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歌劇院沙龍《焦元溥瘋歌劇》

2025.06.09 (一) - 2025.07.07 (一)

NTT+歌劇院沙龍《焦元溥瘋歌劇》

  • 演出全長

    120分鐘

  • 場次時間

    2025.06.09 (一) 19:30、2025.06.16 (一) 19:30、2025.06.30 (一) 19:30、2025.07.07 (一) 19:30

  • 演出單位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

  • 演出地點

    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 臺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

  • 演出團隊

    團體焦元溥瘋歌劇、演出者黃莉錦、女高音黃莉錦、演出者林慈音、女高音林慈音、演出者羅俊穎、男低音羅俊穎、演出者汪奕聞、鋼琴汪奕聞、演出者許育甄、女高音許育甄、演出者林健吉、男高音林健吉、演出者葉展毓、男低音葉展毓、演出者游適伃、鋼琴游適伃、演出者王秋雯、女高音王秋雯、演出者賴珏妤、女高音賴珏妤、演出者徐嘉琪、鋼琴徐嘉琪、演出者翁若珮、次女高音翁若珮、演出者林義偉、男高音林義偉、演出者趙方豪、男中音趙方豪、演出者盧易之、鋼琴盧易之

  • 內容簡介

    《焦元溥瘋歌劇》系列最終章,謝幕之前與你再「瘋」一次

    《焦元溥瘋歌劇》系列自2019年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展開,透過宏觀的企劃與脈絡的講述,由國內演唱/奏家展現歌劇的豐富與美好,屢創票房完售佳績。2025年將涵蓋自巴洛克、古典、浪漫到近代,新添19位作曲家,累積劇碼273部!有不朽經典名劇,也有罕見奇珍異寶,更將理查.史特勞斯歌劇集滿,成就《瘋歌劇》系列最終回,讓我們共享聽音樂也聽故事的快樂,再一次探索歌劇世界的美妙。

    6/9() 童話與傳奇:歌劇中的精靈與魔法

    故事離不了童話,童話也離不了奇幻。精靈、魔法與傳奇,總能刺激作曲家譜出各種奇思妙想;他們可為兒童寫作,更為曾是小孩的大人,回顧床邊故事,同時訴說成年觀點,一如迪士尼動畫與真人翻拍,總讓老故事煥發新光彩,隨著時代增添意義。從法國與德國出發,接續莎士比亞劇作精彩橋段與俄羅斯動人民間傳說,最後聽華格納如何改寫中古傳奇,曲目、曲風豐富多元,絕對大飽耳福!

     

    示範演唱劇目:

    葛雷特利:〈親愛的玫瑰〉,選自《澤米爾與阿佐爾》(美女與野獸)

    胡伯定克:〈啦啦啦啦〉,選自《韓賽兒與葛麗特》(糖果屋)

    斯特拉溫斯基:〈啊!善良的心〉,選自《夜鶯》

    巴爾托克:第三扇門,選自《藍鬍子公爵的城堡》

    韋伯:〈阿拉伯,我的故鄉〉,選自《歐伯龍》

    布瑞頓:〈輪我上場,要叫我〉,選自《仲夏夜之夢》

    葛令卡:〈從永恆的黑暗帷幕〉,選自《盧斯蘭與魯蜜拉》

    李姆斯基.柯薩科夫:〈與姐妹們一起摘漿果〉,選自《雪娘》

    李姆斯基.柯薩科夫:〈噢,森林,我的森林〉,選自《隱形城基特許傳奇》

    華格納:〈溫柔安詳〉(愛之死),選自《崔斯坦與伊索德》

     

    演出人員:

    女高音/黃莉錦、林慈音;男低音/羅俊穎;鋼琴/汪奕聞

     

    6/16() 歌劇中的名著,名著中的歌劇

    西方歌劇從創生之初,即是音樂與文學兩脈並行,如同現在的小說影視翻拍,不少歌劇也以改編經典為號召,吸引讀者走進劇院。歌劇昔日的輝煌興盛,也使它超越音樂戲劇演出的範疇,成為社會文化與生活的重要元素,也成為小說家提及或引用的題材。本場次兩者兼備,既聽文學名作的改編版本,也聽偉大小說裡提到的歌劇。為何巴爾札克、普魯斯特與托爾斯泰,會選擇這些劇目而不是其他?讓我們聆聽絢爛花腔也暢遊不同時代,一起聽音樂、讀小說。

     

    示範演唱劇目:

