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公主》:一場橫跨古今的深情演出,說的是選擇,也是思念
《感謝公主》由窮劇場和江之翠劇場合作,融合了南管音樂、梨園戲和現代劇場,把千年前宋朝忠臣朱弁的故事,和1950年代台灣政治犯的經歷交錯在一起,用戲劇的方式問大家:當信念和愛情無法兩全時,你會怎麼選擇?
故事從現代一位孫女讀祖父的書信開始,慢慢帶我們走進一段段難以說出口的記憶。朱弁身為宋朝使臣,被迫留在敵國16年,雖然有位公主深愛著他,他卻始終放不下對故國的忠誠。而在台灣,曾經熱血投入革命的老鄭,也因為現實的變化、權力的壓力,一步步走上讓自己也陌生的道路。
這齣戲的特別之處在於,演員不只是在「演戲」,更像是在和過去對話。他們一會兒是古人,一會兒又是現代人,時空來回穿越,讓人彷彿看見那些歷史上的選擇,其實也正發生在我們身邊。南管的音樂溫柔又哀傷,加上演員們細膩的肢體表演,把忠誠、愛情、思念和遺憾,全都化進了一首首曲子裡。
《感謝公主》不只是講歷史,也在問今天的我們:在不同的身分和情感之間,我們該怎麼找到自己的答案?對一般觀眾來說,這不只是一次看戲的經驗,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旅行。你可能會被它的古典美吸引,也可能因為角色的掙扎而感動落淚,但最重要的是,你會開始思考,我們怎麼記得歷史,又怎麼面對自己的選擇。
《國姓之鬼》:穿越古今的奇幻戲曲,鄭成功也會見鬼?
你聽過鄭成功這個名字——他是趕走荷蘭人、建立台灣第一個漢人政權的歷史人物。但你有想過,他會變成一個「見鬼」的主角嗎?《國姓之鬼》就是一齣用奇幻劇場手法從鄭成功開始引入更多連結的戲,一點也不老派,反而讓人驚喜連連。
這齣戲有四個時空層次,從傳說中的國姓爺、現代戲曲演員、導演、再到迷失山林的街頭藝人,大家在不同時代都像是被「鬼」纏身一樣,不斷尋找、重複、演出,最後發現自己其實也活在歷史的影子裡。故事有點像洋蔥,越剝越深,裡面充滿亡魂、傳說、誤會與思考。
演出一開始,是兩位街頭藝人被邀請到一個怪地方演戲,他們越走越迷路,卻越來越像是走進了鄭成功的歷史裡。接著故事跳到台北戲曲中心的排練場,演員們排《國姓之鬼》,卻突然像中邪一樣狀況連連,連燈光都不受控制。這時,一位演員彷彿變成了鄭成功的後代、失敗的將軍、漂泊的靈魂,訴說著關於國家、故鄉、歸屬感的迷惘。
雖然歷史人物距離我們有點遠,但劇場的魅力就在於:讓我們透過演出,感受到那些人當時的掙扎,也回頭看看我們自己。導演宋厚寬大膽又創新地運用了各種空間、音效與表演方式,讓傳統歌仔戲有了新面貌。
《國姓之鬼》不是教科書,是一場把歷史、靈魂和舞台魔法揉在一起的冒險。如果你喜歡奇幻、喜歡思考、也喜歡看點不一樣的演出,這齣戲值得你走進劇場,親自感受那陣從海上飄來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