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愛樂年度音樂會 -《未央歌,歌未央》之二 Azzolini 訪台系列 (三)

2025.10.10 (五)
早鳥優惠

2025/4/8-2025/5/6早鳥6折

福爾摩沙愛樂年度音樂會 -《未央歌,歌未央》之二 Azzolini 訪台系列 (三)

  • 演出全長

    60分鐘

  • 演出單位

    福爾摩沙愛樂管絃樂團

  • 演出地點

    國家兩廳院-國家音樂廳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1號

  • 演出團隊

    樂團福爾摩沙愛樂管絃樂團、指揮鍾安妮、演出者Sergio Azzolini、低音管Sergio Azzolini、演前導聆主講人陳玫君

  • 內容簡介

    福爾摩沙愛樂年度音樂會 -

    《未央歌,歌未央》

     

    Formosa Philharmonic Annual Concert - “ Upstreaming “


    福爾摩沙愛樂》2025 年度鉅獻《未央歌,歌未央》 (Upstreaming),意指無窮盡的音樂長流。

     

    體現過去、現在、未來,曲目安排之深意,如一部音樂長河歷史卷軸在眼前井然有序展開。

     

     

    The title of the 2025 annual concert of Formosa Phil <Upstreaming>, signifies the ongoing pilgrimage of the repertoire along the historical river of the bountiful music heritage, through the chronological unfolding of the classics from the past to the future.

     

     

    福爾摩沙愛樂年度音樂會

    《未央歌,歌未央》 之二

     

      Azzolini 訪台系列 (三)

     

    Formosa Philharmonic Annual Concert “ Upstreaming “ , the Unfolding

     

    Azzolini in Taiwan Series - from A to Z (III) 


    主辦單位:福爾摩沙愛樂管絃樂團

    贊助單位:恆洲實業、遠際公司

    演出時間:2025 年 10 月 10 日(Fri.)19:30

    演出地點:臺北國家音樂廳

    低音管:Sergio Azzolini

    指揮:鍾安妮

    樂團:福爾摩沙愛樂管絃樂團

     


    【演前導聆】

    主講人:陳玫君(作曲家,現任福爾摩沙愛樂管絃樂團團長、東海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


    時間:2025 年 10 月 10 日星期五 18:15-19:15 (18:00開放入席)

    地點:臺北國家音樂廳一樓大廳

     

    【見面會】

    地點:國家音樂廳三號門

     

     

     

    演出曲目:

     

    ■ 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 Symphony No. 1 in C major, Op. 19 (J. 50)

    韋伯:C大調第一號交響曲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Basset Horn Concerto in G major (fragment), KV 584b/621b & 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KV 622 (arranged for bassoon and orchestra by Sergio Azzolini)

    莫札特:低音管協奏曲(由賽吉歐.阿佐里尼改編自寫給巴塞管、豎笛的原作)

     

    ■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Cantata “ Wir Müssen Durch Viel Trübsal”, BWV 146 & Harpsichord Concerto No. 1 in D minor, BWV 1052 (arranged for bassoon and strings by Sergio Azzolini)

    巴赫:給低音管的慢板 (由賽吉歐.阿佐里尼改編自清唱劇 BWV 146、大鍵琴協奏曲 BWV 1052 的原作)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Symphony No. 39 in E-flat major, KV 543

    莫札特:降E大調第三十九號交響曲

     


     

    低音管 / 賽吉歐.阿佐里尼

    Bassoon / Sergio Azzolini


    賽吉歐.阿佐里尼(Sergio Azzolini)於 1967 年出生於義大利的博爾扎諾(Bolzano)。啟蒙於Romano Santi,1989 年考入漢諾威國家音樂學院,師事著名低音管演奏家Klaus Thunemann 教授。在學期間擔任歐洲青年交響樂團的低音管獨奏家。Sergio Azzolini曾於許多國際大賽獲得首獎:包括「Carl Maria von Weber」、「Prague Spring」; 慕尼黑「ARD」大賽獨奏第二名(首獎從缺)及木管五重奏首獎。賽吉歐.阿佐里尼年輕時就受聘於德國斯圖加特音樂院任教,並於 1998 年起任教於瑞士巴塞爾音樂院至今。賽吉歐.阿佐里尼除了演奏現代低音管之外,同時對巴洛克音樂和樂器有著濃厚的興趣,研究了大量文獻和古樂表現手法,蒐集從巴洛克、古典、浪漫至近代的樂器。

     

