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佾玲

介紹

📣嚷編:蔡佾玲(Tsai Yiling)

蔡佾玲,《我為你押韻——情歌》的維英,臺灣演員,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之後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取得表演創作碩士學位(MA Performance Making, 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

 

職業經歷:

晃晃跨幅町藝術總監:蔡佾玲擔任「晃晃跨幅町」劇團的藝術總監,該劇團致力於探索劇場的多種可能性,推出多部創新作品。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助理教授:她目前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擔任助理教授,培育新一代的戲劇人才。

• 自2002年至2023年,蔡佾玲參與了近七十齣劇場公開售票演出,作品風格多元,涵蓋西方古典、通俗喜劇、寫實主義、肢體劇場、音樂劇等。

 

主要作品:

• 《我為你押韻——情歌》:飾演維英,該角色能歌善舞,甜美靈動,深受觀眾喜愛。

• 《酒神的女信徒》:在三百多位演員中脫穎而出,飾演皇后愛格薇(Agave)。

• 《葉瑪》:受導演特爾左布勒斯指定,擔任女主角。

• 《愛的落幕》:與法國編導帕斯卡·朗貝爾合作,挑戰逾六十分鐘的詩意獨白。

《妳歌》(2024):在這部劇場作品中,蔡佾玲飾演堅韌溫柔的歌者「鳳姐」,該角色深入人心,展現了她精湛的演技。

《落英》(2024):與許瑩美聯手主演的作品,於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演出,展現了她在劇場表演上的多樣性與深度。

 

媒體報導:

• 蔡佾玲的演員訓練背景完整,從學院出發,累積十餘年的劇場演出經歷,身體裡潛藏多元的台灣文化,能融合並適應多重風格的表演語彙。

 

資料來源:12345

近期演出

過往演出

劇照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52PRO!劇團(ゴツプロ!52pro!)

下北沢を中心に芝居を上演している集団。 以下北澤為據點的劇場製作集團。 Shimokitazawa-based theater production group. ゴツプロ合同会社 成立日期: 2016年7月12日 代表: 長崎幹広 統括製作人: 塚原大助 地址: 〒155-0033 東京都世田谷區代田4丁目9番19號 日星大樓203號室 電話/傳真: 03-6379-4972 業務內容 電影、舞台劇的公演及活動策劃、製作、運營及相關承包業務 與演員、藝人、作家、導演的經紀管理相關業務 人才培訓、教育、研討會及講座等活動的策劃、

台北新劇團

財團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會為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公亮)於1988年所發起。設立宗旨為透過國際(含兩岸)交流活動,推展台灣工商企業之經營管理、醫學研究、藝文及相關活動。現任董事長為曾志朗先生,執行長為辜懷群女士。 1991年成立京劇推廣組,在執行長辜懷群的推動下,邀請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寶春與京劇界精英,多次推出精緻的經典好戲,並組團至歐、美、日等各國演出,於國際間宣揚傳統中華文化;連年多次赴各地偏遠學校巡演,培養戲劇人口並從事紮根工作。期間多次接受相關單位之委託,承辦多項綜合性大型表演藝術活動。 1997年成立台北新劇團,集合海內外專業青年同好,定期公演【新老戲】,並巡迴大陸,以戲會

山東野表演坊

山東野表演坊 成立於1999年,是花蓮的第一個正式登記劇團。 我們的作品可能會在火車上、荒田中、巷弄裡、餐桌上,或是博物館、飯店房間⋯等各種非典型場域, 致力於讓表演融入花蓮的每一處角落,與觀眾共同探索空間與故事的無限可能。 自2018年以後,山東野從單純的年度徵才轉向營運型發展, 創造更多機會讓在地年輕創作者參與,也讓劇場藝術更深入在地的生活。 ※2024年獲選花蓮縣傑出演藝團隊   近年作品 2024 - 太平洋左岸藝術季 《只是想回家卻被錯認成返鄉青年只好努力成為人上人》 - 考古劇場《巨人踩過那座山》 - 台語主流計畫《這酒是人聲》 - 餐

春河劇團

春天枝芽並茂萬物復甦 純淨無暇的河水滋養著生命繼續延續下去 新氣象的季節裡滾動的河水 賦予新的生命遠遠流長於將來 原名春禾劇團,創立於2000年,團長郎祖筠小姐以她多年豐富的傳媒經營累積及舞台創作、製作、表演經驗,兼以深刻女性睿智視野之舞台形象,引領劇場風騷。 2016年更名為春河劇團,並於同年5月推出舞台劇《千年婆媳夾心餅-我妻我母我丈母娘》重返演出舞台。2016-2017年間《我妻我母我丈母娘》全台巡迴25場,一票難求。2018推出經典音樂劇《愛情哇沙米》口碑加演全台17場次。2019年家庭溫馨喜劇《當我們同在一起》,全臺開心演出9場,觀眾在歡笑之餘,更多心靈的感動。 一

SML 樂劇創製股份有限公司

SML樂劇創製,簡稱SML(Storytellers Musical Lab),是由臺灣音樂劇創作者林孟寰(大資)與雷昇共同創立,秉持的核心理念為:「故事」、「音樂」與「實驗精神」。 除了原創音樂劇作品由創作發想到登台製作、由小至大(S.M.L.)的孵化過程,SML更希望藉由版權音樂劇的引進製作、新媒體合作等推廣方式,提供更多元化的內容產品,並為其尋找相應適當的呈現規格,探索開發臺灣音樂劇的各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