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煜典

介紹

📣嚷編:陳煜典(Chen Yu-Dian)

 

陳煜典,居住與工作於臺北,導演。以「劇場」作為主要展演形式之創作者。其編導作品主題多元,涵蓋實驗戲劇、魔術、南管、展覽、線上展演等。強調不可言說之感知經驗,以豐富錯綜的結構揭露隱而未顯的感性張力。作品曾受邀在亞維儂OFF藝術節、墨爾本藝穗節、臺北藝術節、臺北兒童藝術節、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等地演出。

 

近期作品:

《水淹台北城》(2025年):與編劇蔡逸璇合作,將於2025年5月17日至18日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高雄園區中山堂劇場演出。該作品以1911年辛亥大洪災為背景,結合傳統戲曲與現代劇場手法,呈現當代歌仔戲。

《紅頭哈諾辛》讀劇展演(2024年):於2024年臺東藝穗節期間,與劇作家邱品學合作,呈現讀劇展演,探索生命與愛的主題。

《太陽》(2024年):擔任助理導演,與四把椅子劇團合作,該劇於2024年8月8日至10日在臺北藝術節演出,改編自前川知大的作品。

 

媒體報導:

聯合報:報導陳煜典對台灣地方劇場的獨特詮釋,深入探討其劇場作品中的人性與感知。

自由時報:介紹《行過洛津》在國際舞台上的成功演出及其文化影響。

 

資料來源:12345

近期演出

過往演出

我們覺得或許你也會喜歡

拾陸製作

臺灣當代魔術劇場團隊,擅長以魔術作為藝術創作手法,將神奇槓桿出另一層的美好。 2020年由魔術師與劇場創作者林陸傑於宜蘭立案,為臺灣唯一將魔術作為敘事載體,並成為劇場創作主軸的團體。近年作品專注於生命的自我認同,以真實事件解構重組,時常出現幻象和敘事並行,找尋魔術與日常生活中的情誼共感。除了神奇有趣,魔術也可以表現孤獨嗎?那魔術可不可以講述死亡?魔術的本質是神奇,然而這份魔幻卻極少被魔術師拿來使用描述人們所生活的世界,傳達除了驚喜之外的意義表達。 藝術總監林陸傑近年之魔術劇場作品,屢獲國家兩廳院、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國泰慈善基金會、玉山銀行文教基金會、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台灣大學等機構

山東野表演坊

山東野表演坊 成立於1999年,是花蓮的第一個正式登記劇團。 我們的作品可能會在火車上、荒田中、巷弄裡、餐桌上,或是博物館、飯店房間⋯等各種非典型場域, 致力於讓表演融入花蓮的每一處角落,與觀眾共同探索空間與故事的無限可能。 自2018年以後,山東野從單純的年度徵才轉向營運型發展, 創造更多機會讓在地年輕創作者參與,也讓劇場藝術更深入在地的生活。 ※2024年獲選花蓮縣傑出演藝團隊   近年作品 2025 - 餐桌劇場 《撿,一粒》 2024 - 太平洋左岸藝術季 《只是想回家卻被錯認成返鄉青年只好努力成為人上人》 - 考古劇場《巨人踩過那

EX-亞洲劇團

客家籍資深劇場人林浿安與印度籍新住民藝術家江譚佳彥於2006在苗栗跨國成立。2009年起迄今連續15年獲選Taiwan Top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原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致力於跨文化劇場創作,以風格化肢體表演、意象化視覺呈現,探索與發展當代亞洲劇場新美學。秉持「實驗」與「傳承」精神,積極透過創作落實當代劇場價值,推動藝術教育養成與播種。近年多齣製作紛紛入圍重要獎項、受邀至國際藝術節,為台灣備受矚目、風格獨具的跨文化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