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念真

介紹

吳念真,台灣的國民阿伯,綠光劇團藝術監督,全方位的創作者,是導演、作家、編劇、演員、主持人、作詞人、廣告人。1952年7月29日生於新北市瑞芳區猴硐。1997年,吳念真以廣告獲得第32屆金鐘獎,成為台灣史上第一位榮獲金馬、金鐘、金曲(三金)的得主(原著劇本獎、最佳資訊節目類主持人、最佳方言作詞人獎)

導演過的舞台劇

2001年—綠光劇團—《人間條件—滿足心中缺憾的幸福快感》
2001年—綠光劇團—《青春小鳥》
2006年2月—綠光劇團—《人間條件2—她和她生命中的男人們》:主題為「向台灣女性致敬」。
2007年12月—綠光劇團—《人間條件3—台北上午零時》
2009年5月—綠光劇團—《人間條件4—一樣的月光》
2010年10月—綠光劇團—《清明時節》
2012年9月—綠光劇團—《人間條件5─男性本是漂泊心情》
2013年3月—綠光劇團—《單身溫度》
2014年3月—綠光劇團—《八月,在我家》
2014年10月—綠光劇團—《人間條件6-未來的主人翁》:對下一代的抱歉,或者替下一代講講他們的壓力。
2021年8月—綠光劇團—《人間條件7-我是一片雲》:向辛勤的台灣女性致敬,也呈現台灣的經濟發展與生活歷史。
2023年9月—綠光劇團—《人間條件8-凡人歌》[10]
2024年5月—綠光劇團—《押解 - 菜鳥警察 vs 老扒手》

寫過的舞臺劇劇本

2001年—《人間條件—滿足心中缺憾的幸福快感》
2001年—《青春小鳥》
2006年2月—《人間條件2—她和她生命中的男人們》
2007年12月—《人間條件3:台北上午零時》
2009年5月—《人間條件4:一樣的月光》
2010年10月—《台灣文學劇場:清明時節》
2013年3月—《台灣文學劇場:單身溫度》
2012年《人間條件5:男性本是漂泊心情》
2014年《人間條件6:未來的主人翁》
2015年-與李明澤共編《臺灣文學劇場:押解菜鳥警察老扒手》
2016年《當你轉身之後》
2018年《再會吧 北投!》
2021年《人間條件7:我是一片雲》
2023年9月《人間條件8:凡人歌》

著名的電影劇本選

1979年《香火》(吳念真創作的第一本劇本)
1979年《拒絕聯考的小子》
1982年《光陰的故事》
1983年《兒子的大玩偶》
1983年《海灘的一天》
1988年《落山風》
1989年《悲情城市》
1989年《魯冰花》
1994年《多桑》(編劇、導演)

 

照片:綠光劇綠光劇團提供,張大魯攝影

近期演出

過往演出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52PRO!劇團(ゴツプロ!52pro!)

下北沢を中心に芝居を上演している集団。 以下北澤為據點的劇場製作集團。 Shimokitazawa-based theater production group. ゴツプロ合同会社 成立日期: 2016年7月12日 代表: 長崎幹広 統括製作人: 塚原大助 地址: 〒155-0033 東京都世田谷區代田4丁目9番19號 日星大樓203號室 電話/傳真: 03-6379-4972 業務內容 電影、舞台劇的公演及活動策劃、製作、運營及相關承包業務 與演員、藝人、作家、導演的經紀管理相關業務 人才培訓、教育、研討會及講座等活動的策劃、

台北新劇團

財團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會為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公亮)於1988年所發起。設立宗旨為透過國際(含兩岸)交流活動,推展台灣工商企業之經營管理、醫學研究、藝文及相關活動。現任董事長為曾志朗先生,執行長為辜懷群女士。 1991年成立京劇推廣組,在執行長辜懷群的推動下,邀請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寶春與京劇界精英,多次推出精緻的經典好戲,並組團至歐、美、日等各國演出,於國際間宣揚傳統中華文化;連年多次赴各地偏遠學校巡演,培養戲劇人口並從事紮根工作。期間多次接受相關單位之委託,承辦多項綜合性大型表演藝術活動。 1997年成立台北新劇團,集合海內外專業青年同好,定期公演【新老戲】,並巡迴大陸,以戲會

SML 樂劇創製股份有限公司

SML樂劇創製,簡稱SML(Storytellers Musical Lab),是由臺灣音樂劇創作者林孟寰(大資)與雷昇共同創立,秉持的核心理念為:「故事」、「音樂」與「實驗精神」。 除了原創音樂劇作品由創作發想到登台製作、由小至大(S.M.L.)的孵化過程,SML更希望藉由版權音樂劇的引進製作、新媒體合作等推廣方式,提供更多元化的內容產品,並為其尋找相應適當的呈現規格,探索開發臺灣音樂劇的各種可能。

拾陸製作

臺灣當代魔術劇場團隊,擅長以魔術作為藝術創作手法,將神奇槓桿出另一層的美好。 2020年由魔術師與劇場創作者林陸傑於宜蘭立案,為臺灣唯一將魔術作為敘事載體,並成為劇場創作主軸的團體。近年作品專注於生命的自我認同,以真實事件解構重組,時常出現幻象和敘事並行,找尋魔術與日常生活中的情誼共感。除了神奇有趣,魔術也可以表現孤獨嗎?那魔術可不可以講述死亡?魔術的本質是神奇,然而這份魔幻卻極少被魔術師拿來使用描述人們所生活的世界,傳達除了驚喜之外的意義表達。 藝術總監林陸傑近年之魔術劇場作品,屢獲國家兩廳院、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國泰慈善基金會、玉山銀行文教基金會、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台灣大學等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