    賽吉歐.阿佐里尼近十幾年來致力於研究巴洛克低音管樂器的改良和仿古樂器,並成為巴洛克低音管最具代表性演奏家。同時與Heckel工廠研發出新的按鍵機械,使樂器的音色更加統一。賽吉歐.阿佐里尼參與了由Christophe Coin指揮的Ensemble Baroque Limoges,同時身為低音管演奏家,與La Stavaganza Köln、La Cetra Basel、den Sonatori de la Gioiosa Marca, L'aura soave Cremona、Parnassi musici、dem Collegium 1704 等各樂團共事,也是Holland Baroque Society的成員。

     

    賽吉歐.阿佐里尼身兼多個室內樂團的成員,包括Sabine Meyer 莎賓.梅耶木管五重奏、Ma'alot Quintetts、Maurice Bourgue Trio,並於 2002 至 2007 年間受聘為波茨坦音樂節(Kammerakademie Potsdam)藝術總監,賽吉歐.阿佐里尼帶領此樂團發掘和演奏從巴洛克至現代的作品,其中也包含了許多首演曲目和多首歌劇,如維瓦第(Antonio Vivaldi)的La fida ninfa、Baldassaree Galuppi的Le nozze di Dorina和2011年Carl Heinrich Graun的Montezuma。2011 年賽吉歐.阿佐里尼再度受邀擔任波茨坦音樂節的指揮與藝術總監,並於音樂節期間演出完整莫札特費加洛的婚禮。


    賽吉歐.阿佐里尼為現今錄製CD非常密集的音樂家之一,作品超過四十張專輯以上,其內容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展現其不凡的風格和多樣性,EMI唱片公司已簽下賽吉歐.阿佐里尼許多室內樂錄音,並榮獲多項榮譽獎項。賽吉歐.阿佐里尼目前致力於Naïve唱片公司的Vivaldi Edition韋瓦第39首低音管專輯錄音,且第一張專輯就在德國獲得「Diapason d'or」、「Choc de Classica」、「Echo Klassik」等獎項。

     



    指揮/ 鍾安妮

    Conductor / Dr. Annie Chung

     

    福爾摩沙愛樂管絃樂團音樂總監,台灣第一位管絃樂指揮博士,是國內少數能深入管絃、合唱及歌劇曲目的指揮家。1998 年返國後,數百場音樂會的演出,曲目跨及多時代及風格,獲得專業人士一致的讚賞。除演出活動外,鍾博士在教學、著作、廣播主持上的傑出成就,更獲得不同領域、行業與其共事者高度的評價。2014 年 12 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提名鍾博士並評選她為該校中國百年紀念 ( 1914 年至 2014 年 ) 傑出百名華裔校友之一,頒予榮譽獎項。台灣獲獎者另包括彭淮南、蔣彥士、 謝森中、石永貴、趙寧、吳靜吉、朱雲漢、林俊彬先生⋯等。2017 年 6 月, 鍾博士更獲法國《Les Rencontres Musicales de Chaon》音樂節,及該音樂節的主辦單位RMC 協會的主席 – 法國夏昂市 (Chaon) 市長 Patrick Morin 之邀,參加法國索隆尼省舉辦的年度音樂節。此行不但獲得法國電視媒體、雜誌、報紙的報導,讚譽鍾博士指揮風格精緻、細膩,兩場演出更獲全場觀眾起立致敬,喝采聲不斷。2024 年 9 至 11 月,獲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邀請,做六場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講座予全台12所數理資優班的學生。

     

