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嚷編:謝念祖(Hsieh Nien-Chu)1969年12月22日出生於臺灣臺北,可能是魔羯座,知名演員、編劇、導演,專攻導演與表演領域。
職業經歷:
•2005年:因王偉忠將《2100全民亂講》轉型為《全民大悶鍋》,謝念祖進入演藝圈,製作了《全民大悶鍋》、《全民最大黨》、《住左邊住右邊》等多項作品。
•2009年6月:成立「全民大劇團」,並擔任團長至今。
•曾任: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助理教授。
主要作品:
•電影:
•《瘋狂電視台瘋電影》(2019年):擔任編劇與導演。
•網路作品:
•《中央流行藝情中心》(2020年):擔任編劇與導演。
•電視電影:
•《最後一封情書》(2023年):擔任編劇與導演。
•電視節目:
•《2018瘋狂新聞台》(公共電視):編劇。
•《有禮不亦樂乎》(大愛電視台):編導。
•《全民大悶鍋》、《全民最大黨》(中天電視):編導。
•《兩個門牌一個家》、《江湖.com》(中視):編劇。
•《住左邊住右邊之幸福小套房》、《全民拼幸福》(三立都會台):編劇統籌。
•《妹妹》(台視):客串警衛。
•舞台劇:
•《瘋狂電視台》
•《瘋狂有限公司》
•《當岳母刺字時,媳婦是不贊成的》
•《瘋狂偶像劇》
•《大紅帽與小野狼》
•《瘋狂電視台2-選秀風雲》
•《情人哏裡出西施》
•《新年就快樂啦》
•《同學會!同鞋~》
•《瘋狂伸展台》
•《往事只能回味》
•《致‧這該死的愛》
•《賽貂蟬》
•《一村喜事》
•《喜劇黨不住》
•《因愛啟程》
媒體報導:
•新浪娛樂:報導了謝念祖在喜劇創作中的理念,強調喜劇的力量在於笑完後對人生的體悟。
•WoWoNews:報導了謝念祖三顧茅廬,邀請方芳芳參與舞台劇,展現其對劇場藝術的熱忱。
•YouTube:多次專訪謝念祖,探討其在全民大劇團的創作歷程與未來計劃。
近期演出
過往演出
多媒體影音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狂想劇場
「創作是醒著作夢」,狂想劇場以狂想為名,與社會連結,辯證與反思生活,凝聚臺灣劇場界新的創作力量。 2006 年成立,2009 年登記立案,2011年《賊變》曾入圍第十屆台新藝術獎「十大表演藝術」,劇團成立至今劇作可分為四個系列「當代新劇本」、「跨界實驗」、「文學觸發」、「紀錄劇場」等。 劇團經營以藝術總監導演廖俊凱與製作人曾瑞蘭為核心,邀請編導、設計與藝術行政等人才合作,狂想成立 18年,不斷探索劇場美學與關注社會題材,每年展演穩定,創作力旺盛,近年製作《非常上訴》、《單向封鎖》等劇作,期待提供觀眾深度多元的劇場體驗。 2024年國藝會「Taiwan Top」演藝團隊。
山東野表演坊
山東野表演坊 成立於1999年,是花蓮的第一個正式登記劇團。 我們的作品可能會在火車上、荒田中、巷弄裡、餐桌上,或是博物館、飯店房間⋯等各種非典型場域, 致力於讓表演融入花蓮的每一處角落,與觀眾共同探索空間與故事的無限可能。 自2018年以後,山東野從單純的年度徵才轉向營運型發展, 創造更多機會讓在地年輕創作者參與,也讓劇場藝術更深入在地的生活。 ※2024年獲選花蓮縣傑出演藝團隊 近年作品 2025 - 餐桌劇場 《撿,一粒》 2024 - 太平洋左岸藝術季 《只是想回家卻被錯認成返鄉青年只好努力成為人上人》 - 考古劇場《巨人踩過那
EX-亞洲劇團
客家籍資深劇場人林浿安與印度籍新住民藝術家江譚佳彥於2006在苗栗跨國成立。2009年起迄今連續15年獲選Taiwan Top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原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致力於跨文化劇場創作,以風格化肢體表演、意象化視覺呈現,探索與發展當代亞洲劇場新美學。秉持「實驗」與「傳承」精神,積極透過創作落實當代劇場價值,推動藝術教育養成與播種。近年多齣製作紛紛入圍重要獎項、受邀至國際藝術節,為台灣備受矚目、風格獨具的跨文化劇團。
柏格曼劇團(FC Bergman)
自2007年起創作國際的劇場與歌劇作品,總部位於比利時安特衛普。 柏格曼劇團成員史蒂夫.艾爾茨Stef Aerts、喬埃.阿格曼斯Joé Agemans、托馬斯.維斯特拉騰Thomas Verstraeten、瑪麗.芬克Marie Vinck 與德里斯.德.溫Dries De Win 、 約納斯.維米倫Jonas Vermeulen共同創作
臺北木偶劇團
臺北木偶劇團成立於2010年,演職員以中生代為主, 平均習藝年齡達15年以上,以延續傳統布袋戲為職志, 是臺灣具活力的新生代木偶劇團之一。 臺北木偶劇團以承襲傳統藝術、創造精緻藝術之精神, 持續尋找傳統、發掘傳統, 發揮過去習藝時所累積的豐富經驗,以認真、用心的製作方針, 在不拘泥于傳統木偶劇之創作形式下, 以多元及多變的木偶劇場藝術特色,創作出更細膩、精緻的表演方式, 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感受不同以往的布袋戲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