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浩威

介紹

📣嚷編:于浩威,1987年6月6日生,雙子座,台灣歌手與演員,因演唱歌曲《我不要聽見》開始受到關注。在音樂劇領域,他參與了多部作品,包括臺北愛樂的《宅男的異想世界》(2007)、《老鼠娶親》(2008)以及廣藝基金會的《天天想你》(2014)等。他在這些作品中展現了精湛的演技與歌唱實力。

在音樂劇《熱帶天使》中,于浩威飾演主角林逸平。該劇改編自文學大師陳千武的經典小說集《獵女犯》,由導演林孟寰、陳侑汝精心打造。故事講述台籍青年林逸平在二戰期間被日軍徵召,前往南洋戰場,與慰安婦賴莎琳相遇,兩人在戰火中建立了深厚的情感。 

除了音樂劇,于浩威也活躍於電視劇和電影領域。他曾參演電視劇《微笑Pasta》(2006年)、《勇士們》(2011年)以及《黃金歲月》(2021年)等。在電影方面,他於2024年出演了《看到靈魂的那隻眼 師公》,飾演角色柯楠。作為一位多才多藝的藝人,于浩威在歌唱、舞台劇和影視作品中均有出色表現。

 

近期音樂劇演出

 

過往劇場演出

 

音樂作品

專輯

 

電視劇

年份 頻道 劇名 角色    
2006年   台視、三立都會台   《微笑Pasta》 蚊子
2008年 華視 《三明治先生》 孫嘉偉
2010年 公視 《顏色》 天齊
2011年 台視、三立都會台 《勇士們》 曾紹林
2019年 台視、東森綜合台 《如果愛,重來》 健身教練
2019年 華視 《守著陽光守著你》 籃球隊球員
2021年 大愛電視台 孫翠鳳歌仔戲高僧傳-《馬鳴菩薩》    摩揭陀國國王      
  民視 《黃金歲月》 王大衛(David)
    《市井豪門》
  烏秋

 

電影

年份 片名 角色
2024年   《看到靈魂的那隻眼 師公》   柯楠  

 

引用請註明嚷嚷社,資料來源12

近期演出

過往演出

劇照

多媒體影音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IATC TW 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

國際劇評人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re Critics, IATC)於1954年成立,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轄下B級組職,以集合全球劇場工作者與評論人、書寫者,進行劇場書寫與研究的文化交流為宗旨,每兩年舉辦全球年會。「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IATC TW)於2006年8月立案,設立宗旨為致力於提升國內劇場評論之專業精神、促進國內外劇場評論之交流、提高劇場藝術之生態發展與品質,積極建立評論書寫的發表介面及與世界接軌的協作平台。2017年選舉第二屆理監事代表會,重新進行資源整合及組織更新,是一兼容不同領域評論者、不同位置書寫者的文藝團體。  

飛人集社劇團

飛人集社劇團成立於2004年5月,團長為石佩玉。「飛人」取其諧音「非人」,同時意指在劇場行走各處、自由飛行的藝術創作者集合之所。製作規格定位為「以多元複合的精神製作/創作小規模、並挑戰傳統觀賞距離的表演藝術作品」。 飛人將偶的定義放到最大,希望能透過「操作」「運用」讓「沒有生命的物件(包括戲偶)」可以傳遞戲劇情感,以小寓大,以實踐「無物不成偶」之境界。 劇團草創初期以「偶」為主要創作元素,著重「人偶同台」的表演形式與「寫實空間」的運用。作品多探討女性成長過程並以成人為主要觀眾對象。該時期作品曾多次獲台新藝術獎提名。 2010年至2016年,劇團轉型進入第二階段「國內外品牌

EX-亞洲劇團

客家籍資深劇場人林浿安與印度籍新住民藝術家江譚佳彥於2006在苗栗跨國成立。2009年起迄今連續15年獲選Taiwan Top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原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致力於跨文化劇場創作,以風格化肢體表演、意象化視覺呈現,探索與發展當代亞洲劇場新美學。秉持「實驗」與「傳承」精神,積極透過創作落實當代劇場價值,推動藝術教育養成與播種。近年多齣製作紛紛入圍重要獎項、受邀至國際藝術節,為台灣備受矚目、風格獨具的跨文化劇團。

春河劇團

春天枝芽並茂萬物復甦 純淨無暇的河水滋養著生命繼續延續下去 新氣象的季節裡滾動的河水 賦予新的生命遠遠流長於將來 原名春禾劇團,創立於2000年,團長郎祖筠小姐以她多年豐富的傳媒經營累積及舞台創作、製作、表演經驗,兼以深刻女性睿智視野之舞台形象,引領劇場風騷。 2016年更名為春河劇團,並於同年5月推出舞台劇《千年婆媳夾心餅-我妻我母我丈母娘》重返演出舞台。2016-2017年間《我妻我母我丈母娘》全台巡迴25場,一票難求。2018推出經典音樂劇《愛情哇沙米》口碑加演全台17場次。2019年家庭溫馨喜劇《當我們同在一起》,全臺開心演出9場,觀眾在歡笑之餘,更多心靈的感動。 一

拾陸製作

臺灣當代魔術劇場團隊,擅長以魔術作為藝術創作手法,將神奇槓桿出另一層的美好。 2020年由魔術師與劇場創作者林陸傑於宜蘭立案,為臺灣唯一將魔術作為敘事載體,並成為劇場創作主軸的團體。近年作品專注於生命的自我認同,以真實事件解構重組,時常出現幻象和敘事並行,找尋魔術與日常生活中的情誼共感。除了神奇有趣,魔術也可以表現孤獨嗎?那魔術可不可以講述死亡?魔術的本質是神奇,然而這份魔幻卻極少被魔術師拿來使用描述人們所生活的世界,傳達除了驚喜之外的意義表達。 藝術總監林陸傑近年之魔術劇場作品,屢獲國家兩廳院、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國泰基金會、玉山銀行、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台灣大學等機構支持。 __

日本飛行船劇團

兒童劇劇團,2025即將演出 #小飛俠彼得潘 臺灣限定 中文配音 由日本演員 全程聽國語進行演出   客服 02-2778-5596 週一~週五8:30-17:30(例假日除外) Line ID:@wara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