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廳,度曲臨風Ⅴ~哭不出來

2025.03.15 (六)
早鳥優惠

2025/1/15早鳥8折

在花廳,度曲臨風Ⅴ~哭不出來

  • 演出全長

    90分鐘

  • 場次時間

    2025.03.15 (六) 18:00、2025.03.15 (六) 16:00

  • 演出單位

    風城崑劇團

  • 演出地點

    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大花廳 臺中市霧峰區民生路26號

  • 演出團隊

    劇團風城崑劇團、演出者風城崑劇團

  • 內容簡介

    在花廳,度曲臨風Ⅴ~哭不出來

     

    崑曲為世界文化遺產,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的大花廳,是台灣碩果僅存的福州式戲台,為清代文人雅士品茗看戲之所。在國定古蹟觀賞無形文化遺產,兩相結合更能讓觀眾沉浸在古意盎然的氛圍中。自2021起,本團已連續四年在霧峰林家大花廳,舉辦【在花廳,度曲臨風Ⅰ~Ⅳ】系列演出,推出《西廂記•跳牆著棋》、《長生殿•絮閣》、《紅梨記•亭會》、《爛柯山•逼休》、《玉簪記•偷詩》、《浣紗記•寄子》、《長生殿•小宴》及《爛柯山•潑水》等劇目。

     

    2025年【在花廳,度曲臨風Ⅴ~哭不出來】,是本團第五次在大花廳演出,透過崑劇《蝴蝶夢•說親回話》和《獅吼記•跪池》兩齣折子戲,在故事歷程中看女性如何自主成長,實現自我價值,即使面對周遭環境和親友的不諒解,依然勇於為自己而活,顛覆傳統「男尊女卑」、「夫為妻綱」、「夫死守節」等教條,轉而探討女性的人身自主權和夫妻相處之道。劇情輕鬆詼諧,展現崑曲精緻而又貼近生活的一面,絕對讓觀眾「哭不出來!」


    【演出資訊】

    ◆演出日期:2025/3/15(六)

    ◆演出地點: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大花廳(台中市霧峰區民生路26號)

    ◆場次時間:午場4:00~5:30pm、晚場6:00~7:30pm,共2場。

    ◆演出戲碼:崑劇《蝴蝶夢•說親回話》+《獅吼記•跪池》(午場及晚場皆演出相同兩個折子戲)

    ◆節目長度:每場約90分鐘(含導聆,無中場休息)

     

    【劇情簡介】

    崑劇《蝴蝶夢•說親回話》

    《蝴蝶夢》又名《莊子試妻》,明末馮夢龍小說《警世通言》第二卷《莊子休鼓盆成大道》和謝弘儀著傳奇崑劇劇本《蝴蝶夢》是最早的兩個故事完本。描述莊周雲遊荒山,見白骨骷髏而興歎,感慨之餘在林間睏寐。夢中蝴蝶飛舞,荒山骷髏與他辯論生有何歡?死又何苦?夢醒後在野外遇一寡婦搧墳,莊周問她為何搧墳?寡婦告知待墳一乾便可再嫁。歸家後,莊周與其妻田氏談及此事,田氏表示對丈夫忠心不二,決不像那寡婦一般無情,但莊周並不相信,決定試探妻子是否忠誠。莊周假病詐死,幻化為楚國王孫,又將夢中之蝴蝶點化成蒼頭(老僕)和書僮,前去靈堂祭奠莊周並借此試妻。田氏見楚王孫風流瀟灑,頓生愛慕之情,央求蒼頭說親成功。等到入洞房時,王孫忽得暴疾,急需人腦醫病,田氏便劈開棺材,想取莊子的腦髓來救治楚王孫。莊周忽然活坐而起,鼓盆而歌,然後出家修道。


