia & Katharina Wallisch
由 Marga Alfeirão 製作,與 SOPHIENSÆLE 共同製作
2025萬座焦點
曉劇場今年與萬座曉劇場共同策劃,與艋舺國際舞蹈節期間推出「2025萬座焦點」。於艋舺國際舞蹈節期間,邀請兩組雙人舞作品,展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身體親密關係。
萬座曉劇場2022年由曉劇場進駐營運,鍾伯淵擔任藝術總監。取名萬座,承接著日治時期作為北部唯一製糖所的歷史,以日本歌舞伎座的「座(ざ)字」,代表座席、劇場之意,同時也如同有超過百年歷史的歌舞伎座,揉合了演劇、舞蹈、音樂等藝術元素,期待在萬華開出藝術的花朵,齊聚萬人入座。
關於艋舺國際舞蹈節
2019年曉劇場匯集在地資源結合民間力量,由鍾伯淵及耿一偉兩位策展人共同發起「艋舺國際舞蹈節」,邀請國內外獨立編舞家、創作者,利用艋舺在地空間,引領觀眾以最輕鬆的姿態與不同的視角在城市中欣賞不同的舞蹈作品。
艋舺國際舞蹈節表演類別包含舞蹈、馬戲雜技、肢體劇場、舞蹈影像、行為藝術、共融藝術等,不論是創新、實驗性、精彩重製、持續發展中、國際交流的作品都包容其中。於萬華在地特色地點,戶外公園、劇場、店鋪、天橋、古蹟等不同類型的空間演出,讓創作者、創作團隊、觀眾、策展人、空間、在地文化,相互交流激盪,共同展開出一場在地生猛、充滿實驗與冒險精神的舞蹈馬拉松
關於曉劇場
日光無所分別。
曉劇場2006年成立,核心成員包含鍾伯淵、李孟融及葉育伶,現駐地萬華糖廍文化園區營運「萬座曉劇場」。曉劇場集結不同領域的人共同創作、經營。2009年起進駐萬華,進行藝文推廣與創作,記錄萬華的生命故事,透過演出串連人與土地,讓劇場回歸日常、平凡。曾參與愛丁堡藝穗節、台北藝術節、上海國際當代戲劇季、曼谷國際劇場藝術節、日本東京藝術節、德國柏林文化中心、立陶宛克萊佩達劇院等。
更多演出節目資訊請見 曉劇場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hinehousetheatre/
-
注意事項
開放時間:演出前 10-15 分鐘
演出全長: 本演出包含兩個作品,演出總計為90分鐘,沒有中場休息,不開放遲到觀眾進場,敬請準時出席
注意事項:
◎本節目採自由入座,敬請提前至演出現場排隊入場
◎ 退/換票最遲請於演出日10天前辦理,酌收票價10%手續費,逾期恕不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