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聖

介紹

📣嚷編:魏德聖(Wei Te-Sheng)

魏德聖,1969年8月16日,獅子座,出生於臺灣臺南市永康區,是最知名的臺灣電影導演與編劇之一,果子電影創辦人。2024年帶著最新作品《BIG》北美巡迴。

 

職業經歷:

•《海角七號》(2008年):魏德聖自編自導的電影,取得超過5.3億新臺幣的票房,成為臺灣影史上最賣座的國片之一。

•《賽德克·巴萊》(2011年):籌劃長達十二年,跨國動員兩萬人拍攝的史詩英雄電影,榮獲第48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KANO》(2014年):擔任監製,該片講述嘉農棒球隊的故事,深受觀眾喜愛。

•《52 Hz I Love You》(2017年):自編自導的音樂愛情電影,展現臺北城市的浪漫風情。

•《BIG》(2023年):執導的暖心電影,講述不同背景的六個家庭在兒癌病房中共同經歷的故事。

 

近期動態:

•2024年,魏德聖攜新作《BIG》進行北美巡迴放映,與觀眾分享創作歷程。

•2024年,魏德聖透露與中影董事長郭台強的債務問題已達成和解,顯示其過去數年為《臺灣三部曲》投入的心血。

 

主要作品:

短篇劇情電影:

•《夕顏》(1995年)

•《對話三部》(1996年)

•《黎明之前》(1997年)

•《七月天》(1999年)

•《賽德克·巴萊》試拍片(2003年)

•《雨過天晴》(2009年)

•《10+10》之〈登場〉(2011年)

 

長篇劇情電影:

•《海角七號》(2008年)

•《賽德克·巴萊》(2011年)

•《KANO》(2014年)

•《52 Hz I Love You》(2017年)

•《幸福路上》(2017年,配音)

•《轉彎之後》(2018年,監製)

•《BIG》(2023年)

 

媒體報導:

•《自由時報》:專訪魏德聖談新計劃「偉大的事」,當業務整合英雄團隊。

•《三立新聞網》:報導魏德聖導演推動《臺灣三部曲》計劃。

•《ETtoday新聞雲》:報導《臺灣三部曲》集資情況,8天內達成2000萬目標。

 

資料來源:12345

過往演出

多媒體影音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童歡藝術有限公司

2025即將演出,#超人力霸王舞台劇In_Taiwan_2025PLUS⁺、#小飛俠彼得潘 臺灣限定 中文配音 由日本演員 全程聽國語進行演出   #超人力霸王舞台劇In_Taiwan_2025PLUS⁺ 2025年󠀠1月10日起獨步全球 臺灣上演! #登場角色 ➖超人力霸王雅克、➖超人力霸王傑洛、➖超人力霸王七號、➖超人力霸王傑特、➖超人力霸王布雷薩、➖阿斯加隆、➖鏡騎士、➖詹博特、➖詹博奈、➖紅蓮火焰、➖YouPi   客服 02-2778-5596 週一~週五8:30-17:30(例假日除外) Line ID:@warawa

臺北木偶劇團

臺北木偶劇團成立於2010年,演職員以中生代為主, 平均習藝年齡達15年以上,以延續傳統布袋戲為職志, 是臺灣具活力的新生代木偶劇團之一。 臺北木偶劇團以承襲傳統藝術、創造精緻藝術之精神, 持續尋找傳統、發掘傳統, 發揮過去習藝時所累積的豐富經驗,以認真、用心的製作方針, 在不拘泥于傳統木偶劇之創作形式下, 以多元及多變的木偶劇場藝術特色,創作出更細膩、精緻的表演方式, 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感受不同以往的布袋戲饗宴。  

拾陸製作

臺灣當代魔術劇場團隊,擅長以魔術作為藝術創作手法,將神奇槓桿出另一層的美好。 2020年由魔術師與劇場創作者林陸傑於宜蘭立案,為臺灣唯一將魔術作為敘事載體,並成為劇場創作主軸的團體。近年作品專注於生命的自我認同,以真實事件解構重組,時常出現幻象和敘事並行,找尋魔術與日常生活中的情誼共感。除了神奇有趣,魔術也可以表現孤獨嗎?那魔術可不可以講述死亡?魔術的本質是神奇,然而這份魔幻卻極少被魔術師拿來使用描述人們所生活的世界,傳達除了驚喜之外的意義表達。 藝術總監林陸傑近年之魔術劇場作品,屢獲國家兩廳院、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國泰基金會、玉山銀行、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台灣大學等機構支持。 __

狂想劇場

「創作是醒著作夢」,狂想劇場以狂想為名,與社會連結,辯證與反思生活,凝聚臺灣劇場界新的創作力量。 2006 年成立,2009 年登記立案,2011年《賊變》曾入圍第十屆台新藝術獎「十大表演藝術」,劇團成立至今劇作可分為四個系列「當代新劇本」、「跨界實驗」、「文學觸發」、「紀錄劇場」等。 劇團經營以藝術總監導演廖俊凱與製作人曾瑞蘭為核心,邀請編導、設計與藝術行政等人才合作,狂想成立 18年,不斷探索劇場美學與關注社會題材,每年展演穩定,創作力旺盛,近年製作《非常上訴》、《單向封鎖》等劇作,期待提供觀眾深度多元的劇場體驗。 2024年國藝會「Taiwan Top」演藝團隊。

山東野表演坊

山東野表演坊 成立於1999年,是花蓮的第一個正式登記劇團。 我們的作品可能會在火車上、荒田中、巷弄裡、餐桌上,或是博物館、飯店房間⋯等各種非典型場域, 致力於讓表演融入花蓮的每一處角落,與觀眾共同探索空間與故事的無限可能。 自2018年以後,山東野從單純的年度徵才轉向營運型發展, 創造更多機會讓在地年輕創作者參與,也讓劇場藝術更深入在地的生活。 ※2024年獲選花蓮縣傑出演藝團隊   近年作品 2024 - 太平洋左岸藝術季 《只是想回家卻被錯認成返鄉青年只好努力成為人上人》 - 考古劇場《巨人踩過那座山》 - 台語主流計畫《這酒是人聲》 - 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