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飯》:一碗飯、一齣戲、一家人的信仰與堅持
你能想像嗎?一碗「王爺飯」,竟然能把一整個家黏在一起,而且還傳承了七十年的戲班精神。真快樂掌中劇團的《王爺飯》,不只是一場戲,更像是一道獻給信仰、家庭和傳統的「生命料理」。
由被稱為「人間國寶」的布袋戲前輩江賜美擔任藝術總監,搭配炙手可熱的導演薛美華,這部作品完美結合了經驗與創新、傳統與現代,帶觀眾一起感受布袋戲演師家族幕前幕後的真實人生。
一位阿嬤級女力演師的傳奇人生
江賜美阿嬤 1933 年出生,16 歲就站上布袋戲後台當主演,那可是當時很少有女性能做到的事(當時女性操偶還會被視為禁忌)。由於家裡人在演布袋戲,,從站在戲台邊上唱曲開始到上陣操偶,靠著努力和對專業技藝的熱忱,走遍野台、內台、還演過賣藥布袋戲,最後站上國家級的舞台。
如今她創立的「真快樂掌中劇團」三代同堂,一家三代人都在演戲,讓這門傳統技藝不只留在舞台上,更深深扎根在家庭和信仰中。她堅強又細膩,用「阿嬤的手藝」在布袋戲的世界闖出一條路,成為文化部認證的「人間國寶」,是不是很帥氣?
在《王爺飯》這齣戲中,她不只是幕後靈魂人物,戲裡的劇情也有她人生的影子——台上演的是家傳拿手好戲《飛劍英雄傳》,台下是戲班和請戲丶看戲的人們一起走過的風風雨雨。充滿濃濃的人情味。
女導演接棒,用創意彰顯傳統
導演薛美華則是這齣戲裡另一位重要的女性。她本來是學京劇出身的,熟悉戲曲節奏和表演方式,後來走進偶戲表演藝術,把傳統和現代的語言巧妙結合。
這次她把戲班的日常生活,用現代劇場的方式呈現出來:包括燈光、音樂(從鼓陣到流行音樂)甚至舞台敘事方式都充滿創意。看這齣戲的時候,你會完全投入其中,好像不是在看戲,而是走進了一個家族的真實生活裡。
《王爺飯》像是一次和戲班、信仰與性別議題對話的機會。透過女性視角,讓我們看見傳統戲背後,結合著許多不同人群的情感厚度。
《文武天香》:唱出自由的靈魂,打破二元框架
由新興劇團「毛斷計畫」推出的《文武天香》,同樣是拿下過傳藝金曲獎「年度最佳作品」的大作,它用熟悉的傳統戲曲包裝了一場關於性別、情感和自我認同的故事,完全打破我們對歌仔戲的刻板印象。
創作團隊名中的「毛斷」一詞,來自日治時期對「modern girl」的音譯——形容那些不按傳統走、自信有主見的新女性。這也是這齣戲的精神主軸:不再被舊規則綁住,勇敢活出自己。
故事發生在一間叫「天香樓」的地方,女主角金瑤芳是位歌伎,她不只是漂亮、有才華,更是一個情感豐富又很有主見的女人。她與一位落魄才子林文德、還有正義捕快陳宣武之間,有著複雜的情感與身份糾葛,而這些也像是一場「戲中戲」,讓人分不清真實與虛構。
特別的是,這齣戲的演員不只一人演多角,演員挑戰跨越不同行當,這些安排不只是炫技,還在利用女子反串男角演出的特色,挑戰性別的定義,讓觀眾看見性別的流動與多元可能。
導演張偉來與編劇蔡逸璇也打破了傳統表演的框架,把現代劇場的創意語言帶進來,讓整齣戲看起來極有一番風味。不管你是愛表演藝術的、對性別議題有興趣的,或只是單純想看一場不一樣的演出,《文武天香》都是一齣會讓你眼睛一亮、心裡有感的好戲。
傳藝金曲加台新藝術雙獎加持,係金哎: 現代劇場與傳統戲曲的交融,轉生出當下時代精神與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