    出生於台北市,自小習琴,十一歲起開始接觸指揮,多次於比賽中獲頒「最佳指揮獎」,並帶領學校團體多次於省、縣、市賽中獲得優勝。1993 年 9 月,赴美國伊斯曼音樂院 (Eastman School of Music) 就讀,主修合唱指揮,副修聲樂,並以一年半時間獲得合唱指揮碩士學位。1995 年 9 月,獲全額獎學金,續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攻讀管絃樂指揮博士。1998 年 7 月,順利獲得管絃樂指揮博士學位。同年 9 月放棄在美工作返國,擔任東海大學音樂系、所專任助理教授、東海大學音樂系管絃樂團暨合唱團指揮。除東海教職,1999 至 2007 八年,擔任古典管絃樂團常任指揮;2002 年 9 月起至 2012 年 7 月,擔任樂亮青少年絃樂團常任客席指揮;2003 年 9 月起,任教國立臺南藝術學院一年,教授【管絃樂指揮】課程;2005 年 2 月起至 2015 年 6 月,擔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交響樂團 ( 暨合唱團 2006-2007 年 ) 指揮十年半,並於 2006 年 5 月考取該系專任教職;2007 年 3 月起,擔任中華民國古典騎士音樂協會 (Cavalleria di Musica) 附設交響樂團指揮;2008 年 10 月起,擔任東海大學音樂先修班 (Tunghai University Music Preparatory School) 管絃樂團指揮;2010 年 7 月,擔任國立中山大學駐校樂團「巴洛克獨奏家樂團」客席指揮,赴上海世博會中演出;2010 年 10 月,指揮樂團於國慶晚會中壓軸演出;2010 年 12 月,應角頭音樂及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之邀,於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指揮演出【台灣月】活動的重頭戲大型原住民電影.音樂.劇《很久沒有敬我了你》;2011 年 12 月、2014 年 5 至 7 月、2015  年 7 月,應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臺中市政府、高雄市政府、新竹縣政府、臺南市政府、臺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之邀,指揮演出《讓世界動起來 – 法拉第的一生》、《哈雷與牛頓 – 從黑暗到光明》科學舞臺劇;2014  年 11 月初, 應高雄市政府、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之邀,連續兩年指揮暨導聆主持【舊城東門音樂節】;2014 年 11 月中,應臺中市政府之邀,指揮演出迎接臺中國家歌劇院 – 市民音樂會《歌劇之夜 – 遇見純淨美聲》;2015 年 5 月,應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之邀,指揮暨導聆主持《南岬樂響 – 燈塔草地音樂會》;2016 年 10 月中,應臺中國家歌劇院之邀,演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吸引了爆滿的觀眾前來參加;應嘉義市政府文化局之邀,2019 年 7 月,指揮暨指導管絃樂團夏令營;應臺中國家歌劇院之邀,2019 年 10 月,帶領東海大學音樂系合唱團,與 NSO 合作演出華格納的歌劇《諸神的黃昏》。


    2012 年 4 月,創立 Formosa Philharmonic 福爾摩沙愛樂管絃樂團,結合國內外志同道合的音樂家相互交流。近期 2015 年 3 月於臺北國家音樂廳演出《A Vision of Nobleness / 因著注視而起》;2015 年 7 月主辦第一屆暑期指揮營;2015 年 9 月參與主辦《低音管永恆的傳奇 Sergio Azzolini 首次訪台音樂會》;2016 年 6 月主辦《Beyond Simplice– 福爾摩沙愛樂 2016 年第二屆暑期指揮營暨音樂會》;2016 年 11 月受邀參與《愛愛搖滾音樂節》演出;2017 年 6 月受邀赴法國《Les Rencontres Musicales de Chaon》音樂節演出;2017 年 7 月受邀演出音樂劇《木蘭少女》;2017 年 8 月主辦《Azzolini in Taiwan Series–from A to Z》系列活動,並於臺北國家音樂廳演出;2019 年 7 月舉辦第四屆暑期指揮營暨音樂會;2020 年 8 月於臺北國家音樂廳演出《 2020 年度音樂會》;2020 年 10 月,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之邀,擔任第31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演出樂團;2021 年 3 月於衛武營表演廳演出《Formosa Philharmonic meets Super Opera Buff / 福爾摩沙愛樂 vs. 低音管歌劇魔人蔡惠雯》;惠雯》;2023 年 2 月於臺北國家音樂廳、衛武營音樂廳演出《Formosa Philharmonic Annual Concert - Leveling through Gaze: a Centennial Splendor / 福爾摩沙愛樂年度音樂會 - 百年凌跨,寄語荏苒》,並同時舉辦第五屆指揮營;2023 年 7 月於臺北國家音樂廳、衛武營音樂廳演出《Azzolini in Taiwan Series - from A to Z (II)  / Azzolini 訪台系列 (二)》;2024 年 7 月於衛武營音樂廳演出《Formosa Philharmonic Annual Concert - Glances in Wanderland: Veritas/ Enigma / 福爾摩沙愛樂年度音樂會 - 相忘於江湖:一則真理 / 一則謎語》;2025 年 7 月及 10月即將於衛武營音樂廳、臺北國家音樂廳演出《Formosa Philharmonic Annual Concert - Upstreaming / 福爾摩沙愛樂年度音樂會 - 未央歌,歌未央》。

     

