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工廠

介紹

故事工廠創立於 2013 年 12 月 31 日。

一個堅持說臺灣原創故事的劇團,致力培養專業劇場人才、落實戲劇教育,
推動文創夢土、打造互動式的劇場人文環境,
希冀一篇篇好故事,將生活養分帶進台灣各個角落。
秉持對戲劇的熱情與使命、踏實的站在這片土地上,呈現每個動人時刻,
承載每位觀眾的悲、苦、喜、樂,將溫熱的淚與汗化為生命之河、沁心回甘。
在這裡,我們製造感動,製造驚喜,製造有生命的故事。 

發表作品

《白日夢騎士》《3個諸葛亮》《男言之隱》《莊子兵法》《偽婚男女》《變聲偵探》
《小兒子》《一夜新娘》《明晚,空中見》《七十三變》《他們等待的那位果陀》
《再見歌廳秀》《我們與惡的距離》全民公投劇場版《暫時停止青春》《Space Boy》星空男孩
《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四姊妹》《天后》《倒數婚姻》《媽,別鬧了!》《火神的眼淚》音樂劇

青潮系列

「鬼點子劇展」「致親愛的孤獨者」「南南戲語」

經紀作品

《追夢女伶的赤裸告白》《大家都想做音樂劇!》《我家大姐0空窗》

聯合製作作品

《無限狂想》《交響小精靈》《千面惡女》《十二生肖貓來亂》《妖怪臺灣》

劇本書作品

《白日夢騎士》《3個諸葛亮》《男言之隱》《莊子兵法》《小兒子》《明晚,空中見》
《我們與惡的距離》全民公投劇場版


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黃致凱

畢業於臺灣大學戲劇系第一屆,近年來著重「類型戲劇」的開發,
以及舞台畫面的經營, 作品風格多元,探究社會現象,
常在嚴肅的議題中,放進喜劇的元素,讓觀眾有多重的情感體驗。
除了原創外,改編、跨界皆多有嘗試。
座右銘是「把世界變成我們喜歡的樣子」。

【編導作品】
故事工廠 |

寬宏藝術×故事工廠 |

明華園戲劇總團 |

屏風表演班 |

【出版作品】


編導 黃彥霖

畢業於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現任故事工廠編導。
水瓶座。客家、閩南、泰雅混血。
有點宅,喜歡貓,興趣是搜集各地的神話傳說與鄉野奇談。
期待能以神話的口吻描述生活日常,用日常的筆觸書寫當代人神話。
作品擅長描寫各種人性的幽微面,從中看見溫柔的光。

【編導作品】
故事工廠 |

臺灣交響樂團×故事工廠 |

働故事劇團 |

【副導演作品】
故事工廠 |

寬宏藝術×故事工廠 |

仁信合作社 |

【編劇作品】


 

林佳鋒 / 創辦人暨執行長

 

國立政治大學 EMBA 畢業

現任
故事工廠創辦人暨執行長
表演藝術聯盟理事
臺灣特技舞蹈協會理事長
秋野芒文創協會理事長

曾任
表演藝術聯盟理事長
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曾任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業務副總監,推動歌劇院開幕營運事務。

堅持,讓年輕人說夢
投入表演藝術逾34年,相信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劇場運作最重要的元素,
近來致力於推動現代劇場經營與管理模式創新,
希望能創造一個說故事的舞台,延續表演藝術的夢想軌跡。

【獲獎紀錄】
2022年獲頒第5屆華語戲劇盛典華語戲劇最佳製作人獎
2019年獲頒第60屆中國文藝獎章戲劇獎(戲劇製作)

【劇場經歷】
演出規劃與執行超過 2,440 場次。

近期演出

過往演出

劇照

多媒體影音

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慢島劇團

以緩慢的島嶼為名,期許以藝術舒緩眾人生活步調;長期關注並創作在地性、議題性作品,常於非劇場空間演出。2021年起透過#妮妮的小祕密 親子偶戲,致力推廣幼兒身體界線議題。歡迎邀演。     慢島劇團曾將勞工及移工故事創作成大型歌舞劇《鐵工廠》(2013)、描述卡拉ok文化與女性生命故事的《月嬢》(2010)、也搬演過莎士比亞經典喜劇《仲夏夜之夢》環境劇場(2016|2019)。《雲裡的女人》(2018)、《高地來的男人》 (2020)讓更多人知道,桃園中壢一帶有許多雲南的移民,有別於大家所熟知到國民黨軍隊撤退來台路徑,他們另有一段曲折的在邊境求生續命的歷程。2021年舉辦慢島慢慢飛小

紙風車劇團

📣嚷編:圖為紙風車劇團新作客家親子劇《燈怪》,即將於7/19、7/20造訪兩廳院廣場! 紙風車劇團簡介 一群不老的大孩子 永遠的童年紙風車 1992年11月「紙風車劇團」在兒童銀鈴般的笑聲中成立了,劇場資深編導李永豐和一群藝術工作者,心理學博士吳靜吉、電影導演柯一正、戲劇編導羅北安、電影製作人徐立功, 2000年又加入編導吳念真,秉持著『兒童需要兒童劇,台灣需要台灣的兒童劇』的理念,懷著「just do it」的幹勁,創造台灣兒童戲劇夢工廠的期望。肢體、圖像、節奏、色彩組合出來紙風車式的創意,玩造型、玩視覺、玩節奏和多媒體是紙風車式的風格,像童年的紙風車一樣,帶給小朋友快樂

EX-亞洲劇團

客家籍資深劇場人林浿安與印度籍新住民藝術家江譚佳彥於2006在苗栗跨國成立。2009年起迄今連續15年獲選Taiwan Top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原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致力於跨文化劇場創作,以風格化肢體表演、意象化視覺呈現,探索與發展當代亞洲劇場新美學。秉持「實驗」與「傳承」精神,積極透過創作落實當代劇場價值,推動藝術教育養成與播種。近年多齣製作紛紛入圍重要獎項、受邀至國際藝術節,為台灣備受矚目、風格獨具的跨文化劇團。

柏格曼劇團(FC Bergman)

自2007年起創作國際的劇場與歌劇作品,總部位於比利時安特衛普。 柏格曼劇團成員史蒂夫.艾爾茨Stef Aerts、喬埃.阿格曼斯Joé Agemans、托馬斯.維斯特拉騰Thomas Verstraeten、瑪麗.芬克Marie Vinck 與德里斯.德.溫Dries De Win 、  約納斯.維米倫Jonas Vermeulen共同創作  

玖喜一生短劇制作所

📣嚷編:"「玖喜一生」成立於 2022 年末,原本打算專事速描喜劇 (sketch comedy) 的創作開發,但因為他們時而有點憂鬱,所以常把喜劇錯演成悲劇。不過反正生活總是苦樂相伴,秉持著「人有九喜,只此一生」的信念,他們決定在參透人世悲喜之前,暫時棲居於難以定義的角落,努力取悅觀眾。玖喜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