    許伯爾:〈愛情是嬌嫩的花朵〉,選自《浮士德》

    齊雷亞:〈常見的牧羊人故事〉,選自《阿萊城姑娘》

    尼可萊:〈現在快來吧〉,選自《溫莎俏娘們》

    普羅科菲夫:〈春日天空的光輝〉,選自《戰爭與和平》

    布瑞頓:〈永別了,舊時代的人權宣言!〉,選自《比利.巴德》

    齊瑪羅沙:〈聽啊,大家聽著〉,選自《秘密婚姻》

    羅西尼:〈啊!如果你能離開我〉,選自《摩西在埃及》

    弗洛妥:〈恍如一夢〉,選自《瑪塔》

    歐芬巴赫:〈在那伊達山上〉,選自《美麗的海倫》

    歐貝爾:〈我終於得救了!〉,選自《黑色面具》

    歐貝爾:〈我終於獨自一人,可以呼吸了〉,選自《魔鬼小子》

    玻伊迪歐:〈來吧,溫柔的女士〉,選自《白衣夫人》

     

    演出人員:

    女高音/許育甄;男高音/林健吉;男低音/葉展毓;鋼琴/游適伃


    6/30()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有人,就有江湖,戲裡戲外,沒有人能脫離政治。或大呼過癮,或心驚膽戰,本場次將出現歌劇中幾個最特別、最刺激的例子,包括政治學家也能提筆寫歌劇,或者歌劇本身也成為政治,足以改變作曲家的人生。然而歌劇既然是歌唱的戲劇,自然也和舞台名作息息相關。可幽默可搞笑,舞台上演過什麼,歌劇就能呈現什麼。五花八門的節目,正是現實人生的映照。歌劇究竟能有多少種變化?歡迎加入這趟探索之旅!


    示範演唱劇目:

    蒙特威爾第:〈被鄙視的女王〉,選自《波佩亞的加冕》

    李姆斯基.柯薩科夫:〈伊凡.如果你願意,我們去花園吧〉,選自《沙皇的新娘》

    柴科夫斯基:〈主啊,我若有罪〉,選自《約蘭塔》

    尼爾森:〈先來的是〉,選自《化裝舞會》

    盧梭:〈我失去了所有的幸福〉,選自《鄉村占卜師》

    齊瑪諾夫斯基:〈蘿克珊娜的詠嘆調〉,選自《羅傑王》

    裴哥雷西:〈我那易怒的主人〉,選自《女僕變當家》

    沃爾夫.菲拉利:〈啊,吞雲吐霧的樂趣〉,選自《蘇珊娜的秘密》

    威爾第:〈來吧,利未人!〉,選自《納布果》

    蕭斯塔科維契:〈小馬急著去找母馬〉,選自《慕岑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


    演出人員:

    女高音/王秋雯、賴珏妤;男低音/羅俊穎;鋼琴/徐嘉琪


    7/7() 理查.史特勞斯歌劇全集III:音樂文學辯證,復古詮釋現代

    自2023年起,《焦元溥瘋歌劇》開始為大家介紹交響樂巨匠、歌劇大師理查.史特勞斯的全部歌劇。這些作品題材廣泛,概念推陳出新,技巧高深刁鑽,是精雕細琢的偉大藝術,也是全世界劇院不可缺少的棟樑骨幹。在全系列最終場,除了帶領觀眾聽史特勞斯的崇古與創新,譜寫神話和日常;也要看風起雲湧的時代滄桑,見證德語歌劇在20世紀上半的輝煌,重磅迎來《焦元溥瘋歌劇》完結篇!

     

    示範演唱劇目:

    普費茲納:〈最美麗又無禮的女士〉,選自《帕勒斯特利納》

    澤姆林斯基:〈流血橙子之歌〉,選自《侏儒》

    貝爾格:〈你好,弗朗茲〉,選自《伍采克》

    荀貝格:〈噢,神像,你閃耀著〉,選自《摩西與亞倫》

    康戈爾德:〈我走向他〉,選自《赫麗安的奇蹟》

    理查.史特勞斯:〈餐食已備好〉,選自《埃及的海倫》

    理查.史特勞斯:〈你將成為我的主人〉,選自《阿拉貝拉》

    理查.史特勞斯:〈音樂是多麼美妙〉,選自《沉默的女人》

    理查.史特勞斯:〈我從來不是戰士,也不是英雄……〉,選自《和平之日》

    理查.史特勞斯:〈每個神聖的早辰〉,選自《達芙妮》

    理查.史特勞斯:〈你讓我充滿平靜〉,選自《妲奈之愛》

    理查.史特勞斯:〈沒有其他,能在我心中閃耀如是〉,選自《隨想曲》

    理查.史特勞斯:〈現在我要歡呼〉,選自《沒有影子的女人》

     

    演出人員:

    女高音/林慈音、賴珏妤;次女高音/翁若珮;男高音/林義偉;男中音/趙方豪;鋼琴/盧易之

     

    | 藝術家介紹 |(依演出日期排序)