    在美期間,曾陸續擔任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音樂系管絃樂團、歌劇院、 Concerto Grosso Ensemble、University of Minnesota Bravo 音樂節之助理指揮;Minnesota Opera House 明尼蘇達歌劇院、Saint Paul Chamber Orchestra 聖保羅室內樂團 之 Apprenticeship Conductor。其餘殊 榮,例如包括:獲大師 Gunther Schuller 選為 Active Conductor,指揮 Spokane Symphony Orchestra 演出舒曼第二號交響曲;受 Chamber Music Society of Minnesota 之邀,與茱麗亞絃樂四重奏大提琴家 Joel Kronsnick 及女高音 Maria Jette 合作演出 Heitor Villa- Lobos 的 Bachianas Brasilieras No. 5;獲指揮大師 Daniel Lewis 推薦進入美國交響樂團協會於紐約舉辦之指揮營,因表現傑出,會後並由 Catherine French 及 Donald Thulean 兩位前後任主席推薦加入新成立的美國女指揮家協會。並曾先後入選新加坡國家交響樂團副指揮、美國奧瑞岡交響樂團 Oregon Symphony Orchestra Apprenticeship Conductor、美國西岸聲譽卓著的音樂學府 Idyllwild Arts Academy 之音樂總監決選名單。

     

    曾受教於指揮大師DavidEffron,TimothyKoch, Keith Clark, Kate Tamarkin, Helmuth Rilling,Roger Norrington, Leonard Slatkin, Michael Morgen, Gunther Schuller, Daniel Lewis, Harold Farberman, Christopher Wilkins, Steven Zike, Raymond Harvey...等人。返國後並持續與國內外名家合作,包括小提琴家 Vesselin Paraschkevov,鋼琴家陳必先、Robert Levin、Ya Fei Chuang、Natalya Antonova、Sandra Wright、Daniel Petrica Ciobabu,作曲家 Samuel Adler,長笛演奏家金塔 (Ta Jin),低音管演奏家 Sergio Azzolini、小山昭雄(AkioKoyama)、小山莉絵(Rie Koyama),單簧管演奏家詹姆士 ‧ 坎波 (James Campbell)...等。


    傑出表現,使鍾博士在 2002 年 9 月中旬,由台灣政府主辦的【台灣禮敬 Taiwan Salutes】活動中,獲邀擔任福爾摩沙青年交響樂團 (Formosa Youth Symphony Orchestra) 的指揮,率團於紐約的林肯中心以及美國華府的馬里蘭大學兩地演出兩場成功的音樂會,獲全場觀眾起立喝采,善盡中美文化交流的工作。

     

    鍾博士其向觀眾解說古典音樂的傑出表現,使得她經常擔任各類型音樂會的引言人或主持人。 例如: 2002 年 3 月、2003 年 4 月獲臺中縣、市政府及中國時報、聯合報系之邀,分別擔任德國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Gewandhaus Symphopny Orchestra) 及維也納愛樂管絃樂團 (Vienna Philharmonic) 訪台音樂會戶外轉播的主持人;2007 年底應【MUZIK】謬斯客古典樂刊之邀,於台北敦南誠品主持 2007 唱片大賞總決選;2004 年 6 月起,並開始主持、策劃古典愛樂電台 FM97.7 每週日下午的「UT 魯木齊的天空」一年半的時間。鍾博士同時並於 2003 年 1 月起擔任【中華民國古典騎士音樂協會】籌備會之主任委員,同年 10 月獲選為第一屆理事長。 而為挹注藝術活動、結合社會資源,2003 年起至今,鍾博士已連續策劃及籌辦六屆 GALA 盛會音樂會及周邊夏令營、比賽等系列活動,成功結合優秀的演奏人士、贊助企業,以及媒體的成績,樹立不同領域間良好互動之範例。

     

    為培養堅實的下一代音樂人才,返國半年, 1999 年 1 月起,鍾博士曾陸續擔任古典管絃樂團、樂亮青少年絃樂團、中華民國古典騎士音樂協會 (Cavalleria di Musica) 附設古典騎士愛樂管絃樂團、東海大學音樂先修班管絃樂團指揮一職。這些樂團,現皆已成為北台灣及中台灣精緻藝術與文化播種者的代名詞,對音樂教育紮根、深化,有卓著的成績。

     

    過去數年,除了定期的音樂會演出外,並經常性地舉辦各類演講、大師班、 夏令營、絃樂大賽、國際交流參訪等活動,旨在擴展團員之視野,傳遞精緻藝術之美。而團員更多次於國內外音樂比賽獲得佳績,以及錄取知名音樂院、 樂團、音樂節⋯等。


    忙碌的演出、教學工作外,鍾博士十餘年來,筆耕不輟。除學術性的著作外,因其文筆立意新奇、結構原創,1991 年 9 月,曾考入製作「八千里路雲和月」電視節目的京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Core Pacific Broadcasting, Taipei, Taiwan),擔任出版部撰述及採訪記者,專門負責撰寫藝術範疇的文章。返國後,2003 年 1 月起曾陸續獲邀擔任【音響論壇】、Audio Cite【音響城邦】、【MUZIK】謬斯客古典樂刊專欄作家。 而鍾博士所著文章「布拉姆斯的悲劇序曲」已被聯合文學選入【海納百川】當代名家散文選內,做為大學院校的指定語文賞讀及作文範本教材。

