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利(角色)

介紹

救援小英雄 赫利(Helly)翱翔在天際 展翅高飛

赫利(Helly)是一架活潑的小型直升機機器人,他負責執行空中偵查與支援,為救援行動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赫利的特點 翱翔在天際 展翅高飛

職責: 作為救援隊的空中支援者,赫利主要負責偵查、快速定位事故現場,並運送物資和協助救援。
外觀: 他的設計基於一架綠色的小型直升機,變形後擁有旋翼和雙腿,能在空中和地面之間自由切換。
個性: 赫利機智、幽默且富有活力,是團隊的開心果,經常用他的樂觀態度鼓舞夥伴。
技能: 他能快速飛行,擁有優秀的視野與敏捷的操作能力,能輕鬆應對高空或困難地形的救援任務。

 

赫利遭遇危機的故事

旋翼受損的危機

有一次,赫利在一場空中救援行動時,遇到大風暴。他的旋翼被突然吹來的樹枝擊中,導致飛行不穩。雖然他及時發出求助信號,但強風讓赫利無法安全著陸。波力和羅伊迅速趕到現場,安寶則準備好醫療設備隨時待命。最終,波力通過無線電指揮,幫助赫利穩定飛行,而羅伊用吊臂協助他安全降落。經過團隊的通力合作,赫利成功脫險,並在修復後重返空中。

被卡住的吊鉤

在一次高空救援任務中,赫利需要用吊鉤運送救援物資。可是他的吊鉤意外被困在建築物的鋼架中,無法脫身。赫利嘗試自行解開吊鉤,但越掙扎越卡緊。在這緊要關頭,波力和羅伊迅速趕到,羅伊用他的多功能臂穩定鋼架,波力則從地面指導赫利的角度調整,最終成功解開吊鉤。這次事件讓赫利更加意識到救援行動中細心與協作的重要性。

 

圖片:東禾數位行銷有限公司

近期演出

過往演出

劇照

多媒體影音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七転演劇部

七転演劇部由劇場工作者林靖雁創立,並由其擔任部長,自2017年開始推出作品,並於2024年8月正式登記立案。劇團目前的創作聚焦於兩大主軸:「七罪系列」與「單人表演系列」。 「七罪系列」旨在以嶄新的敘事手法重新詮釋「七宗罪」的概念,探討社會少數族群在生存中所面臨的複雜困境,打破傳統二元對立的觀念。在製作層面上,劇團積極與台灣新生代文本創作者合作,目前已經完成了由林靖雁所著的《容我羞恥於美好與芬芳》(代表色慾)以及鄭智源創作的《我總是羨慕有魔法的人》(代表忌妒)。接下來,劇團將演出代表暴食與懶惰的命題式文本。 「單人表演系列」則更為個人化,聚焦於林靖雁的個人生命歷程,藉由他的故事反映出

台北新劇團

財團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會為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公亮)於1988年所發起。設立宗旨為透過國際(含兩岸)交流活動,推展台灣工商企業之經營管理、醫學研究、藝文及相關活動。現任董事長為曾志朗先生,執行長為辜懷群女士。 1991年成立京劇推廣組,在執行長辜懷群的推動下,邀請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寶春與京劇界精英,多次推出精緻的經典好戲,並組團至歐、美、日等各國演出,於國際間宣揚傳統中華文化;連年多次赴各地偏遠學校巡演,培養戲劇人口並從事紮根工作。期間多次接受相關單位之委託,承辦多項綜合性大型表演藝術活動。 1997年成立台北新劇團,集合海內外專業青年同好,定期公演【新老戲】,並巡迴大陸,以戲會

EX-亞洲劇團

客家籍資深劇場人林浿安與印度籍新住民藝術家江譚佳彥於2006在苗栗跨國成立。2009年起迄今連續15年獲選Taiwan Top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原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致力於跨文化劇場創作,以風格化肢體表演、意象化視覺呈現,探索與發展當代亞洲劇場新美學。秉持「實驗」與「傳承」精神,積極透過創作落實當代劇場價值,推動藝術教育養成與播種。近年多齣製作紛紛入圍重要獎項、受邀至國際藝術節,為台灣備受矚目、風格獨具的跨文化劇團。

柏格曼劇團(FC Bergman)

自2007年起創作國際的劇場與歌劇作品,總部位於比利時安特衛普。 柏格曼劇團成員史蒂夫.艾爾茨Stef Aerts、喬埃.阿格曼斯Joé Agemans、托馬斯.維斯特拉騰Thomas Verstraeten、瑪麗.芬克Marie Vinck 與德里斯.德.溫Dries De Win 、  約納斯.維米倫Jonas Vermeulen共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