    〈說親回話〉描寫田氏自從見了風流俊雅的楚王孫,心中不覺動情,整日茶飯不思,便請求蒼頭為其說親。蒼頭受主人指使,借著朦朧醉意來看望田氏。田氏急切地探問王孫情況,當她得知楚王孫尚未娶親,且落花有意流水亦有情,田氏極為欣喜,請蒼頭回去說合,並要求立刻成親。在〈說親〉和〈回話〉中,旦(田氏)和丑(老蒼頭)有非常精彩的對手戲,人物形象鮮明。田氏更衝破世俗「夫死守節」的義務及崇高的道德標準,在莊周靈堂裡,勇氣十足的田氏從一襲白色孝服袖中,掏出艷紅的手絹,強烈表達她追求幸福的渴望。

     

     

    崑劇《獅吼記•跪池》

    《獅吼記》是一齣非常特別的「家暴」輕喜劇,由明朝汪廷訥所撰。描寫書生陳慥,字季常,個性風流且喜好宴遊;其妻柳氏悍妒,陳季常甚為懼內,蘇東坡曾作詩「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這個故事後來衍生了「河東獅吼」和「季常之癖」兩句成語,比喻悍妒的妻子大發雌威,以及丈夫懼內怕老婆之意。

     

    〈跪池〉描述蘇東坡邀陳季常賞花遊春,柳氏疑心同行必有妓女,執意不肯放行。陳季常苦苦哀求,柳氏便與陳季常約定,此行若有妓女,回家要責打藜杖一百下。為圖眼前一樂,陳季常欣然同意而去。柳氏還是不放心,暗中派遣家僕前往遊春地一探究竟,發現果然有歌妓相陪。柳氏氣極,隔天準備青藜杖責打陳季常,又將丈夫罰跪在家門內池塘邊。此時正好蘇東坡到訪,見狀與柳氏評理,又觸犯柳氏尚無子嗣之禁忌,火上加油的結果,反被柳氏逐出門去。

     

     

    【劇團簡介】

    崑曲如此曼妙,但有許多人一輩子都看不到;因此,我們致力於傳遞這份美好。風城崑劇團成立於2011年,為台灣最早立案於台北以外的崑劇團,長年於各縣市舉辦崑劇經典與創新劇目巡迴演出,積極開拓藝文新觀眾。劇團主要演員自1991年文建會「崑曲傳習計畫」創辦以來,習藝三十餘年,向海內外崑劇名家習得超過40齣經典折子戲。在深厚的經典劇目底蘊中,兼顧新編劇目及舊戲改編的創作能力。2015年和2017年分別以新編崑劇《風城奇緣》及《大地之淚》榮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優選劇本,並於隔年搬上舞台於各地巡演。

     

    風城崑劇團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WindyCityKunqu

     

    【崑曲簡介】

    崑曲又稱為崑山腔、水磨腔或崑劇,是古老而典雅的劇種,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自清代就已有崑曲戲班在台灣演出。其樂曲豐富細膩,舞蹈性極強,數個世紀以來,對其他劇種之影響既深且遠,迄今仍居於領袖群倫之地位,被稱為「百戲之母」。


    從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末,崑曲曾在造成長達二百餘年的社會性癡迷,而且人們對它的癡迷程度幾乎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地步,著名學者余秋雨在其著作《兩個世紀的癡迷》中曾指出:「整個十七、十八世紀,基本上屬於崑曲世紀。」又說:「在藝術文化充分成熟之後有幾種群體性癡迷值得注意,第一是唐詩,第二是書法,而第三,是崑曲。唐詩、書法雖然興盛也不會出現萬眾歡騰的場面,但崑曲做到了。」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第一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産」,共有19個瀕於失傳的無形文化資產列入名單,百戲之母的崑曲藝術在批准專案中名列榜首

     

    ◆主辦及演出單位:風城崑劇團

    ◆指導單位: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協辦單位:林本堂股份有限公司、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

     

  • 注意事項

    ◆開放時間:演出前30分鐘開放觀眾入場(看戲觀眾無需另行購買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入園門票,但進場後只能在大花廳遊憩;若要完整參訪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請於下午2點前另行購買園區門票入場,下午3點園區清場)

    ◆演出全長:每場約90分鐘(無中場休息)

    ◆字幕語言:為維護古蹟之美,演出無投影字幕(有中文節目單)

    ◆演前導聆:演出前有中文導聆

    ◆到場注意事項:一人一票,憑票入場,對號入座

則推文
尚未登入

    相關演出

    同場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