     

     


    《福爾摩沙愛樂管絃樂團》

    Formosa Philharmonic Symphony Orchestra

     

    福爾摩沙愛樂管絃樂團 2012 年 4 月由台灣第一位管絃樂指揮博士鍾安妮創立,作曲家陳玫君博士擔任團長。


    多年來除定期於臺北國家音樂廳、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等場地舉行常態性演出,並已舉辦過五屆指揮營,演出製作實務工作坊,跨界藝文講座,以及承辦低音管大師 Sergio Azzolini 訪台系列活動。

     

    2017 年 6 月,獲法國《Les Rencontres Musicales de Chaon》音樂節之邀,參加法國索隆尼省舉辦的年度音樂節。此行不但獲得法國電視媒體、雜誌、報紙的報導,兩場演出更獲全場觀眾起立致敬,喝采聲不斷。

     

    古典音樂殿堂之外,在推廣層面,俾益普羅大眾更多元認識、瞭解音樂的活動上,亦長期耕耘,且戮力維持一貫精緻的演奏品質。

     

    例如 2016 年 11 月受角頭音樂之邀參與《愛愛搖滾音樂節》演出,2017 年 7 月受臺中國家歌劇院之邀演出音樂劇《木蘭少女》,2020 年10 月,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之邀,擔任第31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演出樂團,2020 年 12 月起,並開始推展校園解說音樂會系列,首站於彰化縣溪湖鎮湖北國小演出。希冀藉由美的聽覺品質,從而提升大眾的生活內涵。

     

    未來,福爾摩沙愛樂管絃樂團將承襲過去的腳步與理想,不隨波躁進,不瑣瑣逐流;一步一腳印,穩健成長;並將結合有志之專業人士,精益求精,傳遞藝文之美。



    Regarding Formosa Philharmonic Symphony Orchestra

     

    Formosa Philharmonic Symphony Orchestra was founded in the April of 2012, by Annie Chung, the first conductor in Taiwan receiving a doctoral degree in orchestral conducting, with Mei-Chun Chen as the co-founder and the administrative head of FPSO.

     

    In the past couple of years, Formosa Phil has been regularly giving concerts at venues like the National Concert Hall in Taipei,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 Weiwuying National Kaohsiung Center for the Arts, curating events as conducting summer camps, staging and production workshops, lectures on art and crossover fields, and also taking charge of the series activities of Sergio Azzolini's visits in Taiwan since 2015.

     

    In the June of 2017, Formosa Phil was invited to attend the annual festival of Les Rencontres Musicales de Chaon in Solony, France. This visit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and was prevailingly reported on the local media as television, 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highlighted with the success of the two concerts which won the warmest reception through long standing ovations on the performance nights.

     

    In addition to continuous rooting in the realm of the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Formosa Phil has endeavored to broaden its horizon through projects cooperating with various institutes as Taiwan Color Music in its <LOVE LOVE ROCK FEST> in the November of 2016,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 in the premiere performances of <Mulan the Musical> in the July of 2017, and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Traditional Arts as the Ceremony Orchestra in the Golden Melody Awards Ceremony for Traditional Arts and Music in the October of 2020.

     

    From the December of 2020 on, Formosa Phil started to host a Lecture Recital Series in Campus, first from the one at Hu-Pei Elementary School in Shi-Hu of Chang-Hwa County, expecting to initiate a process of inner refinement for the audience through the best performances of best music in the repertoire.


    Without compromising to any flow, trend or fashion, Formosa Phil is heading for a future with confidence to unfold a new page of mature companionship with those who have the same vision to achieve the artistic integrity in our professions.


  • 注意事項

    字幕語言:無

    演前導聆:有

    主講人:陳玫君(作曲家,現任福爾摩沙愛樂管絃樂團團長、東海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

    時間:2025 年10月10日星期五 18:15-19:15 (18:00開放入席)

    地點:臺北國家音樂廳一樓大廳

    到場注意事項:

    ◎本節目非兒童節目,建議7歲以上觀眾闔家觀賞,不分年齡均為一人一票憑票入場。

    ◎演出進行中,非主辦單位人員,請勿拍照、錄音、錄影。

    ◎遲到或中途離場觀眾,請配合工作人員安排進出場。

    ◎主辦單位保留節目異動權及折扣解釋權。

則推文
尚未登入

    最新新聞

    相關演出

    同場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