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克發(LAU Kek-huat)

介紹

📣嚷編:廖克發 Lau Kek huat(馬來語) 1979年,台灣導演,在蜂鳥影像  HummingBird Production 擔任媒體藝術工作者,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實佻遠(Sitiawan),是馬來西亞華裔。2011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研究所並定居在台灣,目前已取得中華民國身份證。
他曾
參與2013年的侯孝賢導演執導的金馬學院,也曾任臺灣國家地理頻道攝影師。 作品常探討東南亞華人歷史議題,但他的紀錄片《不即不離》(Absent Without Leave)和《還有一些樹》(The Tree Remembers)至今在馬來西亞仍受審查限制,無法播放。廖克發則將電影改為線上上映,讓大馬觀眾朋友免費收看。

作品

劇情短片

 

紀錄短片

 

紀錄長片

 

劇情長片

 

動畫長片

 

獎項紀錄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2019年 第56屆金馬獎 最佳新導演 《菠蘿蜜》 提名
2022年 第59屆金馬獎 最佳紀錄短片     《一邊星星 一邊海浪》    提名
2024年    第26屆台北電影獎      最佳紀錄片 《由島至島》 獲獎
百萬首獎 獲獎

 

引用請註明嚷嚷社,資料來源 1. 2.
 

過往演出

多媒體影音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EX-亞洲劇團

客家籍資深劇場人林浿安與印度籍新住民藝術家江譚佳彥於2006在苗栗跨國成立。2009年起迄今連續15年獲選Taiwan Top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原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致力於跨文化劇場創作,以風格化肢體表演、意象化視覺呈現,探索與發展當代亞洲劇場新美學。秉持「實驗」與「傳承」精神,積極透過創作落實當代劇場價值,推動藝術教育養成與播種。近年多齣製作紛紛入圍重要獎項、受邀至國際藝術節,為台灣備受矚目、風格獨具的跨文化劇團。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

「走出了劇場,長大之後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不要對社會冷漠、不要對世界轉身,把能分享的給有需要的人事物,改變就會從你身上發生。」—余浩瑋 「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與光明,「藝」術能啟發自我成為完整的人,「盟」有跨域連結、攜手努力的意涵。青藝盟選擇以劇場為媒介,啟發創造力、思考力,透過戲劇教育的真實體驗發揮藝術的魔力,啟蒙青少年自我發展,創造臺灣永續的未來。 創辦人余浩瑋於2000年踏入劇場領域,2006年創立「青藝盟(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接手辦理「花樣戲劇節」至今已屆24年,花樣最重要的意義不只是孕育人才而是陪著青少年找到自己,並理解自己、別人與社會之間的角色關係,繼而能夠擁有信念

七転演劇部

七転演劇部由劇場工作者林靖雁創立,並由其擔任部長,自2017年開始推出作品,並於2024年8月正式登記立案。劇團目前的創作聚焦於兩大主軸:「七罪系列」與「單人表演系列」。 「七罪系列」旨在以嶄新的敘事手法重新詮釋「七宗罪」的概念,探討社會少數族群在生存中所面臨的複雜困境,打破傳統二元對立的觀念。在製作層面上,劇團積極與台灣新生代文本創作者合作,目前已經完成了由林靖雁所著的《容我羞恥於美好與芬芳》(代表色慾)以及鄭智源創作的《我總是羨慕有魔法的人》(代表忌妒)。接下來,劇團將演出代表暴食與懶惰的命題式文本。 「單人表演系列」則更為個人化,聚焦於林靖雁的個人生命歷程,藉由他的故事反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