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 | 2025.07.06

新聞來源 | 互傳媒

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頒獎 跨國書寫展青春視角

作者: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
分享
▲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頒獎,跨國書寫展青春視角。(明道中學提供)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台中 報導】全球化浪潮下,華文書寫不再侷限於地域,「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昨(5)日於台中舉行頒獎典禮暨「一道文學長流」沙龍座談,來自台灣、中國、馬來西亞等地的青年學子共襄盛舉,展現跨國文學創作的勃發力道與文化對話的可能。

該獎由明道中學與明道文藝主辦,自1981年創辦至今已邁入第43屆,自第31屆起因應國際趨勢更名為「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期許成為華文世界青年文學創作的重要平台。今年並獲日月光文教基金會加碼贊助,增設「永續日月特別獎」,鼓勵學生透過文學關注永續與全球議題。

本屆賽事共收到來自全球1318篇投稿,海外作品達340篇,占比超過四分之一,顯見華文創作在世界各地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為回應國際參與熱度,主辦單位同步進行線上直播,讓無法親臨現場的海內外觀眾亦能感受文學現場的熱烈氛圍。

獲獎學生作品題材多元,語言鮮活,反映時代與個人生命的交錯。來自台北市大同中學的張孔瑋以〈受困〉摘下「高中短篇小說組」首獎;馬來西亞寬柔中學葉姵妟以〈斷尾〉奪得「高中散文組」首獎,另一位來自那閩安東尼中學的蔡佩君,則以〈加載中……〉榮獲「高中新詩組」首獎。國中組則由新北鷺江國中謝秉學的〈弧〉與慈濟附中國中部曲孝寬的〈不定詞〉分別在散文與新詩組拔得頭籌。

頒獎典禮後舉行的文學沙龍,邀請廖輝英、蔡素芬、林黛嫚、須文蔚、白靈、路寒袖與李長青等作家與談,探討華文文學在當代的可能性與未來發展,鼓勵青年以筆為橋,關照社會,對話世界。

明道文藝社長林雯琪副校長致詞時指出,文學不只是情感的出口,更是對時代溫柔的對話。感謝各界企業與文教單位長期支持,也感謝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為歷屆得獎作品進行數位典藏,讓文學的力量得以永續流傳。