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校園 5 / 27開始將迎來一場開啟感官的藝術探索。《看不見的印記》聲音裝置展於 5 / 27至 5 / 29日限期舉行,結合多點聲音檔案與裝置作品,邀請觀眾以全新的聽覺體驗重新認識校園。
這次展覽由 再拒劇團 與 政大藝文中心 合作策劃,邀集來自不同背景的年輕創作者,深入校園空間記憶,以耳朵取代雙眼,捕捉那些日常卻往往被忽略的故事與線索。作品涵蓋從建築物的生成軌跡、隨身物品的來去,到學生間口耳相傳的青春話題。透過多樣的創作語彙,每位藝術家展現了其獨特的作品宇宙,為熟悉的校園注入嶄新想像。
(再拒劇團提供)
此外,日前嚷嚷社新聞「障礙藝術家在劇場,融藝嗎?不容易啊,但很多人一直在努力」中提到的自由戲劇工作者許映琪的作品〈隨處可見的怡君林清澈早逝去〉,也在此次展覽中登場。該作以政大達賢圖書館新建時發生的鳥類窗殺事件,隱喻無數學子在校園中面對的生命挫敗,呈現出唯一跳脫線性敘事邏輯的藝術語言。作品設置於達賢圖書館聯通廊道柱,全天開放供觀眾觀賞。
(再拒劇團提供)
展覽採自由體驗方式進行,觀眾可依個人喜好選擇參觀順序,無論一次走訪或分次體驗皆可。觀展時需自備可上網的手機及個人耳機,並注意行動安全。部分作品因應場地限制,將安排特定開放時段,詳情可參見下方作品介紹。
《看不見的印記》不僅是一場聲音與空間的藝術對話,更是一場關於政大校園記憶的共鳴探險,邀請觀眾帶著耳朵與心靈,在熟悉的場域中展開新的發現。
🌸 《看不見的印記》聲音裝置展作品導覽 🌸
(再拒劇團提供)
🌷 1. 張采軒〈遺失物之屋〉
科班表演者張采軒以東側門廢棄警衛室中無人招領的失物為題,創作虛構角色「警衛先生」,探索這些物品的無名身世。
📍 位置:政大東側門警衛亭
🕙 時間:每日10:00-20:00
🗣️ 本作品以臺語發音
🌷 2. 黃家曄〈蔣公碎碎念〉
機械系出身的黃家曄,以中正圖書館蔣公銅像的幽靈為靈感,展開一場穿越保密防諜年代的意識流獨白。
📍 位置:政大中正圖書館正門口
🕙 時間:全天
🌷 3. 莊郁芳〈政大政大真正大〉
資深劇場工作者莊郁芳以婚友中心會員自我介紹串聯校園記憶,幽默反映戒嚴到解嚴的時代變遷。
📍 位置:中正圖書館下方閱讀區(狗洞)
🕙 時間:全天
🌷 4. 藍浩之〈現今風景〉、〈舊時回憶〉
政大校友藍浩之以自身學生經歷及對現今政大學生的訪談對比,呈現跨越二十年的校園光景。
📍 位置:
4-1〈現今風景〉行政大樓側邊公佈欄(全天)
4-2〈舊時回憶〉藝文中心四樓大廳後側桌椅區(每日08:00-21:30)
(再拒劇團提供)
🌷 5. 黃琳晶〈風吹過鋼筋:一位工人的時空迴響〉
獸醫、博物館與表演藝術背景的黃琳晶,以虛構工人角色重述傳播學院建築歷史。
📍 位置:政大傳播學院下方風雩走廊
🕙 時間:每日08:00-21:00
🌷 6. 林岳德〈政大難騎腳踏車〉
從台大戲劇所到桃園社造,林岳德以腳踏車為舞台,帶領觀眾一邊騎車吹風,一邊聆聽故事。
📍 位置:政大藝文中心星空廣場
🕙 時間:每日10:00-20:00
🌷 7. 許雅媛〈一起散步20分鐘的關係〉
邀觀眾用一段20分鐘故事散步指南溪畔,交換一天中的陪伴與思緒。
📍 位置:政大藝文中心四樓大廳右側落地窗
🕙 時間:每日08:00-21:00
🌷 8. 許映琪〈隨處可見的怡君林清澈早逝去〉
以鳥類窗殺事件隱喻校園生命挫敗,唯一跳脫線性敘事邏輯的作品。
📍 位置:政大達賢圖書館聯通廊道柱
🕙 時間:全日
撰稿編輯:陳盈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