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最後更新 | 2025.05.16

新聞來源 | PAR表演藝術雜誌

「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 5種合作展現無限可能

作者: 文字|李秋玫 照片提供|朱宗慶打擊樂團 版面編輯|嚷嚷社
分享

 

 

年初由Z世代主導的第一季音樂會《加乘效應》廣受好評後,朱宗慶打擊樂團即將推出第二季音樂會《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是同系列第四次登場。更特別的是,這次五個「好朋友」,是過去沒合作過的音樂表現方式!分別是大提琴、笙、小號、電吉他與電子人聲樂團,也充分表現出打擊樂變化萬千的彈性及韌性。

這一季合作的5組音樂家各有風格與專長:大提琴家陳世霖演出改編自皮亞佐拉的〈Fugata〉與〈Night Club 1960〉,組曲命名為〈流轉的華彩〉,與馬林巴、鐵琴進行對話。陳世霖說:「打擊樂器火力全開,感覺很棒。這兩首我都很喜歡。探戈雖然可能是從非洲傳到美洲再到歐洲的,但它總給人一種重新出發的力量。」

敲敲打打,用節奏和音樂交朋友

國樂團笙首席陳麒米將演出朱團團員暨作曲家盧煥韋專為此次創作的新作〈織〉,以笙的吟唱性結合打擊樂,形塑細膩且有張力的音響。「我們已經排練過,音響的渲染力很強。這首樂曲演出的難度很高,音樂也很有畫面感。」陳麒米表示。

小號演奏家侯傳安則選擇了美國作曲家Nathan Daughtrey的〈Bounce〉,融合古典與爵士語彙,他笑說:「以前在美國念書的時候常吹爵士。這次沒有指揮,其實蠻有挑戰性,加上還有即興的部分,讓我很期待最終呈現的樣貌。」

電吉他及西塔琴演奏家AZeR吳欣澤將演出伊凡.特雷維諾的〈A Spiral Made of Wires〉,以流行搖滾及西塔琴的與會進入打擊樂的領域。吳欣澤提到,多年前在家中錄下呼麥的聲音被朱團欣賞進而使用,是最初的契機。「音樂就是我的日常。」他很高興這次終於有機會一起合作:「沒想到會有這麼願意實驗的正式樂團,讓我電吉他、西塔琴等什麼風格都能試。」

電子人聲樂團「尋人啟事」的演出,則由作曲家櫻井弘二將3首原創作品改編為組曲〈擊樂與人聲的一期一會〉,其中〈聽見你看見我〉。主唱DoDo說:「很開心能演唱自己的歌,也感謝櫻井老師的編曲,讓我們跟打擊樂團的互動產生不同層次的對話。」本曲特別之處,在於每位歌手皆配有效果器,聲音表情變化豐富。

共鳴的快樂會加乘

除了5組跨界合作,樂團也將重演洪千惠的〈蛇年的十二個陰晴圓缺〉。這首2001年首演於法國現代音樂節的作品,取材自《白蛇傳》,用打擊樂模擬白蛇與法海的鬥法,是朱團多年後再次詮釋的經典之一。

「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系列演出的構想最早可追溯至1989年,打擊樂以室內樂的形式邀請樂團好友共演。2008年、2011年與2024年則陸續推出不同版本,每次都引發不少回響,甚至2026年、2027年合作的「好朋友」們都已經安排好了。「讓我們驚訝的是,居然還能有這麼多不同樂器類型,能與打擊樂碰撞出新的可能!」朱團藝術總監朱宗慶說。這些合作不只是獨奏家與樂團的結合,更是一種相互刺激與回應的過程。他補充:「每次合作的音樂家怎麼選?都不是我決定的,從討論到排練的過程都很開心,大家的熱情也很明顯。」

版面編輯:15sima

朱宗慶打擊樂團啟動「奧德賽計畫」 赴希臘、迦納展開文化交流與風格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