    策劃暨主講/焦元溥

    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大英圖書館愛迪生研究員,美國佛萊契爾學院(Fletcher School)法律與外交碩士,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國際關係學士。著有《聽見蕭邦》、《樂之本事》、《樂讀普希金》與《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中、日文版)等專書十餘種,也擔任香港大學MUSE「音樂與文學」、國家交響樂團「焦點講座」系列策劃與主講,臺中國家歌劇院影片「表演Chill什麼」音樂篇策劃與編劇,小公視古典音樂節目《古典魔力客》音樂顧問與配音等等。近期製作並主講線上音頻課程「焦享樂:古典音樂入門指南」與「焦享樂:一聽就懂的古典音樂史」、「貝多芬PLUS」與「如何聽懂蕭邦」(由「看理想」製作),並和SAT. Knowledge與聯經合作「故事、聆賞、生活—焦元溥的37堂古典音樂課」。曾獲金鐘獎最佳非流行音樂廣播節目獎(2013)及金曲獎傳統藝術類最佳專輯製作人(2022)。

     

    女高音/黃莉錦

    現任教東吳大學音樂學系,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藝術文憑第一獎畢業的聲樂家。曾獲奇美藝術獎、國家音樂廳樂壇新秀、2007年法國馬賽第10屆聲樂國際大賽評審獎、2008年西班牙第4屆Jaume Aragall國際聲樂比賽第二名。多次擔任歌劇演出要角,如2020年浦契尼歌劇《波希米亞人》飾穆賽塔、威爾第歌劇《茶花女》飾茶花女,2023年馬斯內歌劇《灰姑娘》飾神仙教母。

     

    女高音/林慈音

    英國皇家音樂院特優演唱文憑,英國皇家音樂院音樂學士學位,國立藝專音樂科畢業。活躍於國內外歌劇、神劇、藝術歌曲等演唱領域,經常受邀與各大樂團演出,涉獵各種形式的演唱,包括爵士樂和音樂劇,舉辦個人獨唱會並參與室內樂與講座音樂會備受好評。2016年獲頒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傑出校友,2022年獲頒英國皇家音樂院副院士。

     

    男低音/羅俊穎

    樂評曾讚譽:「他的演技和角色塑造是無與倫比的,任何人都能從他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感受到戲劇張力。」現為日本藤原歌劇團團員,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會員,並任教於東吳大學及新店高中音樂班。

     

    鋼琴/汪奕聞

    擁有德國漢諾威音樂戲劇學院鋼琴最高演奏家文憑及美國西北大學音樂院音樂藝術博士學位,畢業於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和新英格蘭音樂院,亦為第六屆日本仙台國際音樂大賽銀獎暨觀眾獎得主,被日本《Chopin》雜誌形容為:「充滿透明感的優美音色,在嚴謹的詮釋中充分展現出了他豐富的才華。」其演出經歷遍及世界各地,第一張個人專輯於2020年由德國Acousence Label發行;2024年再度發行新專輯《Earthing安土》。

     

    女高音/許育甄

    目前擔任謎思星球劇團藝術總監。曾參與國內外多項大賽,包括德國慕尼黑ARD大賽、維也納Belvedere國際聲樂大賽、國際歌劇新聲聲樂大賽、臺灣樂壇新秀歌劇大賽、世界華人聲樂大賽、臺北德文藝術歌曲大賽等。多次與國家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臺中國家歌劇院等單位合作,並致力於藝術教育及推廣,藝術講座以及戲劇製作課程。

     

    男高音/林健吉

    曾獲第19屆及20屆奇美藝術獎,並任教於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系、屏東女中音樂班、鳳新高中音樂班。音色柔美時而張力澎湃,在舞台上呈現多樣性風貌,並持續為聲樂藝術推廣不輟。近年主要演出包括高雄春天藝術節歌劇製作《魔笛》飾王子塔米諾、長榮交響樂團《蝙蝠》、《後宮誘逃》、《魔彈射手》三部歌劇製作、臺北歌劇劇場製作馬斯奈歌劇《莎芙》飾尚恩、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製作歌劇《茶花女》飾阿佛烈德、臺中國家歌劇院製作雷哈爾輕歌劇《微笑之國》飾蘇城王子。

     

    男中音/葉展毓

    畢業於東海大學音樂研究所,聲樂師事陳振芳、徐以琳。曾參與演出皮亞佐拉《被遺忘的瑪麗亞》、華格納《萊茵黃金》、德布希《佩利亞與梅利桑》、理查史特勞斯《玫瑰騎士》、浦契尼《波希米亞人》、《強尼史基基》及《西城故事》等多部歌劇,並擔任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莊嚴彌撒》、巴赫《B小調彌撒》、《聖誕神劇》、布拉姆斯《德文安魂曲》、浦契尼《光榮彌撒》、韓德爾《彌賽亞》、海頓《創世記》等大型作品男低音獨唱。

