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臺北兒童藝術節 光影、聲音與偶戲共構沉浸空間
「電燈幾歲呢?熄滅的電燈,剩下幾歲?」這樣充滿詩意的提問,不只可能是孩子的幻想,也是大人心底的童年回聲。來自飛人集社全新製作的劇場作品《1家2加毛毛蟲》,將於7月3日至6日於剝皮寮歷史街區登場,展開一場結合偶戲、光影、聲音與裝置,讓參與的人沉浸於時間帶來的魔法中。
改編自詩人夏夏繪本童詩《蘋果幾歲呢?》,這齣作品由詩人親自參與劇本創作,從一本詩集的內容展開三代生命的交會,探問萬物年歲,追尋「時間」究竟是什麼。演出設計跳脫傳統舞台框架,引導觀眾在三個展演空間中移動,每個展間皆以不同形式——小型演出或裝置影像——展開一段關於家的記憶與情感歷程。
《1家2加毛毛蟲》親子演出 在剝皮寮展開一場家的時光旅行
本劇從孩子最熟悉的「家」出發,串連「女孩與毛毛蟲」、「媽媽與阿嬤」、「阿嬤與毛毛蟲」三段章節,以虛構角色「毛毛蟲」貫穿整體敘事。孩子以加法數著歲數期待長大,母親則在過去與現在之間追尋平衡,而年邁的阿嬤,則在減法中回望生命的重量。毛毛蟲宛如時間旅人,也像是一道無形的橋,見證三代人對時間、家庭與情感的感受與想像。
飛人集社的藝術統籌石佩玉在演出形式上,做了跟在傳統劇院裡不同的設計,觀眾將配戴耳機,聆聽演員聲音與聲響設計,共構空間的時間氛圍。這不只是「看一場戲」,而是進入一個流動的詩意場域。聲音與光影在空間中鋪展,有如記憶的波紋,引導觀眾在流動中重新定位自己。
除了台詞,演出時也輔以文字的運用,為成人觀眾點出更深一層的思索和沉澱;聽覺的內容設計則營造出更多神秘感與音效引導,以此開啟孩子的想像力。因此,與其說這是一齣專為兒童打造的作品,這更是一場孩子能夠帶著大人一起看的戲。
《1家2加毛毛蟲》是一場親子共行的詩意旅程,做為2025年臺北兒童藝術節首波節目推出,邀請大家共同探索關於「家」與「時間」的萬千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