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除了即將到來的櫻花季,還有什麼活動該準備起來了?
嚷嚷社報你知,從二月開始到六月,全台有三大藝術節丶兩個場館推出系列節目:多達四十檔以上節目,加上週邊講座丶工作坊的舉辦,這些展演橫跨國際與本土、當代與傳統,融合科技、跨界、音樂與劇場藝術,不僅帶來世界級演出,更展現臺灣當代表演藝術的多元風貌。
國內外好手(好腳)神仙(妖魔)都出動了,絕對比得上桃花丶杏花丶梅花丶櫻花來得熱鬧燦爛!真是個藝術百花齊放的豐盛春天呢~~(先別管錢包的哭泣聲)
以下就來為您介紹這些藝術節和強檔系列節目,快點跟上(買票)隊伍啊!
《吉賽兒》/英國國家芭蕾舞團✕阿喀郎.汗照片(國家兩廳院提供_攝影:© Laurent Liotardo)_2025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
臺灣國際藝術節 TIFA:最多元的節目陣容,經典與跨界共存
兩廳院自2009年以來,每年春天舉辦的臺灣國際藝術節(TIFA) 以 18 檔節目、118場演出規模最為壯大,邀請世界級藝術團隊,並讓國內優秀製作同台較勁。
例如享譽國際,臺灣觀眾非常喜愛的編舞家阿喀郎・汗(Akram Khan)帶來與英國國家芭蕾舞團English National Ballet攜手打造的《吉賽兒》,融合現代舞與芭蕾,被譽為本世紀最偉大的傑作之一;法國國家夏佑劇院藝術總監哈希德・烏蘭登Rachid Ouramdane 結合極限運動與現代舞蹈,以《無涯之軀》突破劇場邊界的新維度,創造身體與心靈彼此對話的自由體驗;同時,臺灣創作有導演王嘉明結合戲曲名伶魏海敏的《女王的名字》,深入探索歷史與女性權力的辯證。
節目多元,同時可看到台灣與世界表演關注焦點的異同,就是得花較多力氣找節目,建議泡杯咖啡,用下午茶的心情來把節目過一遍,好處是可以快速取得多角元視野,有益開拓眼界。
2025 NTT Arts NOVA—羅伯.勒帕吉╳機器神╳馬戲工廠《砰!》_劇照 ©Emmanuel Burriel
藝想春天 NTT Arts NOVA:數位科技藝術,顛覆感知體驗
藝想春天 NTT Arts NOVA 是台中國家歌劇院,接替之前NTT國際藝術節推出的系列焦點節目。明確聚焦科技藝術在表演藝術的運用,好奇數位科技將如何影響觀眾感的人兒絕對會眼睛一亮。幾檔節目主打的就是透過 AI、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丶XR(延展實境)等技術,改變劇場演出的觀看方式。
例如,《日夜顛倒的唐吉訶德》探索真實與虛幻的交錯;《自由遊戲—XR身體音樂計畫》 讓觀眾戴上 VR 設備,親身參與劇場演出,顛覆傳統的觀演關係;《之間》則運用 AR技術,將演員與虛擬影像融合,創造一場跨維度的劇場體驗。這些作品展現未來表演藝術與科技結合的無限可能。
2025 NTT Arts NOVA—義大利新媒體劇場fuse《靈魂》_劇照1 ©Emmanuele Coltellac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