     

    鋼琴/游適伃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士。曾獲2008年德國孟德爾頌校際鋼琴大賽最高名次及Carl-Seemann Preis特別獎。演奏足跡於中國、香港、臺灣及德國,並受邀至各音樂節擔任合作鋼琴家,包括TIFF國際長笛藝術節、上海何聲奇國際長笛夏令營、奇美音樂節、芸揚長笛營、臺灣長笛嘉年華等。除演出外,也曾受德國RBB電視台、臺灣IC之音、臺中古典音樂電台與佳音廣播電台專訪,現致力於演出與教學。

     

    女高音王秋雯

    目前任教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旅義14年期間與各地音樂團體合作演出,與NSO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浦契尼歌劇《安潔莉卡修女》、華格納歌劇《帕爾西法》;2021年演出浦契尼歌劇《波希米亞人》飾咪咪、衛武營莫札特《加冕彌薩》、國家音樂廳《游昌發作品發表-詩人之歌系列三》。

     

    女高音賴珏妤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博士、英國皇家音樂院碩士。曾受邀至英國倫敦柯芬園皇家歌劇院,參與董尼才第歌劇《夏莫尼的琳達》演出暨錄音;受邀於英國倫敦國家畫廊、英國倫敦聖史蒂芬教堂舉辦獨唱會,獲選德國萊比錫克拉拉舒曼Lieder Duo大賽首獎。演出歌劇包括《微笑之國》、《玫瑰騎士》、《波希米亞人》、《灰姑娘》、《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愛情靈藥》、《蝙蝠》、《唐卡洛》、《魔笛》、《賽維亞的理髮師》、《茶花女》、《憨第德》、《卡門》、《糖果屋》、《睡美人》。

     

    鋼琴/徐嘉琪

    對歌劇作品有著細膩詮釋及音樂掌握,曾擔任多部歌劇製作的聲樂指導:臺中國家歌劇院《塞維亞理髮師》、《唐懷瑟》、《魔笛》、《灰姑娘》、《法斯塔夫》、《微笑之國》;高雄春天藝術節《卡門》、《波希米亞人》、《蝴蝶夫人》、《愛情靈藥》、《托斯卡》等。室內樂專輯《吹笛人逍遙遊》榮獲第35屆金曲獎最佳演奏獎,現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及實踐大學音樂系所。

     

    次女高音/翁若珮

    2005年取得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琵琶第音樂院碩士。2007年赴日本參加第12屆新聲歌唱大賽榮獲亞洲區優勝;2009年獲匹茲堡交響樂團遴選,為高雄世運會主場開幕音樂會唯一臺灣獨唱者;2016年榮登《OPERA NOW》雜誌亞洲焦點。曾受葛濟夫大師邀請赴馬林斯基劇院演出,成為首位登上俄羅斯白晝音樂節的臺灣人。

     

    男高音/林義偉

    現任東海大學、輔仁大學、臺中教育大學音樂系兼任助理教授。奥地利國立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大學最高演唱文憑。演出經歷包括《女高音也瘋狂》飾卡羅素及致命尼爾森、《風流寡婦》飾卡米爾、《蝴蝶夫人》飾五郎、《唐懷瑟》飾唐懷瑟、《天中殺》飾黃桑、《法斯塔夫》飾芬頓,並多次參與國家交響樂團、臺中國家歌劇院主辦之講座音樂會。

     

    男中音/趙方豪

    現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獲德國威瑪李斯特音樂學院最高演奏家演唱文憑。歌劇演出經驗豐富,多次參與吉隆坡城市歌劇公司及國內各大團體製作之大型歌劇,並參與臺中國家歌劇院《諸神黃昏》、《糖果屋》、《魔笛》、《灰姑娘》、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天中殺》及高雄春天藝術節《愛情靈藥》等演出。

     

    鋼琴/盧易之

    現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曾獲獎13項國際及區域鋼琴大賽,演奏足跡遍及維也納金廳、柏林愛樂廳等40個重要城市的音樂場館,德國《阿爾高日報》讚譽他為:「一個超技且深具音樂性的饗宴,有著精細的表情與音樂素養的鋼琴家。」2012年專輯《My Chopin; My Brahms》獲得金曲獎「最佳演奏獎」的肯定。

  • 注意事項

    ※ 全長約120分鐘,含講座及演出、無中場休息

    ※ 本系列節目均提供公教人員進修時數認證

    ※ 建議7歲以上觀眾觀賞

    ※ 遲到或中途離席觀眾,請依服務人員引導欣賞轉播,或於適合時機入場

    ※ 退、換票最遲須於節目演出日1天前辦理並酌收手續費

    ※ 主辦單位保留節目異動權利,如有將另行公告通知

則推文
尚未登入

    相關新聞

    相關演出

    同場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